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4,(8):33-37
截止到7月1日,"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征稿活动办公室共收到楹联作品47840多副,诗词作品25780多首。现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具体获奖结果请从党建网(www.dangjian.com)专题页中阅览。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4,(7):34-35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诗词、楹联征稿活动,读者反响热烈,投稿十分踊跃。我们在党建网(www.dangjian.com)开设网上专题集中展示优秀作品。在此,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4,(6):48-48
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经中宣部批准,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在网上共同开展"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征稿活动。一、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为主题,通过楹联征集与诗词征文活动,广泛动员全国人民群众运用楹联和中国古体诗词的文化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全国人民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人心、积聚力量。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吴直雄诗词和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深受人们青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祖国的传统诗词和楹联也十分喜爱,在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中,不时运用,有顺手拈来之妙。他所创作或引用的传统诗词和楹联,紧...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5,(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中宣部宣教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在全社会组织开展了"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活动,近期已评选出"百诗百联颂党恩"作品。在此,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全部作品见党建网(www.dangjian.com)。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4,(7):36-37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的"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诗词、楹联征稿活动,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目前,开通了党建网上投稿、电子邮箱、信件、党建网微信平台等投稿方式。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在此,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是作诗填词的高手,在他的诗词中,有不少关于气象的句子,如风、雨、雪、霜、雾、红霞、彩虹、夕烟等,但写得最多的是"霜"与"雪",可谓情有独钟。在他生前定稿的正编42首诗词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修订重印),写"霜"的词有5首,写"雪"的诗词有8首,共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毛泽东诗词中的"霜""雪"与历代文人墨客不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觉和意境,提升了诗词的境界,丰富了诗词的内容,增添了诗词的磅礴之气,远远超越了古人,给读者以宽阔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以观察雪景的吟唱之作《沁园春·雪》,更是绝美至极,成为古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也由此引发国共两党一场诗词大战。  相似文献   

8.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6,(10):54-54
楹联,即"对联",是贴在门柱上的联语,由诗词演变而来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点化”过的几首楹联吴直雄文学上讲的"点化"是指将别人的诗、词句或联语等稍加改动,而赋予其一种新的意境。这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毛泽东就"点化"过几首楹联。一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载:"毛泽东还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提倡:'贵有恒,何必三更起...  相似文献   

10.
正粟裕作为伟大的军事家,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有人以为粟裕只是一位"武将",不通文墨,实际上粟裕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将"。文武双全的粟裕一生写了多首波澜壮阔的诗词,而且所写诗词严谨工整,合辙押韵,哲理深蕴,豪放厚重。现把粟裕大将在不同年代写的十四首波澜壮阔的诗词简说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写下了数十篇诗词,彰显共产主义真情大爱的"红色友谊"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贺新郎·别友》《给彭德怀同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几首诗词中均有体现。毛泽东诗词中所体现出的"红色友谊"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全面从严治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将家庭建设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将同学情、战友情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处理同事关系时要互相补台、寻找工作中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2.
王祖强 《党的文献》2012,(5):116-118
毛泽东一生曾53次到过浙江,对杭州尤其关注和喜爱。新中国成立后,杭州是他外出视察到得最多的地方之一。他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杭州留下多首脍炙人I:2的诗篇佳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是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权威版本,其中就有八首在杭州写就的诗词。  相似文献   

13.
在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吊挽之作有两首,一首是作于1942年5月的《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另一首是作于1963年12月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依据作者手稿,由权威机构在作者逝世一周年时公开发表。这首吊挽之作在所有已经公开发表的50多首毛泽东诗词中,最难取得较为一致的理解。这不是限于个别词句的解释,而是涉及对整篇作品的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是其整个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多首诗词作品,这一时期是他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这些诗词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那些惊险壮烈、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对红军指战员起...  相似文献   

15.
张兴德 《党史文汇》2022,(12):38-42
<正>《沁园春·雪》不仅在毛泽东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诗词史上也有特殊的一席之地。从诗词写作、流传史视角看,它有两个独到之处,一是从写作到示人和公开发表的时间看,近10年之久;二是发表后,出现了“和词”热现象,其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空前绝后。本文主要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这首诗词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吴直雄 《党史文汇》2013,(12):53-57
毛泽东平生爱好诗词,亦酷好楹联。他独具慧眼地对中国楹联珍品予以关注,并对其中某些楹联珍品,或予以评点、或予以品鉴、或予以圈画、或予以引用、或予以赞赏、或予以书写、或注目而视、或吟诵不已、或抄下留存,乃至印发部下,指示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很 喜欢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之大、意境之深、文字之美、语言之精确,颇令行家称道.但他自己却认为不尽然.1966年6月,他在“西方山洞”(即韶山滴水洞)居住时,韶山同志因当时未找到他1959年回韶山写的《七律·到韶山》手稿,请求他再书写一次,他拒绝了.说:“这首诗还写得不理想,不书写算了.”对其诗词作品的解释,他也不求一改.《七律·到韶山》中有“黑手高悬霸主鞭”一句,有人解释“黑手”指的是反动派,有人解释指农民.对此,我于1966年,趁郭沫若同志陪客来韶的机会,特请教过郭老.郭老说:“1961年出版毛主席诗词英文版时,我曾问过主席,‘黑手’到底指谁,主席回答‘黑手’指反动派.同时,我还问过主席,是否要同时出一本主席诗词和统一解释的  相似文献   

18.
<正>雪落茫茫,大地焕然一新。每临此景,古人诗词中多有写雪之作,且锦篇迭出,汗牛充栋。而作为一代伟人、诗人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也不乏咏雪的佳构。临窗奉读主席诗词,跳入眼帘的一首,偏巧就是首冬天写雪景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不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缔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也以语言大师美的语言创作出50余首诗词,建筑了一座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本文仅就毛泽东诗词语言美进行微探。 语言凝炼、精当 毛泽东诗词虽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然遣词造句颇工,字字凝炼,句句精当,首首语言具有凝炼、精当美。例如: 《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恰切、精当地运用了六个动词“立”、“看”“怅”“问”“忆”“记”将景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04,(12):46-46
由肖毅、胡敏编著,贺敬之题写内封,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评析及墨迹欣赏》一书,在毛泽东诞辰111周年前夕再次重印。该书选取毛泽东诗词73首,毛泽东自作诗词墨迹130幅。全书采用的是诗词评析与墨迹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评析部分,由“解题”、“注释”、“内容”、“写法”四部分组成。“解题”主要针对题目等作解释说明;“注释”则对诗词中某些词语的来源提供例证,以便读者了解毛泽东诗词对古代典籍的继承与发展等情况;“内容”则扼要地介绍诗词所写的主要事件、人物、思想等。“写法”则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毛泽东诗词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