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在无区分的情况下使用二者的。因此有必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其一,这两个命题的是否成立;其二,中国化的具体途径分析,就成为澄清问题之必须。最终说明学界对中国化的研究从一般转向了具体,从关注"怎么化"走向了"如何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历史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方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党政干部只有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逻辑时期,即继承探索期、发展创新期和整合凝聚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人的关切,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每一时期的指导方针只有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卓越的理论成果。中国梦作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的伟大构想,也必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诸多联系。  相似文献   

6.
自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便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实践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新的中央国家领导核心提出的“中国梦”,也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本文拟就从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和重要理论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对与“中国梦”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梳理、归纳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本质和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梦”的提出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一坚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选择过程,从传播学的视角检视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自古就存在“中国化”现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化”过程中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质的飞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式提出。这一历程的实现,既源于外来文化传播的历史铺垫,又实现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对近代中国国情对革命理论苦苦追寻的深刻回应,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样极为关键。回顾这一历程,有助于更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内涵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新实践的特征与要求,进而探讨新时期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是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契舍的必然过程,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中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现如今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正是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先进的思想武器,才取得了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的具体途径研究,旨在能进一步更好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指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体力量的总称;在感性意识的支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历史使命就是不断彰显人的群体本质,促进并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注重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中国化过程为轴线,论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权力观——毛泽东的权力观、邓小平的权力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权力观和习近平以民为本权力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它们不能被孤立切割来看待,而需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以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最后结论是为人民服务、体系建构和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化的常,并且一直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长规律,必须重视质量度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就是实现场域的本土化、时间的当代化、主体的大众化;量表现为曲折化的斗争态势、复合状的结构体系、台阶式的发展轨迹、继发型的运行效果;掌握度要遵循真理、实践、渐进的科学原则。坚持质—量—度的三位一体,就是坚持用社会实践检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要进一步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以人为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是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包含着四个基本环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社会化。这四个环节并非孤立、静止地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本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