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4,(4):34-35
正2月5日,大型神话木偶剧《红孩儿》在广西儿童剧院上演,陪伴孩子们度2月1日,广西杂技团为南宁市民送上一场集惊险、刺激和艺过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春节长假。陈菁/摄术美感的文化娱乐休闲盛宴。图为杂技节目《转碟》。黄丹/摄  相似文献   

2.
2005年.47岁的内蒙古汉子牛根生再次为他的“蒙牛神话”添上神奇的篇章。夏天.比天气更热的一档名为“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使数亿中国观众痴迷欢乐。在招来无数眼球的同时也为赞助商带来滚滚财源:数亿盒蒙牛新产品酸酸乳销售一空.直接营收近10亿元,而“蒙牛”对“超女”的直接投资仅1400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14日,一位着力于 创造智扮的年轻人——丁亮先生作客湖南文体频道《湖南名人本色》节目, 我们节选了这场精彩对话的部分内容。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青年才俊的成功, 绝不仅仅是一个神话—— 申奥成功:“其实是奥运需要我们,全世 界需要中国” 主持人:最近这一段时间,最难忘的经历应该是申奥了。 丁 亮:是。 主持人:当时你是在北京。 丁 亮:在北京,对。 主持人: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丁 亮:申奥的成功;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应该赶快去抓住这样一次机会,这给了我们八年的时…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多民族神话、史诗的交流、互鉴。中华史诗艺术传统的发生、发展,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史诗艺术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史诗艺术之林中的一座丰碑。中国史诗艺术研究界拥有足够的本土资源,应该形成跨族际比较诗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推动中华史诗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彝族史诗绝不是一座封闭的文化孤岛,而是彝族先民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融合为中华民族的见证。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可分为“月中不死药”和“月中世界树”两种类型。从此神话的相关母题、异文、源流中,可梳理出其成因:现实经验与本土知识提供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华神话传统中“月中有树“神话的传播或外来神话文本与本土神话文本的交融;彝族史诗歌手的艺术创造力与彝族“月中有树“神话特质的生成。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深层生态智慧;“月中不死药“神话还具有传承中华艺术治疗传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这档全民性的娱乐节目始料未及地在过去几个月里风靡大江南北,不仅创下了地方电视台文娱节目超过央视春晚收视率的奇迹,同时也还缔造了一个强劲的内地娱乐神话,更为商家赚得钵满盆盈.……  相似文献   

6.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9,(21):5-5
布莱尔:或成欧盟主席;陈发树:捐83亿建慈善基金;傅芬芳:演暴富神话;希拉里:否认遭边缘化;黄光裕:被指控内幕交易罪;  相似文献   

7.
金刚石王国的神话──记郾城县政协常委、河南省优秀私营企业家王长庚南豫见,周宇峰神话起源金刚石最早发现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印度,扑朔迷离的古老神话由此而生。一个关于航海家辛得八德的童话有如是描写:在一个神秘的峡谷.谷底遍布着光彩夺目的金刚石,通过峡谷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两个神话 第一个神话是:领导者和领导的品质只能在组织的最高层找到,并且最高层是需要这种品质的唯一地方。如果这个国家的CEO们和经理们如此认为,那毫无疑问,我们要取得竞争力就大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台播音员     
《创造》2006,(4):60-61
路通有两档节目,早上6:20-9:30的《出行参考》。下午17:00—20:00的《红灯停绿灯行》。他经常用“起的比鸡早、比驴还累、比蚂蚁还忙”的自我解嘲方式彩容工作状态.他对待工作很用心。交通服务类的节目不像其他节目可以插播音乐.他和搭档每个时段接近3个小时不停说话.他认为这是一种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10.
李威 《淮海论坛》2013,(2):16-16,15
作为传播法治理念、培养法纪观念的法治案例节目是人们非常喜欢和关注的媒体节目。然而,当前法治案例节目普遍向“福尔摩斯化”转变。即节目内容大都采用“福尔摩斯破案故事”的形式,以阐述曲折离奇的案发和破案过程为主,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笔者在此列举几个代表当前法制案例节目特点的典型“镜头”:  相似文献   

