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记者撰写的医疗卫生工作追踪采访记——《怎样走活这局棋》,已于上期刊出。文中提到,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矛盾,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办医形式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势头。本期继续发表的这三篇文章,介绍了沈阳市的医疗协作联合体,河北保定的脑血管医院和北京一家民办瘫痪康复医院的做法。读者从中可以看到,趋于“僵化”的医疗“棋局”,通过改革,大有走活的希望。当然,医疗体制的改革,还涉及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需要打开思路、大胆探索,锐意革新。本刊今后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办法。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机床工具工业公司经理叶干青平素不爱下棋,可对《棋经》却颇有研究。两年前——他走了一步“绝棋”:公司同企业脱钩,停收下属企业交纳管理费,发誓要把这个具有十几年历史的行政性公司,变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公司突然断了来钱路,引起职工的思想混乱,人心思走。但叶干青却振振有词地对职工讲起《棋经》:“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三年过去了,西安市机床工具工业公司不仅生存下来,而且逐步发展壮大,充满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下军棋,司令、军、师、旅、团、营……一级压一级,等级森严。下级如何举措,完全取决于敌我诸“上司”的布置。下象棋,则一扫等级观念,“车”也好,“士”也罢,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尽可依其自身特点发挥作用。“卒”虽小却可杀“车”,“帅”虽大亦难免“御驾亲征”。军棋“死”,象棋“活”这恐怕是更多的人偏爱后者的主要原因。两种不同的棋规,使我联想到了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4.
九江一棉纺织有限公司是一个有77年历史的老企业,具有重视青工教育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期以后,该公司把做好后进和失足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作为青工教育的重点,取得突出成绩,受到中组部和江西省委领导的赞扬。近几年来,该公司又适时推出了一项新的举措——青工“四有”达标活动,不仅使青工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而且走活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盘棋。  相似文献   

5.
唐卫彬  廖君  熊琦 《瞭望》2021,(14):41-45
“我还想再多活几年,活到一百岁,好好看看我们这个社会能发展成什么样。”“作为医护人员,最开始看着空空荡荡的病房也不适应,转念一想,这说明生病的人少了,一下子就开心起来。”“能想到最勇敢的事,其实是向前走,人间最宝贵的,是希望啊。”  相似文献   

6.
“举什么样的旗怎样举”、“走什么样的路怎样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历来备受无产阶级政党所关注。尤其是在历史转折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高放同志,应我校邀请,于九月二日和四日,先后以“社会主义改革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为题,向我校全体教师、干部和学员作了两次学术报告。 他在“社会主义改革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报告中,集中论述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社会国家要进行改革;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改革要以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其中许多基本  相似文献   

8.
郑文宝 《学理论》2008,(7):55-56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所做的报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云成 《求知》2007,(11):27-2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要问题。报告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用近3000字的篇幅专题论述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六大任务.既有明确目标,又有具体举措,这是我印象中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将民生问题独立成章。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总结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这个基本结论作为“总要求”明确规定下来。反映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化,说明我们已经正确认识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过去僵化模式的矛盾,并决心用改革的方法,改变过去照搬苏联模式的作法,改革那种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和若干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固有观念,揭示了改革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纲领性  相似文献   

11.
今年九月,上海市工业党委举办了两期局级干部《增强党性读书班》,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一)进一步认清了改革形势。学习前,一些同志认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改革走了弯路,当前的改革处在“停顿”状态;有的干部存在着“难、怕、等”的思想。通过学习,许多同志认识到,应该全面、准确地估计形势。既要充分肯定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我国经济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部是与改革分不开的。不少同志说,去年第四季度是“难忘的四季度”。改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僵化模式的计划体制开始改变;物价体系改革迈出了坚定的步子;市场进一步搞活了,农轻重更加协调发展了;工农业生产连续几年稳定增长;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实现根本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当前形势确实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总之,改革给经济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12.
一2 0年前 ,我国东南沿海诞生了深圳等四个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在为“试验场”取名时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 :“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 ,要你们自己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但怎么改 ,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邓小平的改革战略部署中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这步棋绝不仅仅是为了特区自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特区先行一步 ,由点带面 ,推广全国。深圳等经济特区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担当起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积累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主要科学地阐明了两个问题: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明白地向人们昭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进行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的观念怎么转变?有哪些观念需要破除或进一步破除?有哪些观念需要树立或进一步树立?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引导者、“领头羊”。如果这支队伍对自身观念转变的问题都一片茫然,“以己之昏昏”很难使别人“昭昭”起来。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来看,要从“政治方面的政治”的观念向“经济方面的政治”的观念转变。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于是就改革,就开放,就大力吸收一切有利…  相似文献   

15.
任何改革都是"痛"的,因此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河南粮改之所以把一盘死棋走活,走通了,关键在于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消化改革之痛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近读报刊,发现有不少文章把“听话”也列入“守旧”的旧观念中去了,说“听话”是缺乏魄力,没有主见的一种表现,属于“顺从型”、“平庸之辈”。“听话”果真有这么多不是吗?以我之见,并非如此。当然,听话首先要看听的什么样的话,也就是听的错话还是对话;并且,是不是仅仅局限在“听话”上,能不能在“听话”的前  相似文献   

17.
去年2月初的一天中午,我在某市准备乘汽车回家,在汽车站附近的天桥上被两个卖假发票的缠上了:“什么样的都有,章印齐全,报销的时住什么破绽也看不出。”这类人以前已碰到过不少了,是很不好葱的。于是我便来个“千句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招式。还真灵,他们跟着我没走几步就死心了。到了车站,一个同乡老大爷在向众人哭诉。也夫在天桥上,他遭到了买假发票的算计。那两个家伙竞硬拉着他不让走。没奈何,亿便“慷慨”起来:“发票我不要,也没地方报销,白送你们5元算了。”一个拿了5免走了,可另一个还拉着记不放。没法子,又给了5元…  相似文献   

18.
扭亏从企业内部着眼来自甘肃扭亏企业的启示●孙志平亏损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是人们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甘肃有一批亏损国有企业眼睛向内,变观念、转机制、抓管理,“死”而复“活”,成功地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的跨越。扭亏先要扭观念深入扭亏企业采访,干...  相似文献   

19.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要求。企业是承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主体,是深化改革中诸多矛盾的交汇点,努力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深化改革,需要正确的思想保证和观念引导。同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一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我们不仅要引导群众破除计划经济和粗放经营时形成的旧观念,而且要转变习惯于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过时观念,使思想认识跟上发展变化的改革形势。在  相似文献   

20.
琼升  罗苹 《瞭望》1996,(42)
云南在中华饮食极品大观园中有个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牌——宣威火腿。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这种以往大多只是农民自用或被用来赠送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竟牵一发而动全身,唤醒了宣威近120万农民的商品意识,带活了生猪养殖、加工、流通乃至农村经济的整盘棋。 吕则富也许是宣威第一个对火腿工艺发生兴趣并意识到其“含金量”的农民。1986年他用自己的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