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透视“一把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  相似文献   

2.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剖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从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大权独揽的专权者“香销玉殒”中,我们能看到些什么?滥用权力腐败丛生权力是柄双刃剑,一旦权力失去约束,产生了变异,就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架空组织。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而崇拜权力绝对化的贪官们…  相似文献   

3.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剖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从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独揽大权者的“香销玉殒”中,我们能从中窥视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9,(4):24-24
英国人阿克顿早在1887年就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为了规范公务员的道德行为,防止公务员发生道德失范甚至徇私枉法事件发生,美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公务员道德监督柳制。  相似文献   

5.
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中说过,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权力失去约束后就变成了一种绝对权力,绝对的权力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中,就必然会走向腐败。这是一个已被世界权力运行所反复证明了的规律。(一)  权力与腐败不是什么新问题,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后,就已经存在。但它却是一个最近几年才具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从世界权力与腐败演化的一般规律看,腐败与政治独裁、集权专制呈相向变化。在腐败严重的地方,家长主义的专制现象也比较严重。因为,只有权力的神圣不可侵犯,权力腐败才能不受或尽可能少受来自外部力量的制…  相似文献   

6.
英国19世纪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指出:“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杨毓培自1999年4月至2003年9月,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搞“权力腐败”,批发“官帽”61顶,疯狂敛财200余万元。杨毓培把“官场”变成“市场”、将“官帽”当作商品出售赢利,导演了一幅幅买官、卖官群丑图。探寻这个具体独特的“怪胎”产生之因,对于探索从源头上防治买官卖官行为的对策,不无启迪意义。杨毓培曾毫不掩饰地说,作为…  相似文献   

7.
公民监督是廉政建设中重要的外部规制措施,是推进廉政建设步伐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民主政治的稳定,惩戒和威慑权力的滥用,矫正权力行使的错位等具有重要作用。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指出:‘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产生腐败。”权力伴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因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愈加磅礴,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难以估量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想单纯依靠某一种制约机制来消除腐败的泛滥,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指权力的质变,是社会公共权力性质和职能的蜕变,即社会公共权力蜕变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特权或私有权力。有人用一句很简单的话给腐败下定义:所谓腐败就是“用公权谋私利”。由此可见,腐败以社会公共权力的存在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社会公共权...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对“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这不仅指明了原因,同时也包含了标本兼治的途径与方法。那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组织制度管理;强化党内和民主监督。三者并施,而且教育必须摆在第一位。  为什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呢?首先因为,腐败行为说到底主要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曾指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对于这种权力倾向于腐败的根本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  相似文献   

11.
齐世明 《前线》2014,(7):115-115
目睹官场诸多腐败现象,具家国情怀如侪辈者,肝火焉能不旺?连日溽热,胸中更热。忽一日,笔者翻阅清末名著《官场现形记》。正在沉思之际,只闻一阵风声,竟然是《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先生翩然而至!遂有下列相隔107年的“超时空对话”——齐:官场的腐败,是不是跟权力没有“笼子”制约,抑或有“笼子”但钥匙在自己手上有关?李:可作如是观,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腐败是官德最大的负面。不施之真正民主、法治的“阳光”,这腐败的官德终不可除也。  相似文献   

12.
祁平 《学习论坛》2000,(9):36-37
“一把手”处于权力运作的核心,手中握有单位或地方最大的权力。所谓权力,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财权。腐败就是权力的滥用。以“长官意志”为主的用人制度和“一把手”财务收支审查制度,是一些地方的跑官风、吃喝玩乐风久禁不止的根源。监督力度应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权力运作的客观规律。“一把手”的权力最大,理应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只要对“一把手”实现了有效监督,对其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的监督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监督法规制度中虽然没有把“一把手”排除在被监督对象之外,但也没有根…  相似文献   

13.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是党中央加大和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对策和方法,努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败离不开权力,以权谋私是一切腐败的实质与核心,要推进源头治腐就必须以权力运作三要素为重点,从掌权者、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三方面入手,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贯穿于权力运作全过程,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异化为腐败工具。源头治腐首先要解决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江泽…  相似文献   

14.
王春 《廉政瞭望》2011,(5):18-20
不让权力走向腐败,就必须有效制约监督它,让掌权者无法滥用权力。在成都诞生的村民议事会,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成功分解了以往村官手中的权力,变村“两委”“代民做主”为“为民服务”,是民众草根智慧与现代民主理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四、关于腐败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一)权力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有的同志认为,“权力的普遍存在是腐败产生的一个原因”,“腐败的实质,在于公共权力的异化”,“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腐败是权力的赘生物,其实质是权力变异”。这种权力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权力  相似文献   

16.
一、“公权”何以私用  权力腐败是有条件的,只能发生在具有支配社会公共权力的“公权”所有者身上。公款支出、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很多事要经过政府决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理、厂长及部门领导们也是一种“政府官员”,是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的人,都在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具有相应的权力。这些人中谁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谁就有可能私欲膨胀,搞权力腐败。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腐败带来的损害就越大。  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商品化。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公仆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把党和人…  相似文献   

17.
权力腐败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探讨曾月英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请看本刊专论──权力腐败,是严重的渎职犯罪。它不仅侵犯了国家财产所有权,而且诱发其它犯罪发生,已...  相似文献   

18.
权力监督及制约机制乏力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加强廉政建设 ,取得反腐败的胜利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当前 ,我国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乏力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权力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 ;二是民主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权力运行前和运行中存在着“真空” ;四是廉政法制严重滞后。要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一是监督体制应“以条为主 ,以块为辅” ;二是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三是强化事前监督机制 ;四是推进司法改革 ,完善监督法制  相似文献   

19.
权力腐败,自国家产生以来就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中,它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害,而且也成为历代国家政权衰亡的催化剂。目前,愈演愈烈的权力腐败,已严重困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行。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怎样取得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怎样从根本上遏制权力腐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源头上对遏制权力腐败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深化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  相似文献   

20.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