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韩伟 《中国律师》2013,(10):45-46
2013年8月5日-16日,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一期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102名涉外律师经过15天的封闭式培训,全部顺利结业,返回各自工作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涉外法律业务当中,更好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另外.通过面试选拔出的30名律师还将赴境外继续参加培训。本刊第9期对培训班作的专题报道和刊发的5位学员的学习体会,受到了广大律师的热切关注,鉴于此,本期杂志再次编发几位律师的学习感受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21日,我们结束了在德国的培训。我一直思考的"中国律师能走出去吗?走出去是为了什么?如何才能走出去?怎样真正实现走出去?"几个问题,通过两个月的境外培训都找到了答案。过去,中国对外开放以人力和产品"走出去"为主,现在以资本"走出去"为主,这就更依赖于法律的保障。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的大  相似文献   

3.
肖成 《中国律师》2014,(9):18-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将视野投向境外,寻求在国际范围内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国家层面上,领导层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新的趋势,把我国企业"走出去"作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全国律协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组织了"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班",为"走出去"战略提供必需的涉外法律服务队伍人才建设支持,其意义不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保证国  相似文献   

4.
栾少湖  刘克江 《法人》2013,(4):48-49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践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而为其保驾护航的中国律师业却处在"走不出去"的尴尬境地。破解中国律师"走不出去"的僵局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寻求解决方案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5日报道,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一直在海外迅速扩张,2012年它们在海外并购方面支出逾350亿美元,而在中国三大油企新近公布的财报中,它们均概述了2013年更为积极的资本支出预测,这意味着它们未来可能进行更多海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7月29日至8月9日.我有幸来到北京参加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二期培训班的学习,聆听涉外律师行业专家的生动授课并分享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涉外法律精英人才进行专业的探讨和交流。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低头拉车固然可敬,必要时抬头看路才能使自己迈上新台阶。在此,我梳理一下这次的学习心得,思索一下地方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定位,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走出去"不仅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国家整体战略,也是经济全球化必然选择。然而,"走出去"将面临比在国内更大的法律风险。如何应对和有效防范"走出去"的法律风险,将最终决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成败。本文着重从法律层面上的风险分析入手,探讨了法律风险规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在德国短短两月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律师作为为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并购保驾护航的专业法律人士,如何在全球化并购浪潮中抓住机遇,把事业的成就感上升为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感,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涉外业务律师的责任所在。回顾在德国汉堡两个月的学习和培训,我感到获  相似文献   

8.
平达 《中国律师》2013,(2):14-16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秘书长周院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律协将建立律师人才库,争取确立人才库的权威推荐权,加大我国律师在国际法律服务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全国律协紧紧围绕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培育涉外高端业务律师人才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到境外设立分所.引导律师积极为我国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促进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务论坛     
《法人》2014,(12):8-8
“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专业研讨会”召开 10月31日,首届“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专业研讨会”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办。该会议的主题为“机遇与挑战——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会议旨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较关注的问题进行法律指引,同时为国内顶级涉外律师、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企业家、学者提供较高层次的专业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2013年全国律协组织的首届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班成员,我和同学们一起,在中欧法学院接受了理论学习,增加了海外并购、欧盟竞争法以及有关财税法律的知识,并在位于汉堡的一家德国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实习。该所设立于1895年,在德国知识产权专业所中排名靠前,其中一名合伙人还曾参与我国专利法的立法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吕冰心  王磊磊 《法人》2008,(8):76-78
“我最希望做的就是双向交流(two-way practice)。不仅代表国外公司了解中国的法律环境,促进他们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代表中国公司,在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助以一臂之力,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作为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的合伙人,满运龙律师一直以此为自己的执业目标和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2.
吴颖 《人民法治》2018,(12):26-28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到海外进行投资和并购,相关的跨境纠纷案件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随着中国律师队伍的国际化以及涉外经验的逐年积累,中国律师在国际仲裁中的角色在从早期的翻译和旁观者成为决策者,甚至是代理人,可以为中国公司提供越来越多的帮助,从而力争改变中国公司在国际仲裁中输多赢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以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纷纷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开始进行海外并购。十几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并购结果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不少失败的典型。在跨国并购风险中,除了传统的政治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目标国劳工问题给并购的成败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日益凸显。本文从"触礁"的中国海外并购案例出发,警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国并购也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和跨国公司"走进来"的主要方式,但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却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本文主要从跨国并购审查监管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及欧美的相关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人有幸通过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和全国律师协会的选拔,进入到全国律师协会举办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一期培训班学习,感触很深,获益良多。一、培训课程设计及内容体系架构理论层面上,全国律协组织了国资委、发改委及外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13,(9):50
编者按:2013年8月5日—16日,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一期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102名涉外律师经过15天的封闭式培训,全部顺利结业,返回各自工作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涉外法律业务当中,更好地为中国企业"走出  相似文献   

17.
我有幸参加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京举办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一期培训班,本期培训邀请了在政府机构、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法律实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评估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高等学府等从事跨国企业并购实务和理论研究的数位专家莅临讲座。为期两周的培训不仅使我充实了自身在跨国  相似文献   

18.
韩启梅 《中国律师》2013,(10):48-49
2013年8月5日,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一期培训班(以下称“领军人才培训班”)在北京开班。笔者作为一名来自地方的律师,有幸被全国律协选中参加本次培训班。通过培训,感觉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开拓了国际视野,更在涉外业务专业化的发展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启示和感悟。随着企业走出国门的增多,与地方企业有着更好合作关系的区域性律师有了参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并购的机会。但是,由于不熟悉国外的法律制度、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中国律师在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并购领域中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律师“走不出去”的现状 美国亚洲协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将在世界各地积累一万亿美元至两万亿美元资产。据汇丰银行报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资本输出国。如果有优秀的中国律师帮助走出去的企业筹划防范风险方案,相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损失会大大降低。外交部前副部长周文重曾指出,中国公司赴外投资、贸易,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为期5天的全国律师神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班今天就要结束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受部党组委托,下面我对培训班的情况作一总结,对今年4月份以来在全国开展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转段工作进行部署,并就做好律师工作为党的十七大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