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平 《学习论坛》2000,(9):36-37
“一把手”处于权力运作的核心,手中握有单位或地方最大的权力。所谓权力,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财权。腐败就是权力的滥用。以“长官意志”为主的用人制度和“一把手”财务收支审查制度,是一些地方的跑官风、吃喝玩乐风久禁不止的根源。监督力度应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权力运作的客观规律。“一把手”的权力最大,理应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只要对“一把手”实现了有效监督,对其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的监督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监督法规制度中虽然没有把“一把手”排除在被监督对象之外,但也没有根…  相似文献   

2.
黄成模 《大特区党风》2001,(9):14-14,13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容易成为上面管不着、下面不敢管的监督“死角”,出现监督“真空”。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沈阳市近期立案审查或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腐败官员中,就有16人是“一把手”。因此,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遏制和防范“一把手”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级党委不断探索对党政“一把手”实施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有效加强对县以下党政“一把手”用权过程及其行为的监督,确保公共权力使用始终在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轨道上运行,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仍然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查处的腐败分子中,不少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把一个地方、单位当成了自己的专属领地,成了名副其实的"一霸手",财政、人事、决策、事务一人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又没有约束,一把手必然会失重。监督的缺位和乏力,是导致"一把手"腐败的重要原因。姑且不论一把手是通过正常选人用人渠道上来的,还是通过跑、要、买"恶搞"上去的,他们毕竟是经  相似文献   

5.
隋万斌 《新长征》2007,(3):44-45
随着我省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的深人,多数乡镇实行了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合一”。“一肩挑”后,乡镇一把手权力相对集中,如何监督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已刻不容缓地提到了议事日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6.
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要形成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一把手”岗位重要、地位特殊,对其的监督管理一直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凡“一把手”出问题,都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从思想作风、权力运用、组织纪律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领导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监督管理体系。健康引导,强化自身免疫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一把手”本人,因为制度、措施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真正的效应。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在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的基础上,努力起带头和表…  相似文献   

7.
戴思厚 《发展论坛》2003,(12):23-24
近年来,虽然我们党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但仍有像河北程维高等一些大的腐败案件的发生。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对权力的科学分解还远远没有到位;“一把手”的权力还缺乏制衡机制,或者现有的制衡机制在“一把手”面前显得刚性和硬度不够;一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一些地方大打折扣,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因此,进一步加大对权力的监控力度,才是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一、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与制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地监督“一把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后,对各单位“一把手”的监督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是,“一把手”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吗?如何才能有效监督“一把手”?一、有效监督“一把手”必须从问题的原因入手“一把手”出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至少可以从制度规则、人的思想动机、经济发展的状况甚至文化等方面找到。这里,仅从“一把手”和非“一把手”两个群体之间比较的角度来探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把手”腐败的发生率要显著地高于非“一把手”?主要就是权力配置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就是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因为,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里,"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一把手"成了"一霸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称,"一把手"权力一家独大,腐败的主要问题几乎都发生在"一把手"位置上。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关键是解决好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问题。无数事实表明,群众对"一把手"的监督太难,班子内部对"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塌方式腐败”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防微杜渐,及时遏制腐败苗头,杜绝养虎为患。同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集中和滥用,坚决清除依附在权力磁场周围的“圈子”和“山头”。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1,(5):10-10
虽然反腐倡廉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依然频频“出事”。专家认为,对一把手限权,既是反腐的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的爱护。不能等到一把手出了问题时才“撸下”了事,更应在机制的设计和落实层面上多下功夫,让他们没有机会腐败。  相似文献   

12.
“一把手”腐败具有更为严重的危害性。当前对“一把手”腐败的监督严重缺位,面临很多难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一把手”腐败进行监督防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前反腐倡廉的深入,如何看待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分权、限权以及如何制约党政"一把手"权力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党政"一把手"权力界限存在模糊地带。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是一个体制性问题,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要靠民主集中制。不能简单地对党政"一把手"进行分权、限权,防止对党政"一把手"的分权、限权走入误区。限制党政"一把手"权力需做制度顶层设计,在限制党政"一把手"权力时,一定不能削弱行政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党政“一把手”处于权力的核心地位,其极易成为权力腐败的对象,因此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有效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对党政“一把手”有效监督制度的缺失,使其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危群体。本文通过对党政“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的分析,试图从制度方面寻求更好的监督党政“一把手”的途径,这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09,(9):24-25
提高县委书记的级别,会使一把手的权力更大,而监督能不能跟上?在腐败高发的今天,县委书记“高配”的背后隐忧潜伏……  相似文献   

16.
"一把手"的腐败主要来自权力腐败,从权力运行角度来预防"一把手"腐败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之措。因此,只有提高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控制、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形成从权力授受行为的规范,到权力行使行为的分解,再到权力执行结果的控制这一系列权力制约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一把手"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报载,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上任后,在市委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说:“在深圳,请首先监督我。”“请首先监督我”,既表明了我们的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关键是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正如李鸿忠所说,“一把手”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居于权力的重要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一把手”正了,就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反则是“头羊迷途,群羊难返”,往往会影响一个班子,带坏一支队…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7,(2):5-5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首先就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决防止先集中后民主、真集中假民主。有了制度,就要切实维护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造成制度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面前苍白无力。一些腐败案件,暴露出我们在制度建设上有缺失,也存在制度贯彻执行不严、落实不够、监督不力的问题。痛定思痛,吸取教训,我们必须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相似文献   

19.
黄梦其 《党课》2014,(15):62-64
“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取决于部属的认可,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那么,“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4):69-71
“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取决于部属的认可,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那么,“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