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平县坡山村是个小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人口不过50人。可是,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战争年代承担了晋察冀边区图书、期刊的印刷任务。其间,印刷了华北解放区第一部《毛泽东选集》1——5卷本和《毛泽东选集》合订精装本。这是所有《毛泽东选集》版本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是一个“流传最早,最广的版本”。小小的坡山村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发祥地。1944年,整风运动正在深入进行中。晋察冀分局为了广泛而系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加强对整风运动的思想领导,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1944年初,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直接领导下,并…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1944年初,经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批准,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将这项任务委托给邓拓。当时,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军区和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已搬到阜平县五区史家寨、田子口一带,晋察冀日报社在雷堡。当时由于敌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出版于太行山上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在省级地图上都找不到的阜平县马兰村,编辑出版人是邓拓。1944年初,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征得毛泽东为书记、王稼祥为副书记的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的批准,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分局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的邓拓。早在1937年邓拓来到晋察冀边区之后,他就在自己主编的《晋察冀日报》上连载毛泽东的著作,还将这些著作印成单行本在边区甚至敌占区发行。1942年7月1…  相似文献   

4.
1944年7月9日。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领导下,由邓拓负责编纂,晋察冀日报社编印的《毛泽东选集》。在河北省阜平县城西南马兰村属的仅有十来户人家的坡山村出版了。这个坡山村很小,知名度很低。小村小到连《河北省分县地图册》和《阜平县地名资料汇编》都查不到村名。但是,它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把毛泽东著作系统出版的版本,这是一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流传最早、最广的《毛泽东选集》,曾多次翻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建立前1、最早版本的《毛泽东选集》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晋察冀新华书店发行的《毛泽东选集》(1~5卷),是新中国建立前最早版本的《毛泽东选集》。该书是由当时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委员、分局宣传部长胡锡奎和邓拓主持编辑的。这部书共分5卷,共约40万字,收文章28篇。分精装和平装两种形式,各发行2000册。收录的文章,主要是毛泽东同志抗战以来各种名著、讲演,及其他重要方面的言论(并附有抗战前的几篇重要文  相似文献   

6.
李栋 《党史博采》2023,(3):57-59
<正>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领域,邓拓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邓拓,原名邓子建,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1944年5月,由邓拓主编、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晋察冀版),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魁兴 《前线》2014,(12):124-124
<正>当前,社会上阅读的五卷本《毛泽东选集》有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九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一些版本。《毛泽东选集》5卷以及《毛泽东军事文选》2卷共同构成了目前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著作体系,对于研究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事实上,《毛泽东选集》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流传于世。据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毛泽东选集》,共有21种不同版本,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5月由原晋察冀日报社编辑出版的。2013年9月13日,  相似文献   

8.
正1943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秋季反"扫荡"结束后,一些敌占城市的青年通过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的地下关系,陆续来到根据地。为从中选拔培养城市工作干部,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书记刘仁提出,在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专门开设一个政治班,地址设在河北省阜平县平房村。当时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教室,没有桌  相似文献   

9.
八路军先遣纵队挺进东北记张化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于1942年2月决定成立延安中央东北干部训练班,抽调干部40人左右,在中央党校院内训练约4个月。训练班结束后,全部干部抵达晋察冀分局所在地河北平山县。经晋察冀分局决定,在分局设立东...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它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不但写下了大量的文章,还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报社社长邓拓还提出了"毛泽东主义",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乃至党外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提供了条件。经过他们的宣传,党内外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习和时局》是根据毛泽东1944年4月12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上和5月20日在中央党校第一部的讲演整理而成。最早于1944年7月以电报的形式发给八路军总部、各中央局等。此文版本较多,最主要有三种。1948年5月全文收入了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的《毛泽东选集》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该文进行了精心修改,并将其编入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1版《毛泽东选集》对该文题解和正文作了少量修改。梳理《学习和时局》版本的变动、比较内容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黎辛 《党史文苑》2013,(11):45-46
《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向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记者的林漫(原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员)写信告诉鲁艺院长周扬这个故事。周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3.
董以民 《党的文献》2011,(3):101-102
大连大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前"毛选"的重要版本之一,属于其五大系统(晋察冀日报社版、苏中出版社版、山东新华书店"文选"版、晋冀鲁豫中央局版、东北书店  相似文献   

14.
宋传信 《前线》2014,(1):126-127
1944年春至1945年夏,部分“海燕”社员(由北平进步中学生组成)分批到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晋察冀分局城工部学习。时任城工部长的刘仁,曾用“安泰离不开大地”的寓言故事,教育他们要密切联系群众。2014年是刘仁同志诞辰105周年,在此撷取几个他密切联系群众的小片段怀念这位为北京发展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苏联是最早承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在苏共中央和斯大林的关心下,苏方于1950年6月主动提出:派人帮助中国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中共中央成立了《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6.
<正>一、时隔七年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正式出版出版《毛泽东选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提到“龙溪十二洞”,这十二洞具体指哪些地方呢?  相似文献   

18.
<正>1951年10月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1952年、1953年、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相继出版,全国掀起了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热潮,而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热潮也推动了中共党史学习、研究的深入。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与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相互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毛泽东著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44年12月,在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演出的大型综合性戏剧《穷人乐》,引起极大轰动,获得了边区领导的赞许和晋察冀分局的奖励,并被确定为"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和新方法"。此后,在边区掀起了自编自演"翻身戏"的热潮。短短几天内如何创作、排演出如此恢弘的大剧?过程中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0.
一本《毛泽东选集》 作为一名在毛泽东领导下获得解放的贫苦农民和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焦裕禄自始至终都坚持把学习毛泽东思想放在首要位置. 在1947年10月随军南下前的"三查三整"运动中,作为班长的焦裕禄不仅经常领着战友们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还带头忆苦思甜,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