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师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小学语文教育素养包括语文素养和教育素养。在师范语文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转变学习方式;加强语文课外活动社团的建设;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致力于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小学语文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语文教育是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及组成部分,合理高效的教育模式与策略对如何提高语文课程的教育质量、实现高层的教育目的、完善语文教育功能及促进语文教育模式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分析几种常用的高职语文教育的模式与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今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多重工具性、实用性,轻教化功能;高职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品德教育,并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简介:黄麟生,1936年生,广西钦州市人,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研究生导师,广西"语文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领路人,广西语文教育界的旗帜性领军人物,有着55年教学生涯、34年的高考评卷经历,在全区和全国完成700多场的讲学场次,培养学生众多,被誉为"全国高考语文评卷第一人""广西语文教学论研究第一人"。现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首席学术顾问,全国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广西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西书法教育学会荣誉会长、桂林市演说家协会会长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关工委副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荣获首届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建设终身成就奖"称号,成为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广西籍获奖者。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职语文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自身的特点,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本文结合高职语文教学实践,对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根据语文课程自身的性质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制定了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并为完成目标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同时,就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进行了思考,为高职语文未来的发展找到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完成高职语文的教学任务,需从角色、视角、空间三个角度对高职语文教学活动重新定位,从而达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开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2]相结合,针对安全保卫这一骨干专业设计了全新的安保《高职语文》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虽然一直备受关注,但教材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项目化教学和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为高职教育界广泛认可。高职语文教学要跳出学科封闲化的怪圈,实现与现代职业教育最高目标的有机结合,积极编写符合这一改革要求的教材,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语文师资队伍在高职公共课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梳理、界定,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语文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语文学得好坏并不影响将来的就业,笔者从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走近当代教育不难发现,实用功利之风正盛,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尤为突出,呈现出“专业性”压倒一切、人文学科被边缘化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是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加强了,但同时也忽视了甚至缺失了“人”的培育,忽视了正在走向成熟还没有成熟的大学生个性心理需求。职业教育能否在帮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生产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心理素质的水平与智力发展同步,语文教学能否在发挥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渗透人文关怀,强大人的灵魂,预防“人脆脆”事件的发生,成为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现代化要求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和有利的教学条件,促进了语文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把多媒体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要求统筹协调情境与兴趣、主导与主体、形式与内容、知识与能力、多媒体与传统工具、引进与自制等诸多关系,真正发挥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最终有效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言、文学共同构成语文教育的完整体系.然而,语文新课标在重视文学与语言教育的同时,没有体现出文章教学应有的价值.应结合文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纠正"新课标"在理念和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加强"文章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思想情感以及科学的世界观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驱动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学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潜在的情感因素,二是着力传递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被"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代替,单一的教学手段被多媒体所代替,课堂充满了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与《语文课程标准》不符的现象,我们应该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将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在引入多媒体、合作学习的同时注重实效性,力求使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乃至混乱,但缘于语文功能的性质之争更多的只是各说各话。本文结合《我有一个梦想》、《声声慢》、《春江花月夜》三个课例认为,只有在语文本体论的基础上,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归宿走向文化的自觉,并在文化的引领下跨越学科和功利的藩篱,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培养有文化的人,塑造学生和谐的身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文体现着中华历代圣贤和文人志士的思想、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文以其无可取代的精神力量,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发挥着独有的教化功能,实现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语文教学要通过对古诗文中蕴含的思政要素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实现古诗文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的流行和发展,给高职语文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分析网络语言受高职学生青睐的原因,探讨其对于高职语文教学造成的冲击,提出高职语文教学应对网络语言的对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需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人文知识的特殊性。从教育观念层面、教学实施层面和环境建设层面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在教学实施层面,提出了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