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的法则     
早听说现在的小孩儿都是“小人精”,一直不以为然,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觉得这话还真是不假。4岁的女儿一直是姥姥带着的,每个周末,我们带她去看奶奶。上周在奶奶家表姐问她:“阳阳,奶奶好还是姥姥好?”“都好。”“不行,只能选一个。”“奶奶好。”说得奶奶大乐。我不平,回到家,姥姥把她抱在怀里时,我问“阳阳,奶奶好还是姥姥好?”“都好。”“不行,只能选一个。”“姥姥好。”我大脑飞速思考,实在想不出哪个动画片里教过这招见风使舵。因为搬家,女儿转了幼儿园,仍是中班,环境却是新的。第一天回到家,她仰着小脸很认真地说:“妈妈,明天你…  相似文献   

2.
茶人     
正《红楼梦》中的妙玉可算一个茶人。栊翠庵品茶一章,活脱地描写出她的清高孤傲,也写出她对茶艺的精通。贾母带了刘姥姥及众人到庵里,便要吃茶。"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书中写到的茶器,除了贾母的精致茶器外,给众人用的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而贾母所用的成窑茶盅,也只因递给了刘姥姥吃过一口,妙玉便嫌脏不要了。以后,她拉了宝钗、黛  相似文献   

3.
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红帮裁缝”,“红帮裁缝”是宁波入的骄傲和光荣。昔日宁波人到外地谋生,多数当裁缝、厨师、木匠。他们以剪刀、厨刀、刨刀创世界。后来,这“三把刀”又派生出本帮裁缝(又名白帮裁缝)和红帮裁缝;本帮木匠和红帮木匠;本地厨头和红帮铜匠等。  相似文献   

4.
她出生在美国东部密西西比的一个偏僻小镇,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并没有结过婚,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分手了.她的姑妈给她取名叫"orpan"--旧约圣经"路得记"里一个卑微女人的名字.她被扔给了外祖母照顾,半文盲的外祖母自创"象形法"教她认字.  相似文献   

5.
一天回家,远远地看到女邻居和她的小女儿站在楼门口,天寒地冻的日子,母女俩穿得都多,小女孩更像一个棉球,圆滚滚的,扬脸向妈妈要求什么。近了才听明白,是女孩要按门铃。那妈妈说,家里没有人,按门铃也没有人开。小女孩扭捏着。我抱起她,“来,按阿姨家的门铃,有姥姥在家。”回家的时候,我也喜欢按门铃。听到的准是母亲的一声儿“喂———”,我知道她没事儿,这一天平平安安的。我说:“妈———是我———”门便在八楼之上母亲的遥控下“嗒”地一声开了。冬天的时候尤其不喜欢站在外面找钥匙。听到母亲的一声“喂”心中便会温暖…  相似文献   

6.
小城     
邵文静 《新青年》2023,(12):56-57
<正>“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的《乡愁》如是说。对我而言,乡愁是年过九旬的姥姥和一个不大的小城,姥姥生活在小城之中。  相似文献   

7.
一场雨过,M城的木棉,倏忽间,绽开了枝头. 她独自走在街头,路边的商店充斥着流行音乐的喧闹,她却陷在回忆的泥沼里,黯然神伤. 三年前,也是那样一个木棉开满天空的季节.在C城,她遇见了他. 那个周末的傍晚,她的舍友说,大家一起去西门那间新开的小吃店试吃吧. 来到这间新开的叫做"晚晴"的小店,立马被它诗意的店名所吸引.走到店内,干净清爽,虽然窄小,却跟周围嘈杂肮脏的小店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悉尼之美     
正此前无数次听人说悉尼,也无数次在心目中构筑悉尼的样子,以为对它很了解了,可在飞机降落的时候,我还是被电到了。下面的住宅,有一房必有一树,而且树比房高。因此看上去,不知是房屋群中有树,还是树丛之中有房屋。落地之后,想去拍时,却怎么也拍不到。或许真正的美景,不是用来拍的;而那些用来拍的所谓美景,又不可能真好。建筑第一要紧的,是有用。有用来自  相似文献   

9.
自卖自夸、自我吹嘘 一家美容院挂了一块广告牌:“请不要同刚刚走出本院的女人调情。她或许就是你的外祖母。”如此离奇、夸张的自吹自擂,够玄乎吧?但是由于其中的幽默效果,没有让人反感,反而具有某种亲近感、人情味。举世闻名的西门子公司在做产品质量广告时只一句话:“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都闲得无聊。”  相似文献   

10.
黄酒与酒具     
正我家过去保留了一整套酒具,专门为绍兴黄酒温酒的酒壶、酒碗等。民国时期,我的外祖父原是在江阴城内开设制造黄酒的酒坊的,酒坊名字叫"杜康"。外祖父在解放初期病逝了。在上世纪50年代末,外祖母居住在我家,她喜欢喝黄酒,便从老家带来这一套酒具。那时候,家里时常买来整坛的黄酒,父亲与外祖母时常在饭前举杯小酌,一壶酒即泡在热水中。我记得,外祖母还经常将核桃仁捣碎,放入黄酒中,据说可有滋补之效。她喝黄酒时,也常常让我也来尝一口。黄酒度数低,小孩子喝了也不至于喝醉。直至上世纪60年代初,外祖母又回到上海,家中  相似文献   

