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足"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结合《老子》相关文本、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可以看出,老子提倡的"知足"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等上层人士而言。老子提倡"知足",其根本目的是要达到社会安定和谐的理想状态,实践自己"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具有深刻的政治伦理意味。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其撰写的《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人生观、政治主张、社会理想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后世思想文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顾友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工作作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提出了别具一格、颇为深刻的见解。作者主张将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结合起来,以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域,发掘新的资源,寻找新的依托,从而推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化人"本性的复归,表征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文化多元化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切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基本原理源于他的"天道自然观".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在政治统治上,老子大力宣扬"愚民治国"的思想,认为社会应向自然纯朴的方向发展.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干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总和.在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过程中,老子的"无为"观对当代中国建构和谐、自由、民主宪政等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子》一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本文从人与自然、外物与自身、君与民三个角度阐述,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适度的物我观、"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探讨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政治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然”观念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老子思想的进步性和现代意义的主要体现。本文拟从老子哲学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和返璞归真的社会理想两个方面就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欲望、理想及人类本性中的其他情感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丰富着人类情感生活,在这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学有共通之处。将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市场经济体制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和给定假设"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分析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学的交叉学习提供一种研究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政治"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整体气质,《中庸》之"诚"是儒家理想的道德主义的实现过程。"诚"又贯彻为两条理路,即"致中和"的政治文明、"君子时中"的政治参与。《中庸》是传统儒家"道德的政治"政治哲学精神气质的经典诠释,是"政治的道德主义"与"道德的政治实践"结合的思维典范。对《中庸》政治哲学的内涵与价值的分析,即是"道德的政治"儒学研究的重要案例,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襄助。  相似文献   

10.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我党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观点。党的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内容涵盖以中国梦为基础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时期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起点。从目标上看,提出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现实目标""具体目标";从工作原则上,提出了"三个坚持";其基本内容主要涵盖"理想相信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教育"以及"道德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政治工作条例》适应时代要求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进一步指明了军队政治工作创新的重点走向:"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对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拓宽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领域;研究政治工作在军事斗争中的作战功能,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思想多样化的特点,不断确立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观念;研究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方式提出的新标准,不断推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党、国家和军队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新年伊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我军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规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大纲》的颁布施行,对于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秩序,有效解决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保证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队政治院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了落实院、部首长关于把《大纲》迅速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中、进行授课辅导的指示要求,军队政治工作学系组织部分专家、教授,就如何学习把握《大纲》的灵魂、基本内容、根本要求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本刊特此发表这次研讨的部分成果,以期推动对《大纲》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之基.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文本的风格,如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意识形态性、价值的实践性、目标的明确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风格,对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文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研究领域,开辟新的研究视角,都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平日的工作十分忙碌,难得有时间出门放松。前几日,我忙里偷闲,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近郊游——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文化行。在短暂的"老子故里"参观旅游期间,我对老子以及老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老子所提出的"无为"、"不争"等思想充满钦佩,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周人的政治哲学。研究《易经》的政治思想 ,首先要明确《易经》的卦、爻辞具有表达作者的政治思想和阐释卦象和爻象以及占筮原理的双重功能。在此基础上 ,以作者创作《易经》的目的和指导思想为导向 ,透过《易经》的象征性和关联性特征 ,揭示出《易经》六十四卦的义理内容和政治思想 ,并最终把握《易经》的政治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政治神学     
<正>李强、张新刚主编定价:28.00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 7年4月版本书由北京大学政治思想研究中心"秩序与历史"学术演讲汇编而成。演讲者以广泛意义上的政治神学为主题,从宗教、意识形态的视角考察政治秩序的发生与发展,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老子》所衍生的政治合法性讨论,可以管窥当代政治思想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理论是西方哲学家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是党、国家和军队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新年伊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我军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规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大纲》的颁布施行,对于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秩序,有效解决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保证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队政治院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了落实院、部首长关于把《大纲》迅速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中、进行授课辅导的指示要求,军队政治工作学系组织部分专家、教授,就如何学习把握《大纲》的灵魂、基本内容、根本要求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本刊特此发表这次研讨的部分成果,以期推动对《大纲》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党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试论军队政治工作学研究的方法论》一文,就军队政治工作学原则的研究和政治工作本质这两个问题与该文作者商榷。"原则"并不是哪一个学者闭门造车、人为地定下来的,而是客观事物内在规律上的真实体现,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总结出来的。科学研究必须是"有原则研究"。不断发展完善了的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原则,是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的经验结晶,也是政治工作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而不是该文中所讲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把宣传工作等同于思想工作,或者把宣传工作等同于政治工作,在本质上混淆了政治工作母概念与相关子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