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偶翻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一则启事让我生发类似问题的联想。就在该报创刊的第四天,即1946年5月19日头版报眼位置,便刊登了这样一则《边区政府重要启事》,启事称: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偶翻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一则启事让我生发类似问题的联想。就在该报创刊的第四天,即1946年5月19日头版报眼位置,便刊登了这样一则《边区政府重要启事》,启事称: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成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隶属中共中央。《人民日报》的前身——华北《人民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抗敌报》等,分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以及北方局在1949年8月以前的机关报。由此来看,《人民日报》及其报系中的报纸,与中共中央华北局,并上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有着一脉相承的组织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现在使用的报头是毛泽东于1948年夏初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前夕题写的。这个报头写得飘洒灵动,是毛泽东所书“毛体”向成熟期过渡的代表作之一。再将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前溯,可以发现,自解放战争渐渐接近全国胜利时,毛泽东的书法亦有相当明显的变化。创刊于1946年5月15日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第一个“毛体”报头,是集字而成的。当时,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在石家庄创办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张磐石任总编辑。从决定办报到印出创刊号,时间不足一个月。筹办期间,编辑部一方面电请远在延安的毛泽…  相似文献   

5.
现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报头,是毛泽东于1949年8月,在《人民日报》由中共华北局机关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之际题写的。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在此之前,他已先后两次题写过《人民日报》报头。第一次是在1946年5月。当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一张机关报,拟名《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时任中央局副书记的薄一波约请毛主席题写报名,毛主席说:“为什么不叫《人民日报》?”他觉得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名称,那样未免显得太死板俗套了。毛主席兴致勃勃地一连横写了五幅“人民日报”字样,并指定其中一幅…  相似文献   

6.
钱江 《党史文苑》2010,(4):29-31
在《人民日报》早期历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是不能被忘记的。他就是曾任华北人民日报社经理部主任,建国后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主持经理部工作的王友唐(1911—2005)。他从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6年5月15日创办之日起,长期主持人民日报社的财务和经营。他勤恳、正直,富有经营才干,为《人民日报》的创办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相似文献   

7.
报头又称"报眉",书写的是报纸的名称。建国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以为报纸题签的形式,表示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为报头题签最多的是毛泽东,仅为《人民日报》就先后题写过三次。 1946年4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版一份地方性机关报,便委托当时的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去请示毛泽东,希望给题一帧报头。开始,拟名为《晋冀鲁豫日报》,或名《太行日报》。毛泽东说:"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呢﹖"他觉得报纸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的名字。他润墨提笔,一连写出五幅横书的《人民日报》,并指着其中的一幅嘱咐道:"这个…  相似文献   

8.
公马改革     
《党课》2014,(17):122-122
1946年5月19日,也就是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的第五天,在一版报眼位置上刊出一则《边区政府重要启事》,公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对“公马”问题的决定。所谓“公马”就是军政首长所乘用的役马。也就是今天的“公车”。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以刘、邓为首长的晋冀鲁豫首脑机关,曾两度驻扎武安,1945年11月至1946年2月驻伯延、龙泉一带,1946年11月至1948年4月驻冶陶镇、三王村及其附近村庄。当年边区首长关心群众的事迹,党政军民鱼水相依的情景,至今老区人民仍记忆犹新,思情绵绵。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我党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第一大报纸,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风向标。谈及其诞生的历史,大都知道是当年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但对其更详尽的演变过程,人们所了解的可能不是很系统。一、《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会师里庄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长期被视为中国政治、社会走势的风向标,其影响力不言而喻。邓小平曾先后四次为《人民日报》题词,如1947年,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挥亳:“集中意志,集中力量全力击败蒋介石,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最后胜利!祝贺人民日报一周年”。《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时,邓小平又寄语:“向海外朋友问好!”足见他对这份报纸的厚爱与期许。  相似文献   

12.
正峥嵘岁月晋冀鲁豫边区1945年11月至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先后两次进驻武安,第一次进驻午汲、伯延、龙泉一带,第二次进驻冶陶。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机关驻武安冶陶期间,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领导下,先后召开了土地会议、华北财经会议和南征会议。土地会议补充和完善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共"七大"上,来自晋冀鲁豫边区的毛铎和何英才,分别以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的身份参会。二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经历,有过一些交往。1985年,《人民日报》载毛铎等四同志《何英才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文章,回顾了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凝结成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4.
正抗战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建政纲领在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改革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更是深受群众欢迎,也因而催生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边区政府新政策深入人心1941年7月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召开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上,先后原  相似文献   

15.
《盖平报》是中共盖平县委的机关报,筹办时期叫政治处机关报。(因当时党组织未公开,县委对外称政治处,故叫政治处机关报)创办于1946年2月,停刊于1946年3月底。《盖平报》为时虽短,但在当时,对党领导全县工作,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奸清  相似文献   

16.
武安与延安,一字之差,前者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巍巍太行山,东瞰广袤的华北平原,退可守进可攻,是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所在地,是边区革命中心。延安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两地相隔千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把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红色电波连两地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平汉战役,也称邯郸战役,是晋冀鲁豫军民粉碎国民党进犯解放区的重要战役,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对此十分关注。1945年10月,毛主席结束重庆谈判刚回到延安,就发电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是为着反对国民党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初,日军的疯狂破坏与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民众生活困苦,边区财政入不敷出,严重威胁着抗日根据地的生存。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裁减冗余人员,倡行精兵主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军队战斗力,缓解群众负担。精兵简政政策的推行,不仅在团结解放区军民度过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政权建设、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誉为"精兵简政的模范",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1948年6月的一天,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间农家院里,毛泽东在两张杂志大小的白纸上,一口气写下两组四行"人民日报"的题字。题字标志了20世纪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诞生。从《解放日报》的停刊到《人民日报》的创刊1947年3月初,面对国民党胡宗南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也因此停刊。从那以后,因为战事频繁,条件不允许,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现了一年多时间的  相似文献   

19.
钱江 《党史博览》2003,(2):37-39
1947年3月,在党的中央机关撤出延安的同时,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的创刊填补了《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现的一年多时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红色中华》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以后又改为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这份红色报刊在中央苏区到底出刊到何时?有些同志根据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出版的《红色中华》合订本提供的资料,断定《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只出刊到1934年10同3日,它在中央苏区的最后1期是第240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