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创造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定的团结御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东北抗联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民族危亡时期激励着中国人保卫家乡、保卫和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仍然有巨大的作用,也是新世纪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2.
以世居东北的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历史事实为依据,阐述了东北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日斗争中展现的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团结精神,休戚与共、合作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等主要精神谱系,以及东北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朱德在1938年前后思考抗日游击战争理论问题的重要文献,充分表现出来德自觉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学习精神,揭示了朱德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敢于创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中国化进程和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渐成熟过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4.
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肇始于延安时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国青年》复刊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思想、组织、方法指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引领青年有效参与抗日的精神引领和组织保障,是中国革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党的青年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研究和传承南泥湾精神,需要深入考察南泥湾精神与不同历史时期众多伟大精神的内在联系和脉络传承关系,阐释南泥湾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地位和历史贡献。作为在革命年代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南泥湾精神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众多伟大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蕴含的独特性精神元素不但为广大抗日军民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坚持抗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还融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众多伟大精神之中,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6.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始终体现一个主旋律,这就是抗日爱国:爱国主义的统一战线;爱国主义的文化活动;爱国主义的文艺作品;文化人以爱国主义精神战胜困难,宗教界在爱国之心的推动下毅然抗日以及声讨汪精卫叛国投敌的直接爱国主义行动等。探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抗日爱国主旋律,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千百年来指引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旗帜和不竭精神动力。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奋起抗争的悲壮之举,就是这种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军队冲破阻力,浴血奋战。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绘织了中国抗战的悲壮历史图景。上海民众毁家纾难、同仇敌忾,全力支援前线,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总同盟罢工,谱写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的惊天战歌。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坚决抗日,发表宣言,号召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主张建立武装的工农兵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民族战线,始终坚持组织、支持和领导上海人民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正是由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中国军队才演绎了“以血肉之躯,与敌重兵利器相激荡,卒能连挫凶锋,屹然不动”的悲壮图景;正是由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上海民众才谱写了“莫不同仇敌、万众一心、团结御侮、全力支援前线抗敌”的伟大战歌。淞沪抗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不可摧的伟力,雄辩地证明了帝国主义不能征服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历史真谛。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新的伟大长征,爱国主义仍是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在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和抗战胜利后都与东北抗联有着密切关系,周恩来十分关注东北抗联,他的著作对指导东北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与抗联的关系,是党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在抗击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斗争中,抗联各部根据国内外形势,以及东北抗日斗争的特点,积极与其他抗日力量密切联系、协同配舍,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陈翰章所部在抗日斗争中,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使抗日武装力量得以生存与发展,并且取得了安图大沙河、敦化寒葱岭等著名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先进模范作用。这种模范作用具体体现在陕甘宁边区是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在政治体制改革、民主选举和建设"三三制"政权方面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实验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孕育了新中国的模型;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为抗日战场和新中国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干部资源、经济资源和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华北事变以来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和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名义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发表在10月1日巴黎出版的《救国报》上。宣言中提出了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的主张。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日潮流的发展。身在抗日游击战争前线的东北党组织受到莫大鼓舞。根据《八一宣言》的要求,从是年冬开始,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抗日联军陆续着手组建。1935年10月,吴平在海参崴主持了部分东北抗日联军…  相似文献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进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抗战文化 ,确切地说 ,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文化。这种抗战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营造和强化抗战文化氛围、领导和促进抗战文化运动、广泛推行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并密切配合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抗日斗争 ,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对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延安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它是鼓舞敌后抗日军民士气、迎接抗战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新时期延安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实质和内涵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脚踏实地、勤勉敬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等。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进程中,延安精神仍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精神之魂,要继续大力弘扬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以其"从严治校"的办校理念及实践,铸造了黄埔精神,因此成为中国军事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新型革命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私营工商业是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经济成分之,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在抗日根据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同学会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桥粱。  相似文献   

17.
抗日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整个中华儿女的正义行动,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促成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最英勇、最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东南亚华侨的抗日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印尼苏门答腊岛华侨的抗日斗争,总结其斗争特点,展现了爱国华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反殖民主义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临汾成为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抗日中心。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阎锡山的晋绥军纷纷溃散,地方官吏也远遁到大后方。阎锡山亟须保存实力并充实抗日的有生力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成立了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民族革命大学的成立,受到全国抗日军民的瞩目和支持,成为华北抗日前线的革命熔炉。其前期确实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为抗日队伍培养了一批政治工作者,在发动组织群众、团结爱国力量、坚持抗日斗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它的动荡迁徙,特别是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阎锡山逐渐加紧了对民大的调整和控制,它的统一战线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直至沦为阎锡山控制的一个普通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下半年以来 ,台湾岛内局势风云多变。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 ,疯狂挑衅一个中国原则 ;吕秀莲利用台湾领导人更迭之机 ,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 ,鼓吹“台湾主权未定”论 ;陈水扁上台后 ,刻意回避和模糊一个中国原则 ,否认1992年两会达成的“一个中国”共识 ,谋求“台湾问题国际化”。凡此种种 ,使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台海局势日趋严峻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以反分裂 ,求统一为己任的广大黄埔学子和以发扬黄埔精神 ,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的黄埔同学会 ,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密切关注台岛局势 ,继续发挥黄埔优势 ,坚持力促和平统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