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捷报频传、凯歌高奏的形势下,西柏坡迎来了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历史关头提出新的任务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时,距毛泽东来到西柏坡已半年有余。这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最繁忙的时期之一。在这里,他起草了197封电报,指挥了24场战役。尤其是三大战役期间,他常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21,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入北平,暂住香山。这段时间,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几乎每天从作战部跑毛泽东住地双清别墅。他送给毛泽东的电报和汇报的情况,很多与匪特有关。当时,随着解放军进攻的脚步,遍布解放区的土匪和特务活动猖獗,严重威胁着新生的政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致斯大林电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列多夫斯基在俄国《远东问题》杂志第2期上发表《米高扬的赴华秘密使命(1949年1-2月)》一文,披露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准备访苏期间同斯大林往来书信的内容,以及1960年9月米高扬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的关于他访问西柏坡时与毛泽东会谈情况的书面报告。这篇文章译成中文在我国发表后,引起了党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有些学者仔细研究了米高扬的报告,对报告中披露的毛泽东在1947年11月30日发给斯大林的电报的真实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份电报的内容,与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主张不符,又我中央…  相似文献   

4.
冷溶 《党的文献》2012,(5):23-26
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党中央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两年时问。  相似文献   

5.
在伟人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涉足和居住过的地方不计其数。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就是其中之一。1948年5月,毛泽东与党中央经过在陕北一年的艰苦转战后来到西柏坡,与先期到达这里的刘少奇、朱德会合,把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从此,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  相似文献   

6.
正西柏坡,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新征程。对此,毛泽东说,党中央进北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许多权威的刊物、画册及展览中,都将一张毛泽东坐在躺椅上的照片,作为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代表照而广泛使用。从照片的五处特征着手考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它的拍摄地点不在西柏坡,而是陕北靖边县小河村。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树起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丰碑。然而,在西柏坡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分为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两个阶段。其中,关于毛泽东等从陕北到达西柏坡的时间和路线清楚明了,而关于中央工委进驻的时间和路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13,(2):70
1947年3月,胡宗南率兵23万围逼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撤离延安。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转移至河北平山西柏坡。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毛泽东起草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消灭国民党军队154万。  相似文献   

10.
正一1948年5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以及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迁移到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亦从山东调回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辑助理兼俄语翻译,与毛泽东同住在西柏坡。张文秋的长女刘思齐这时则被党组织送到前身为华北联中、后成为专门培育干部子女的育才中学学习,这所学校原先设在石家庄,后迁至阜平县城的城南庄,离西柏坡很近。  相似文献   

11.
生机盎然的5月,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四支部的同学和老师赴西柏坡进行了一次体验式教学,主题是党性教育实践课。在西柏坡的参观和考察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伟大意义所在。一、毛泽东:进京赶考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央离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7,(4)
西柏坡,我们心中的圣地。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三大战役战略部署在此运筹。是什么原因令毛泽东最终选择西柏坡作为解  相似文献   

13.
1948年4目23日,周周来来到西柏坡,1949年3自23日离开西柏坡。11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在中国历史上,这11个月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11个月也是周恩来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毛泽东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一 周恩来一到西柏坡,便立刻开始了他那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工作,协助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军事斗争经验、军事指挥艺术等方面的成熟阶段。因此,在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中,在战争规模宏大、战斗频繁激烈、作战形式多样的复杂条件下,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辉煌战绩,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现笔者谨就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50年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建立描绘了壮丽蓝图。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欺臆创立的光辉业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军事斗争经验、军事指挥艺术等方面的成熟阶段.因此,在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中,在战争规模宏大、战斗频繁激烈、作战形式多样的复杂条件下,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辉煌战绩,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现笔者谨就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革命圣地西柏坡在我心中有两个谜团一直没解开.一个是西柏坡不过是个小山村,解放前夕党中央何以由延安迁往此地;另一个是听说在迁往西柏坡途中毛泽东几乎丧命,不知是真是假.前不久,我有幸到西柏坡参观,终于解开了这两个谜团.  相似文献   

18.
1948年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大决战的前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和中共中央机关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这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奠定了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大局.西柏坡,这个原本并不知名的北方小山村,作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此成为名扬天下的革命圣地.而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和平解放与发展是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团结的伟大结晶。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香山时期电报手稿"的展览中,陈列着一封毛泽东关于新疆问题复彭德怀的电报。这封电报不仅呈现了新疆和平解放背后的故事,更体现了毛泽东在香山时期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63周年纪念日。1949年春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从此,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新征程。60多年来,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一直鼓舞着石家庄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