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春是位高三的学生,正面临高考,可一段时间以来他痛苦不堪。“我发现我在阅读上出现了一种可怕的语言障碍:一个人的阅读是需要在心中默念的,而当我拿起一篇文章或一份试卷开始看时,眼瞅着第一行的前几个字就是读不动。虽然我心里明白那几个字是什么,却无论如何读不下去,进行不下去,越着急越坏事。我的语言中枢好像瘫痪了。上学期我就出现了这种毛病,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对付它。现在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快要疯了!”他患的是强迫症。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譬如要回报社会等等。爱读书,读好书我于1940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祖父当年从广东梅县被"卖猪仔"卖到印尼做苦工谋生。父亲从店员起家,后来自己开商店成为东主,建立起小康之家。当时的印尼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政协》是一本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刊物,它不仅宗旨明确,而且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色彩、见解独到的实用性,又有知识性与趣味性,适宜各界别和各阶层人士阅读。我个人对它更是爱不释手,几乎每册到手的杂志都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有些文章则是反复阅读,越读体会越深,颇具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不敢肯定,若非遭遇病瘫于床的厄运,是否会喜欢阅读,我敢肯定的是,在卧榻的11年来,一直到现在,我都那样喜欢阅读,沉浸其中。我还敢肯定的是,将来,不管情况如何变化,我必将一如既往地喜欢阅读。我读的东西非常杂。刚开始,是条件造成的。那时,刚瘫倒于床,生活在偏僻的小乡村里,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处获得书刊读。所以,能够拿到什么便读什么,废旧的报刊,  相似文献   

5.
侯松平 《黄埔》2013,(3):9-10
由于我的父亲侯炳垚先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我——便与黄埔有了"血缘",一辈子与黄埔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埔精神是什么?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了她的核心——爱国。因为爱国,在全国抗战烽火连天的1938年,为抗击日寇,正在洛阳读高中的父亲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父亲毕业后跟随部队在抗日战场上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我看黄埔精神,真了不起!为了国家,她可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18年,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思,身为女儿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因为看到父亲的付出是对北京发展有意义的,才使得我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我的父亲林海涵,1995年加入北京市政协,是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共履职18年。父亲在2012年末退任后,任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高级顾问。父亲初当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我们三姐妹,当时刚刚入读香港大学的我对"政协"还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8.
黎耀成 《政策》2010,(3):60-60
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名著《我的人生感悟》,颇受启发。写了几句,聊作解读罢。 生活是一道多元方程,需要用缜密的头脑、从容的心态、敏捷的思维来求解。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智者越读越聪明,愚者越读越糊涂。生活是一台巨型电脑,鼠标就掌在您的手里,丰富多彩的内容任您点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8期上我读了雷小建写的《受骗上当的滋味》一文,作为《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又是一个听力残疾人,我愿与雷小建说几句话。你认为,价钱涨了,《中国残疾人》,肯定有新的内容出现在面前,元月15日接到刊物后,就大失所望,暗叫“上当了!“,小建同志,你上了什么当?我一看到1999年《中国残疾人》第一期就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越读越爱读,以至第二期到第十二期,我越读越感觉到刊物的分量沉甸甸的,10月初,我就早早去邮局订阅了2000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而你,需要的却是一本  相似文献   

10.
原以为大凡芳香只有去嗅去尝才可获得 ,后来发现也不尽然 ,尤其属于香标极至的东西 ,仅凭嗅味二觉是不够的 ,譬于书香只有付诸视觉才能感知。对于书的痴迷可以追溯到少小年代。六十年代中期我正在读小学 ,记得首先接触的课外读物就是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 ,这为后来阅读原著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文革”前父亲藏书大概有七八百册 ,多属文史类的 ,古今中外的都有。“文革”开始后在外地教书的父亲特意赶回将书籍全部封存起来 ,并郑重警告我不得再动 ,否则打断我的腿。我大惑不解 ,又不敢多问 ,心说等你回去上班就由不得你了 ,因…  相似文献   

11.
吴忠溪 《中国保安》2004,(24):49-49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文强 《春秋》2009,(5):49-52
读史在于化气为何?我的父亲是湖南高级师范学校和日本法学专门学校的高材生.他爱好文史哲。我从10岁左右即在他的书房接受历史教育。为了便于对我与胞弟文健的课读.父亲在书房里加了一张八仙桌。父亲研读二十四史,时常在书眉上朱批作注,或圈圈点点,显得十分投入,一连几小时却无倦意。  相似文献   

13.
佟金亮 《半月谈》2020,(9):31-32
从小我就喜欢书,父亲看书,我也趴在跟前看。那时我只知道,父亲常看的那本书有三个字,中间一个是“月”字。慢慢地,我知道那本书的名字叫《半月谈》。起初,我读不进《半月谈》。我一直想,编杂志的人怎么能绞尽脑汁编出这么深奥的内容?《综述:企业改革新走向》《步入市场经济新轨道》《第二季度国际形式综述》《气象与农业》……这勾起我的好奇心。那些文章如有魔力,吸引我翻阅。而父亲仿佛无所不知,凡是我看不懂的地方都一一解答。有了父亲的解读,渐渐地,我喜欢上《半月谈》。  相似文献   

14.
父亲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庄。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走在那坎坷的路上,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读山,便是读父亲。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呆板而平淡的,农村的生活是艰苦而紧张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大球走向田野,走出了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等父亲的锄锹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张银…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于封建的农村家庭,父亲一生喜读诗书,母亲在我前清"举人"外祖父的规教下品性贤淑,常以外祖父教她的古典诗书诵教于我,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诗文了。我舅  相似文献   

16.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能改变人的形象”,“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严,修辞使人善辩,逻辑使人谨严;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这里所提到的伦理和逻辑都属于哲学,我觉得读哲学书不仅使人庄严和深刻,更重要的还在于:哲学使人深刻。小学时,我凭借《新华字典》和《汉语成语小词典》,读懂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给了我无限乐趣。上初中后,我读书的视野不断扩大。从文学作品开始转向读评论文章、理论文章,尤其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开始阅读哲学书籍,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  相似文献   

18.
九旬老人张彦(资深记者、作家)给我寄来纪念他父亲张寔父逝世60周年的书——一本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小书。我一边读,一边享受、赞美,同时又感触非凡。  相似文献   

19.
我与书院     
正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留下这样一段话:文人终其一生要奋斗的,就是要给老家建个图书馆。祝贺您完成了一桩心愿,一件盛事,您将激发霍城的孩子们像您一样走出去,世界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父亲是一个书迷。他虽是职业医生,但是,喜欢阅读文学和人文学科著作。尤其他特别热衷于收藏不同语种的各类书籍。母亲自然也喜欢阅读父亲收藏的文学  相似文献   

20.
梅山 《春秋》2014,(6):23-27
正1923年11月26日,我出生于山东青岛,家有姐妹7人,我排行第五,取名刘文懿,后改名为梅山(曾化名刘毅)。父亲刘延业、母亲杨梦恩都是沧口大枣园村居民。我的父亲刘延业思想开明,在当地较早接受了辛亥革命新思潮,剪了辫子,剃了胡须。在我6岁的时候,父亲按照当时最时兴的先进教育理念,把我送进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幼稚园,接受学前教育。独闯北平寻找组织1940年夏,我已经转到文德女中读高一。受二姐杨真的影响,我独自去北京找党。听说小学的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