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2.
1933年4月26日早晨,遵化城北阎家村村边路南,化装奉命在此执行侦察任务的二支队第五中队副队长、原孙永勤救国军二总队队长年焕兴同贾振远、马兰田等几名战士正在帮助老乡干活。时近中午,发现从南边来了三个人,看打扮象是买卖人。待来人走近后马兰田看清前边穿粗布衣服的是支队手枪班被俘战士王振西。王振西一边走一边不住地使眼色,使年焕兴几个人提高了警惕。原来王振西也认出了他们,并于路过马兰田身边时对他低声说:“这个是日本司令,那个是翻译。”年焕兴等几人一听,当即拔出枪一踊而上,把敌人围在中间,并迅速制服了欲掏枪顽抗的日本人。这时王振西还催促地说:“快走,敌人大队人马就在大柳庄,离这儿不过二三里路。”于是几个人押着俘虏迅速北撤。马兰田他们哪里知  相似文献   

3.
刘霄 《廉政瞭望》2014,(6):56-57
西昌铁路退休职工杨里克.始终记得多年前管理学校化学实验室的一名校工,领着一群学生,大声教唱“工人阶级是硬骨头”的场景,“那张脸对我印象太深刻了,坚定得很”。杨里克一边说,一边不禁在空中打起了拍子哼唱着,示范起那个40多年前的动作。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我问:“你是宋叔叔吗?”我点头称是。他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你了,是我爸让我打听你的消息的,我费尽周折才查到你的地址。”他一边说,一边掏出20块钱硬往我手里塞,弄得我莫名其妙。寻问再三,我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入迷地看着陆天明的官场小说《省委书记——K省纪事》,冷不防妹妹从我背后走了过来,一边拍了我一下,一边大喊了一声:“哥!”把我吓了一大跳,闻声立马从靠椅上站了起来,看见妹妹一脸笑呵呵的,我说你中彩了啊,看你美的。  相似文献   

6.
事变前,上海一席谈1936年9月中旬,杨虎城将军自西安到上海,对外界说是“赴沪就医”。当时我在上海治病,住在杨明轩先生家里。杨将军派人来找我,要我到静安寺路于右任先生家中与他见面。见面后,我发觉杨将军情绪很烦躁,精神状态欠佳。他先询问了我的病情,接着劈头就说:“希仲,你  相似文献   

7.
何礼仁 《求贤》2010,(7):29-29
星期天.我看到家里没有纯净水.于是打电话给水站,请他们送一桶水过来。接电话的人很客气.他问清我的地址后说:“送水120分钟以内就能把水送过来。”  相似文献   

8.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战士多是不识字的农民,毛泽东在给他们讲话时,很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词句。他对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所以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马列”写了很多书,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要求大家记住。战士们一下子感到很新鲜。毛泽东说:“二”是指两种战争。古今中外,不断打仗,打来打去,只有两种,一种是正义的,一种是非正义的,我们共产党人要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的反革命战争。“三”是指三大纪律。他强调,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没有纪律不行,否则,不能统一行动,不能打胜仗。我们不  相似文献   

9.
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见解推动“惊雷”就在毛泽东去世不久,陈云同邓颖超一起来到西山。陈云拍着叶剑英的胳膊说:“你看这局势怎么办啊?得赶紧想办法才行。”叶剑英很明确:“办法得大家想,靠我怎么成呢?他们把我常委会的资格都取消了。”邓颖超也说:“他们那几个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再不对他们有所限制,我们这个国家被他们弄得越发不可收拾了。”叶剑英、陈云问邓颖超,周总理生前对此有何意见?邓颖超说:“他从来不给我讲我不该知道的事。他知道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到时候党是会一定采取措施的,他是从不过早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叶剑英再次问…  相似文献   

10.
晨光 《党建文汇》2006,(6):32-32
杨德明被熟悉他的人称做“杨司令”,这个称呼的由来,在河南安阳流传着三种“版本”:一是杨德明军人出身,身高1.80米,体格魁梧健壮,风度气势不凡,俨然一副“司令”的架势;二是24年的军旅生涯,豪放不羁、敢做敢当,被人身后唤做“司令”似也顺理成章;三是自他脱下军装又从警,被任命为河南省安阳市公安局行政财务处副处长兼法医门诊医院院长,一级警督。十年间,呼风唤雨,  相似文献   

11.
服务     
正这天,杨老汉到服务中心窗口办证。说是办证,其实是拿证,因为早几天杨老汉已经来过服务中心,把所有材料都交了,字也签了。当时在窗口坐班的姑娘告诉他,过5个工作日来拿证。算日子还差一天,但闲着也是闲着,杨老汉一瘸一拐地溜达过来,想碰碰运气。窗口那边还是那个姑娘,态度挺不错,听杨老汉报上名字,边想边说:"好像已经出证了,你等一下,我  相似文献   

