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力以赴地去劳动》是初中预备年级S版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作者:[美]林肯。这是他给弟弟詹斯顿的一封信,信中拒绝了弟弟向他借89元钱的要求,语重心长地规劝詹斯顿改掉游手好闲的坏习气。这样的课文无疑对工读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经过精心的备课,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却没料到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林肯,生于1809年,曾任美国总统,他的伟大……”正当我介绍作者生平时,学生W却突然叫出声来:“啊!林肯,林肯是化么?林肯不是轿车么!怎么是总统……”顿时,教室里闹腾开来,同学们七嘴八舌,这个说,对的,林肯轿车,豪华型的;那个  相似文献   

2.
承认不足     
林肯尚未发迹时,是一个毫无名望的年轻律师。有一次,他为了一件重要的案件,赶到芝加哥。芝加哥的几位著名律师对他不但无欢迎之意,而且还以白眼相待。在他们眼里,林肯是一个轻、资历浅的小人物,写他打交道,未免有失身分。林肯如何对付他们的怠慢呢?他回到斯浦林非尔后对人说:“我从他们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学识经验确实太浅,自己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侮辱的结果促使林肯更加努力上进,后来果然功成名就。而那些从前看不起他的人,却毫无进步。林肯把他们送给他的“轻视”当作一把梯子,步上青云。老罗斯福总统也曾多次受到朋友的嘲弄,那些朋友对他软弱的体格,时时加以嘲笑。这激起了他发奋  相似文献   

3.
陶杰 《南风窗》2010,(24):94-94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广岛原爆后18年,接受了康乃尔大学的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史诺曼访问。史诺曼走进密苏里州杜鲁门的家乡独立镇杜鲁门图书馆。杜鲁门迟到了几分钟,穿一件蓝白条子的上装,这一年他已经79岁,行动有点迟缓。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向杜鲁门说明来意,告诉前总统他想写一篇关于总统决策心理的论文,特别想请教他当时怎样决定在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6日,一颗原子弹改变了世界,从此现代国际关系学的所有教科书,都以1945年开卷,正如世界现代史,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这一年开卷。正如中东阿拉伯各国的国界划分,1945年这一条分水线很重要,因为代表了西方对历史和时间的诠释霸权。对于上一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对于美国民众来说,这是又一个美国梦成为现实的故事,一个来自于曾经处于被奴役、被歧视地位的族群的黑人小子,成为美国总统的奋斗故事。而大多数中国人所关心的.更多是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走向,是这个以“改变”为口号的新任美国总统,将会怎样把握这一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个难题,你必须去跟不很熟悉甚至有隔阂的人相处、相熟。很重要的一环是:谦虚谨慎。美国总统威尔逊当年在获选新泽西州州长后,在纽约出席一个宴会,主持人介绍他时,称他为“未来的美国总统”。这显然是奉承话,对在座的其它人却是不大不小的打击。威尔逊立即起身致谢,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前些日子与一群钓鱼人去加拿大玩,其中一位先生大胆地尝试了一种名叫‘松鼠’的威士忌,据说喝了这种酒的人,就会象松鼠那样去爬树。他喝得太多,虽然没去爬树,却在搭火车时‘爬’错了车厢,原该往北,他上了往南的。朋友们只好电告列车长,请求帮忙。不久,他们接到列车长的回电,说是无能为力,因为车上有13个醉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华盛顿邮报》助理总编辑的鲍勃·伍德沃德,已经从事新闻记者和编辑工作30多年。他是8本名列美国第一的非小说类畅销书的作者或合作者,其中4本是关于前几任美国总统的故事,如《总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26)
正曼昆,是中国经济学爱好者的"老朋友",他曾任小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他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总统里根曾是一位二流电影演员,二战期间,拍电影赚了大钱,但他不愿意多拍,只拍完4部就要息影,去乡下度假了,为什么?因为,拍摄超过4部电影,收入便触及最高税率,而战时附加所得税率最高为90%。现实生活中,高税率不但会使得艺术工作者无精打采,更会使得企业主"脱实向虚"、"弃厂上楼",这是个常识。曼昆引用的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里根当年将减税作为改革第一策略的一个思想滥觞。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认可布什这个充满复仇劲头的牛仔总统,就是要他一下持橄榄枝, 一下持枪,主演一场以全球为背景的新世纪西部大片.  相似文献   

9.
《布罗克林杂志》的主编兼创办人爱德华·鲍克,在十三岁时给一些大人物写信,因此而获得了他们的注意。当时,他是布罗克林西联电报公司里的一名小报差,但他却不费多少力气就结识了一批名人,其中有格兰特将军夫妇、海斯、谢尔门将军,林肯夫人、杰弗逊、戴维斯等人。后来在他的这些朋友中,海斯竟然当上了美国第十九任总统。他便即刻请海斯为他创办的《布罗克林杂志》写上一篇文章,这样这本杂志的身价顿时倍增,销路蒸蒸日  相似文献   