11.
唐蒋云露 《传承》2014,(6):108-113
姆六甲是壮族神话谱系中集创世女神、始祖母神和女性文化英雄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首位神话人物。姆六甲神话记录了她创世造人、治世定物等神圣功绩。姆六甲神话是壮族神话中的根基神话。从神话内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在内容上对壮族其他神话所起的奠基作用,从神话外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所反映的壮族先民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形态,以此回观它与壮族诸神话的关系,能使我们明确姆六甲神话在壮族神话中的源头地位,重新认识壮族这一珍贵的远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灾后遗留人种繁衍人类的神话,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现,而尤以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学者们研究此类神话时使用了洪水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兄妹婚神话、人祖神话、创世神话等众多不同的概念。对比来看,人祖神话在概括此类神话的主题,以及统领神话对应的信仰方面,更为妥当。需要指出的是,学界使用人祖神话进行研究成果不多,且较少对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内涵限定,导致其与"人类起源神话"这一涵盖更广的概念等同使用。事实上,人祖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种独特类型,是讲述大灾难后遗留的人种重新繁衍人类并被奉为人祖的神话。以人为祖这一突出特征使人祖神话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类起源神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世神话一般包括3类基本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诞生神话.①这3类神话在叙事内容上尽管各有侧重,但又相互指涉,相互关联,连缀成一个具有发生学意蕴的叙述整体.因此,当我们探究中国创世神话的情节生成原则时,首先应当把中国创世神话视作一个"单一神话"来看待,先探究作为整体意义的"中国创世神话"的情节生成原则、主题意蕴,然后再揭示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诞生神话的叙述差别及其叙述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4.
嫦娥奔月神话本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奔月神话本末论李忠华一、秦汉及秦汉以前嫦娥奔月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一)先秦古籍文献中的嫦娥奔月神话说到嫦娥奔月,便会提到羿射十日。穷搜古籍,六朝梁代刘勰在其书《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说:“《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恒娥奔月。”经考证,《归...  相似文献   

15.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神话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最初的神话学。神话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神话反映了时代的历史事实,也就是神话的历史化。以神话素为分析单位,通过对神话和历史之间互渗关系以及对神话功能主义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发掘神话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苏枫 《小康》2010,(7):68-69
《小康》:你觉得《非诚勿扰》为什么火了?孟非:一个节目的成功,有很多必然因素,也有很多偶然因素。特别的成功,可能就是叠加的偶然因素特别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节目制作确实很精良。  相似文献   

17.
甘奇 《传承》2011,(23):64-65
黎族神话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最原始的叙事文学,黎族神话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黎族先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从黎族神话的创世说、人类起源说、洪水神话、反抗自然灾害神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黎族神话和中原地区神话之异同。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以来.创造就业机会已成为华盛顿的头号要务。在考虑种种不同的办法时,我们必须揭穿刺激就业增长的一些神话:  相似文献   

19.
该书是我校副教授李子贤长期以来专攻神话史诗的论文集,最近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入论文二十余篇,内容可分三部分,一是神话的基本理论,如神话的性质、特征及定义、神话的分类、神话思维、神话与宗教的关系等;二是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专题研究,如洪水神话、葫芦神话、始祖神话、谷物起源神话等;三是与神话有密切关系的史诗研究。作者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既重视田野作业实际调查,又重视国内外有  相似文献   

20.
石宝国 《世纪行》2013,(3):24-24
2013年1月5日播出节目:三省联席会议——大别山(第472期)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驻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建议》2D13年1月12日播出节目:丰富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第473期)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002号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湖北社区文化的建设》2013年2月2日播出节目:加强湿地保护昔日旧貌换新颜(第476期)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419号提案《气候变化与湖北湖泊湿地保护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