12.
人民 《廉政瞭望》2006,(8):60-60
(一)李登辉、陈水扁同坐直升机巡视。李登辉说“:如果我丢下1000元,捡到的那个人一定很高兴。”陈水扁说“:如果我丢下10张100元,就有10个人很高兴。”这时,驾驶员喃喃自语“:何不把自己丢下去,让2300万人都高兴呢?”(二)阿扁希望提高自己的声望,发行了一套印有自己肖像的邮票,过了一个多月,阿扁问邮政局长“:邮票销售情况怎么样?”局长“:还算不错,只不过有人常常抱怨粘不牢!”阿扁“:怎么会呢?”他随手拿起一张邮票,涂了一点口水在背胶上,贴上信封。阿扁“:这不是粘得很牢吗?”局长“:可是,大家都把口水吐在正面啊……”(三)深夜,阿扁要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讲家。在历次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他都能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风格,深入浅出地说服大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战士多是不识字的农民,毛泽东在给他们讲话时,很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词句。他对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所以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马列”写了很多书,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要求大家记住。战士们一下子感到很新鲜。毛泽东说:“二”是指两种战争。古今…  相似文献   

14.
1.第一次见杨靖宇我的家住在辽宁省桓仁县木盂子村头道岭沟里.这里是桓仁县和本溪县交界地。老秃顶子山、草帽顶子山、摩天岭大山依次向南排去,山岭起伏,险峰耸立,林深草茂.记得1934年7月上旬,地里的香瓜就快成熟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支队伍,叫“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老百姓把这支队伍叫做红军,说是抗日的队伍。他们在这里活动了半个月,离开的时候,锌尖子三乐校(中学)校长李柏山也跟随红军走了。这年冬天,东北人民革命军的部队又来了,李相山也随队来开展游击活动。他参军后当了独立师的副官。红军这次回来,又引起很…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的一天,记者在农十三师红星一场二连17号地里找到刚刚被农十三师党委授予“三八”红旗手的二连职工马学珍时,她正在自己的70多亩棉花地里忙碌着打埂子、捡拾残膜,她一边干活一边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我下次争取当上兵团劳模。我就不信女同志干不过男同志。”  相似文献   

16.
报载,被誉为“扶贫司令”的湖南吉首军分区司令员彭楚政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坚持清贫生活,好多人就问,一个司令员怎么弄得这样寒酸?我给他们解释:为什么有些老板没有钱也要租高级宾馆办公?不就是撑门面吗?我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门槛,让普通群众好进好出好说话。”  相似文献   

17.
1938年6月24日,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军在袭击辑安(今集安)土口子铁路隧道工地的战斗中,俘虏了一名日本工人。后来我们询问中国劳工,才知道他叫福间一夫,平日从不欺负中国劳工,为人很和善,杨靖宇就命令战士把他放了。可是他不肯走,并要求参加抗联队伍。杨靖宇沉思了一会儿,问他:“你为什么要参加抗联部队?”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是不好的,我反对这种做法,我们的平民百姓也反对这么做。眼下,只有制止这场  相似文献   

18.
坐网与耐烦     
童话《夏洛的网》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天,蜘蛛夏洛告诉小猪威尔伯,人类用8年时间建成一座大桥。威尔伯天真地问:“人类是在大桥上捉甲虫吗?”夏洛说:“不,他们不捉任何东西。他们只是在桥上走过来走过去,总以为另一边有更好的东西。我很高兴我是一只坐网的蜘蛛。”威尔伯又问:“坐网是什么意思?”夏洛答:“意思是我大部分时间坐在网上,不到处走。好东西我一看就知道,我的网是样好东西。我机还可以好好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0-20
1949年解放时,据估计,福建境内约有土匪5万余人。随着福建各地的陆续解放,又有大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和地方反革命分子上山加入土匪的队伍。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把福建境内的土匪统一组织,番号为“福建游击军区”。由驻金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琏兼任司令,黄炳炎为副司令;沿海“海上保安”系统改为“海上突击军”.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不久透露了她一次下乡调查的经历。去年,她到湖南的一个县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时,一群农民围在外边要反映情况,被当地的干部拦住。她当时很生气,就说:“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结果,她这次调查,听到了很多“非常真实”的情况,也发现了很多“非常严峻”的问题。对此,吴仪副总理深有感触地说:“我当了国务院副总理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一线群众的意见。地方的领导干部有些情况是不会告诉我的。”(3月11日《报刊文摘》、3月8日《新京报》)我猜想,当时的场面一定非常尴尬。一群干部坐在屋里,围住吴仪,喋喋不休地汇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