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立德树人”。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忽略了。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6,(6):4-10
越秀路街居民石万清和李佩文夫妇在子女教育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和研究,为他们的独生子女石域建立了家庭教育成长档案,共积累了八大门类336卷,记录了女儿石域从出生到发明大字钢笔获国家专利,再到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及硕士毕业留任天津师范大学从教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成长档案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长全过程,同时也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才的拳拳之心。石万清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还在1985年创办了“六宝斋”学堂。教学的目的是“四提高”: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提高家长的教子水平,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文化氛围。教学内容有六个方面:书法、写字、写作、诵读古诗文、实践能力、家教知识、社区公益。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生成长中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之风。现代家庭文明的建设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取决于家庭教育水平。然而,江苏“好学生”徐力杀母事件、甘肃“尖子生”齐刚弑母案、云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我们敲响了进行家庭教育反思的警钟。透过频发的悲剧,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能被异化,家长混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的职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划上了等号。为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层面的认知、情…  相似文献   

4.
杨锋元 《创造》2013,(8):64-65
中国历史上,孟(子)母、徐(庶)母、岳(飞)母,是以善于教子闻名的三位伟大母亲。其中,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最脍炙人口,成为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经典样板。一个人的性格,大体是在六岁前形成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后天性格的塑造,很大程  相似文献   

5.
家长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吴玉芬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了,而人才的成长又是从家庭起步,因而,提高家长的素质,已成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5,(2):31-31
去年5月,全国妇联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发起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简称“双合格”活动),在开展“双合格”活动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横向抓协调。自治区妇联把这项活动与“创建学习型家庭”、“母亲素质工程”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大力开展了“百万家庭读好书”、“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年轻妈妈读书演讲比赛”、“家庭读书有奖征文”及“千家万户”治家格言征文等活动。自治区妇联在宁夏广播电台开办为期3个月的“双合格”活动系列讲座,邀请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老干部、家长…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着力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实施“厚德载物工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先后开展了“经典文化进家庭”、“小手拉大手、儿童带家长”诵读经典等活动。社区校外辅导站坚持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社区未成年人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道德经》等经典名著,让学生在优良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2.依托“家庭育苗工程”,深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通过成立社区家长委员会,构建“网络家教阵地”,实施“成长顾问进家庭”、“争做合格母亲,培养合格人才”等活…  相似文献   

8.
当今,孩子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为了孩子,家长几乎想尽了办法,倾尽了心血,正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由于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家庭教育陷入了误区,所以,孩子的学习情况仍不尽如人意。那么,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需要方方面面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应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人格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比重在逐步地增加,家长也开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有利平台,不断去挖掘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然而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方法做指导,普遍存在着“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这种“破坏性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的弊端。有效地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内在的宝贵资源,避免“破坏性教育”的发生,是家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证研究,对“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祖勇 《小康》2005,(5):41-41
对“问题学生”,该如何教育?据浙江省南浔区教育局统计,该地区学生行为有偏差的占6.6%,心理有障碍的占2.6%,学习有困难的占14.3%,生活习惯不良的占7.8%,单亲家庭的占3.9%,隔代相居的家庭占8.1%,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的占8.4%,家庭贫困的占3.9%。这说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失。对此,南浔区教育局的做法是: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南浔区这种教书育人模式的探索,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不同,这种“学生成长导师制”最优的特征就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采用的是师生自愿结对的方式,强调个性化、亲情化…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北京某媒体曾做过《首都人形象调查》的社会调查,其中:“哪种人最让人尊敬?“一问,公众作出的占第一位的回答是:“教师。“成千成万的家长都曾经从老师写来的条子里,从家长会上,体会到教师是当今社会相当认真负责、非常辛苦的一大群体。自从恢复高考,几亿父母在孩子入学前就抓教育,可以说,全世界再没有比中国父母更重视孩子读书的了,也没有比中国学生更用功的了,他们起早熬黑,中午多无休息,许多父母都清楚,孩子比自己上班还累还苦。可是,考上了又怎样,毕业了又怎样?真想说,美国教育最成功的一项措施,就是在中国设置了一个中国教育成果收割器——托福。  相似文献   

13.
创意单位: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妇联活动范围: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越秀路街居民石万清和李佩文夫妇在子女教育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和研究,为他们的独生子女石域建立了家庭教育成长档案,共积累了八大门类336卷,记录了女儿石域从出生到发明大字钢笔获国家专利,再到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及硕士毕业留任天津师范大学从教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成长档案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长全过程,同时也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才的拳拳之心。石万清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还在1985年创办了“六宝斋”学堂。教学的目的是“四提高”:提高孩子的整…  相似文献   

14.
活动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妇联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为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特殊重要的作用,帮助广大家长更新家教观念,掌握家教知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从2004年8月开始,宜春市妇联充分利用家教格言的特点和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家教格言进万家”活动,旨在喊响“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口号,让先进的家教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走进千家万户。基本做法及主要成效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  相似文献   

15.
刘琳 《当代广西》2010,(7):46-47
在现代心理学中,"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对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今天的家长想要孩子以美好的方式成长,显然就得认真地和孩子一起定位好各自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本栏目策划通过典型事例以及"教子锦囊",可以让家长了解到不同角色的丰富内涵和正确发挥作用的方法。家庭的角色处理好了,社会的角色也自然到位了。  相似文献   

16.
从家长和学生对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认识出发,对家长和孩子的异同点进行代际比较调查后发现,家长比孩子更注重对责任感、独立品质的培养,孩子比家长更注重对宽容、尊重他人等其他各项品质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家长和孩子的排序基本一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不断下降,家长对孩子各项内容教育频率也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家长和孩子的教育期望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趋于务实。这表明,在家庭教育内容、观念等方面,当代城市家长与孩子之间共同性在增多,差异性在缩小,这是中国家庭教育得到普及与重视之结果。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建议应从加强专业指导入手,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以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改变目前"碎片化"的家庭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7.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家庭教育不当和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及家庭悲剧等屡屡发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提出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心理却变的越来越难以琢磨?为什么家长期望得越大,得到的回报往往越小?曾有报道说,有位科学家在对一些国内外18岁以下的孩子做过问卷调查: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有很多外国孩子在第一栏中添的是“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而在中国孩子的问卷中很少找到“爸爸妈妈”的字样。是中国的父母付出得太少吗?恰恰相反,中国的父母,尤其是现在四…  相似文献   

19.
孟小佳 《前沿》2010,(11):193-195
基于“理想教育”的中国家庭教育和基于“目标教育”的美国家庭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理想”和“目标”的中美教育方式在智育,德育,以及在金钱,社交和性健康教育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8,(10):47-47
2008年7月5日市妇联在和平区新文化花园社区启动了“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项目。该项目是市妇联在深入实施“母亲教育”工程、推进“百万母亲进学堂行动计划”基础上推出的又一项具体举措,力图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自身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社区已有资源优势,依托“半边天家园”这一有效载体,根据每个社区不同的需求,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开展有针对性地指导与服务,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项目为期一年,分为调研启动、组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