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岸关系》2006,(12):F0002-F0002
2006年是两岸关系继续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国对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两岸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2.
一、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统一战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统一战线工作是我们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团结最广大群众战胜困难。发展事业的重要法宝。新的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开展得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事情都办不好。”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统一战线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纵观当前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为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  相似文献   

3.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长久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6,(5):10-11
4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他指出,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在这样的大势下,我们更应该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来审视和处理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福祉。两岸同胞携起手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个主题,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强调,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统一论坛》2009,(3):5-6
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6.
《黄埔》2009,(4):1-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5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09,(6):4-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5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是指时机和机会。战略机遇是指影响整个国家或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机会或时机。新世纪的前20年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的重要战略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和平与发展机遇。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内政策的连续和稳定。从目前的国际政治形势来看,虽然局部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层面看,对和平概念最一般的表述即"非战争"。从实践层面看,现实的和平是一种包含着冲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拓展了人们关于和平问题的视界。和平是"客观存在的状态",是主体的行为方式,并体现为规则、规范或制度。作为客观存在的状态,和平是多重利益的结构性存在,不同的利益应当在求同存异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永胜 《前进》2012,(1):54-55
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企业来说,维稳综治工作更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必须坚持“一个宗旨”、抓好“两个环节”、落实“五种责任”。  相似文献   

11.
赵子建 《台声》2009,(12):10-1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提出,得到了海峡两岸,包括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成为普遍共识。但对祖国大陆来说,和平发展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过渡期,其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和平发展阶段的结束,必然要进入和平统一的阶段。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必然会带来两岸的和平统一吗?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会不会带来两岸的和平分裂或台湾的“和平独立”?这些成为了和平发展新阶段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区域合作的步伐,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追求进步和发展壮大。但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开始猖獗,并显示出潜滋暗长、不断蔓延的态势,严重威胁着各国的安全与稳定,影响着地区的和平发展与人民的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13日,对饱尝分裂痛苦煎熬的朝鲜半岛南北人民来说,是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朝鲜半岛分裂55年来,终于迎来了和平、和解与合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06,(8):1-1
今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明确指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主张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时代潮流;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始终是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符合台湾同胞的期盼。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是海峡两岸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客观要求。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广东东莞台商协会庆典上发表致词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有序发展,二是稳定发展,三是良性发展,两岸关系如果能够有序、稳定和良洼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8)
【时政】温家宝出访南亚四国温家宝总理于4月5日至12日对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其间出席了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开幕式,并在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温家宝说,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亚洲地区互利合作发展势头良好,相互利益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南亚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地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资…  相似文献   

17.
时事学习     
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新年贺词贺词说,进入新的一年,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值得各国人民高度关注。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台声》2011,(10):10-10
美方的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违背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承诺,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态势,得到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目前台海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台湾方面一再渲染、炒作所谓大陆军事威胁,不仅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重新执政周年两岸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在台湾重新取得执政权一年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相似文献   

20.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