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结合本地实际,从农民最关心和最容易取得成效的地方抓起,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齐心协力,循序推进,才能尽快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
按照《海东地区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化隆县结合县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开展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把握全省发展大局作出的决策部署。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在分析总结去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试点市县一定要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与城市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机会;必须在增加支农资金、小城镇建设、土地流转方式、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对农民加强扶持、引导、激励,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激发其建设新农村的动力,发挥其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立足区情,进一步理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一要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合理制定规划;二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健全工作机制;三要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发动,形成共建合力。其次,应统筹兼顾,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强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项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从农业和农村工作角度讲,当前和今后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确定的发展方向,是指引我们行动的纲领和总方针,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相似文献   

7.
<正>切实加强学习教育、持续开展正风肃纪、选优干部配强班子、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强化制度建设……各地推出扎扎实实的措施,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召开后,我省各级党员干部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近段时间来,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表示,在思想上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正着力在行动上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细化明确目标任务,力求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抓实抓具体。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实现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目标,必须统筹兼顾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一是政策推动增收。要用足用活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以及项目扶贫等政策,推动农民增收。二是调整驱动增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要坚持市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三是龙头牵动增收。要针对…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各地各单位已经全面启动创先争优活动。在活动开展的领导组织方面,从各地州市、省直机关、高校、国企、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司法、财政、卫生等部门和单位的情况来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动员,组织领导迅速有力,基本上确保了活动参加单位、参加对象的全覆盖。各级党组织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抽调专门力量及时组建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带头研究工作,带头参加活动,亲自动员部署,从而带动了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实际,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来。为此本文提出应从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着力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强化基础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等八个方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可谓千头万绪,因而要使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根本性地改变农村面貌,就要从全局着眼,从实事入手。针对中国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应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化的经营方式,需要先进的农科技术和信息化的现代物流,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出路山西省柳林县高家沟乡红枣年总产量正常年景是900万公斤。从全乡来看,有信息…  相似文献   

12.
发展设施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结合河谷实际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应该做到:抓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设施农业发展;抓科技,以先进技术支撑设施农业发展;抓市场,以良好收益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抓服务,以良好环境保障设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工农乡党委、乡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同时,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固地制宜地发挥自身优势.扎实有效地推动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4.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全面部署。当前,如何积极、扎实、有效地推进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尤其需要通过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增强新农村发展的活力。一、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而农村改革又发端于土地承包。土地承包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和整个经济的繁荣。实践证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经过调查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和重视。一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问题:二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四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问题;五是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阳日镇位于神农架林区东部,国土面积259.87平方公里(含国有林场),现有人口1.2万。境内气候温暖,表现为北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平均海拔1100米,素有林区的“小江南”之称;镇域山场辽阔,绿色产业已形成规模,茶叶、板栗呈带状分布于公路两侧;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磷矿、硅矿、锰矿、镁矿,采矿业逐步走向成熟。阳日镇以生产发展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洪丽 《求实》2006,(Z3):242-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勇于借鉴前人,又善于锐意创新的宏伟气魄,将引领我们在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之兴  赖路成 《求实》2007,(9):84-87
农村社会事业是为安定农民生活、协调农村人际关系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村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过去一段时期,社会事业是发展的"短腿",而农村的社会事业则是"短腿中的短腿"。为此,必须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把农村卫生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手段,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社会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有农村内部完成的任务,又有农村外部应做好的事情。文章从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等七方面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