10.
谁才是懒汉?     
石勇 《南风窗》2013,(9):11-11
"福利制度是在养懒汉",这是一个对"再分配"的经典指控。它往往出自政治光谱上的"极右"之口。在美国,如果民主党人说了这句话,或者,在欧洲,如果工党或社会党的人也持此论调,那一定令人吃惊。另外,一个人哪怕恨福利制度恨得咬牙,只要他还是个官或想当官,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因为说民众"懒惰"是不可原谅的政治犯规行为。2012年,罗姆尼和奥巴马争美国总统宝座时,就因口急扯出了一个"47%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以极为夸张的方式乘飞机登上刚刚从海湾地区返回的林肯航空母舰,宣告了伊拉克战争的结束.  相似文献   

12.
校对老刘退休了。 在欢送老刘的座谈会上。报社领导给予老刘很高的评价: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报社把关防错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这都是套话,但用在老刘身上。确实很贴切。他是报社的元老,在我们的总编辑还没来报社之前,他就在校对岗位上工作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利和约旦最终签署和平条约的消息刚一传出,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就立即前往开罗,同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讨论这一条约所隐含的内容。 叙利亚在同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问题上一直持谨慎和不肯让步的态度,这使它在约以于10月26日签署和约后处于比以往任何时  相似文献   

14.
四朝老臣的超前战略 “无论哪一方都没有料到,战争会达到如此规模,或者会持续这么久。每一方都寻求更容易的胜利,而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也不那么令人震惊。”亚伯拉罕·林肯连任总统时说的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伊拉克战争初期联军受挫后那些幸灾乐祸者的心情,对他们来说,这段话就像是林肯在教训开战前盲目乐观的后辈——布什。 其实,这是将美国“投鼠忌器”的困  相似文献   

15.
龚小夏 《南风窗》2010,(17):84-86
<正>在奥巴马上台一年多后,原本希望历史上这第一位黑人总统能够带来种族和谐的人开始陷入失望。2009年1月20日,当奥巴马宣誓就职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选民——包括不少反对他的人——都期待历史上这第一位黑人总统能够将美国带入一个"后种族时代"。也就是说,希望在奴隶制结束140多年之后,种族不再成为一个爆炸性的问题。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种族问题似乎  相似文献   

16.
罗慰年 《南风窗》2012,(16):90-91
这算不上大卫·林奇式的鬼怪悬疑电影,却是一部政治隐喻片。美国林肯变成了打鬼的"钟馗"。这种似真似幻的切换,源于对人民权利最深刻的关怀。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钟馗打鬼的故事。这是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豪杰人物跟魑魅魍魉斗争的经典故事。鬼怪,在中国文学中,是重要的元素。《聊斋志异》就是一本专门谈论鬼怪与人互动的书。《阅微草堂笔记》也谈论了不少鬼怪故事。中国传统文化相信鬼怪,并且  相似文献   

17.
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的家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房间,里面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型机械和零件。叶选平公务之余,喜欢到这个房间呆上一阵子,一丝不苟地把一个个小机械拆成散件,或者将一个个散件拼装成机械。他把这看成一种乐趣,一种转换思维的乐趣。叶选平曾经是一个机械工程师,从政之后对机械仍有一种眷恋之情,这自然是人之常理。但他在运筹帷幄之时,也时常借助于机械、电子学的科学原理。几位经常为叶选平准备材料的同志说:“叶省  相似文献   

18.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爱戴和令人怀念的总统之一。但是,他在任期间所受的攻击、诬蔑、诽谤也是甚多的。当年,美国一份周刊曾列举了反对派报刊赠送给这位总统的“甜蜜芳香的赞词”:无尾猿、大猩猩、大傻瓜、下流的说书人、暴君、撒谎家、吹牛大王、小偷、小丑、篡权者、怪物、乌龟、笨蛋、老无赖、伪证人、强盗、骗子、恶霸、魔鬼、刽子手、土地掠夺者。看看这些称号是有趣的,因为它们反映了一种特色,一种国际特色。中国的《孙子兵法》指出,危害一个将领有五种要命的方法,其中两种是:“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就是说,对廉明正直的人,可以用贪污、腐败、虚伪、欺诈之类刺激和羞辱他;对于爱护人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6,(11)
从去年12月起,我陆陆续续在《南风窗》杂志上发表了几篇关于高考的文章,还在今年高考前为“城市故事”写了一个关于高考的专题,并在电视上主持了一个“’96高考大会战”的节目。事后,许多朋友问我,你怎么对高考话题那么有兴趣?这让我想起当年自己参加高考时惶恐的心情,又想起去年我在普通高校招生现场看到一些考生由于报志愿  相似文献   

20.
王文 《当代世界》2023,(8):58-59
<正>近年来,南太平洋岛国地区似乎成了全球合作的“香饽饽”,许多西方国家均出台与南太相关的政策,美西方政要高官频繁访问南太各国。2023年7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先后到访南太,奥斯汀是首次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在任美国防长,布林肯此行已是一年半内的第三次到访。此前更是一度传出,拜登要开创美国历史上现任总统对太平洋岛国的首次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