11.
量体裁衣     
明嘉靖年间,京师有位裁缝远近闻名,经手所制做的衣服,非常合体。有一次,御史让他裁一件圆领施子,裁缝跪而问道:“不知大人当御史有几年?”御史怪他问得离奇,便回答道:“做衣服问这些干什么?”裁缝说:“年轻人初做大官,意气风发,必挺胸凸肚的,故衣服应后短前长;如果是中年人,经过官场几年历练,意气稍平,衣服便要前后一般长短;若做官时间长了,内心谦和,常低头沉思,做他的衣服则要前短后长了。如果不知做官几年,做出来的衣服便不会合体的。”量体裁衣@程雯  相似文献   

12.
天堂之门     
瀑瀑安 《新青年》2005,(12):16-17
安若满脸疲惫,凌乱的头发在脑后扎成了一个不成形的髻,脸颊上有因干燥而出现的白色小屑。她拉开咖啡色沉重的雕花大门,把“正在营业”的牌子歪歪地挂在一旁,“轰”的一声门关上了,她颓败地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望着门上嵌入的十字架的玻璃,不禁潸然泪下,那是端木为她设计的门,他说,“推开门,里面便是天堂。”是的,这里曾经是天堂,是她和端木的天堂,可如今端木走了,于是天堂也跟着他一起走了。夜幕已经降临,到处是灯红酒绿,人来人往。恍惚间,安若看见对面有一个穿白衬衣的男人走进“Heavenbar”,然后又走了出来。她嘲笑似地扯了扯嘴角,这个城市…  相似文献   

13.
怀念姥姥     
东北人习惯把外婆叫成姥姥,并且认为这样叫更亲切.我也如此认为,"姥姥"两个字还未写出,一种既温润又痛苦的感情就又如冰山浮向海面一样涌上心头,因为我亲爱的姥姥刚刚辞世.她的离去,使我失去了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相似文献   

14.
1964年,我出生在天津市和平区的一个妇产医院里,当时母亲身边只有她的三妹,父亲在北京的空军部队里工作,由于工作繁畦,没能在她身旁陪护。后来,父亲给我取名燕津,“燕”代表北京,“津”代表天津,以此作为纪念。童年的记忆是朦朦胧胧的,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太姥姥逝世。  相似文献   

15.
记得姥姥屋里的床头有一个小箩筐,艰面有线板、顶针、剪刀等女红用品.线板是木板,一个连续的葫芦型,凹处缠线,凸起把各色线分开,顶端有一个小塞子,打开里面是空的,可以放缝针;顶针是黄铜顶针;剪刀则是张小泉铁剪刀,只有3寸大小,磨得尤光的.姥姥每次用它剪线头毛都会说,到底是张小泉的啊,线又一剪就掉,省得杠叽(反复剪).  相似文献   

16.
姥姥     
陈华 《新青年》2007,(1):8-9
姥姥不是妈妈,却给了我无边的母爱。她也不是母亲的母亲,她在40岁那年才抱养了母亲,因为,她一生不曾生育过。为这,姥爷背着她在外面又娶了妻并且生了二男一女3个孩子,还一直守着那边的妻儿过了一辈子,一直到死。而姥姥从26岁姥爷离开家门到88岁去世,自己生活了62年。母亲生下我  相似文献   

17.
孩子3岁,在广场的喷水池边玩,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喝一瓶橙汁,他对妈妈说:“我也要喝。”母亲看着玩得正开心的孩子说:“那你在这儿玩,不要走开。”孩子甜甜地答应了一声,又欢快地玩起了喷泉。母亲到广场边缘的小店里购买饮料回来,只是5分钟,孩子不见了。她大声叫着孩子的名字,发疯似地找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却一无所获。她的丈夫、亲戚朋友全部赶来了,他们向广场上的每一个人询问。所有信息都证明,孩子失踪了。第三天,有个好心人告诉孩子的家人一条线索,当时有两女一男抱着一个哭泣的孩子快速地离开了广场,好心人记忆当中的那个孩子的着…  相似文献   

18.
“‘哲学’说的是希腊话”①。作为一个古希腊词,“哲学”原本指称希腊哲人关于宇宙、灵魂、人生、社会和关于“存在本身”的理性探索,而整个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是希腊哲学的正宗继承者。与长期以来西方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扩张力相一致,世界哲学长期以来也是以源自希腊的西方哲学作为范本,即使是在分析各国哲学的独有“特征”时,也必须使用现在已几乎摆脱不掉的西方哲学的语言和范畴。在此顺便可以提到,我们至少从“五·四”以来,就开始用刻板化了的黑格尔主义套式来硬性切割和拼接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用原本属于近…  相似文献   

19.
兄弟姐妹8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类人,再加上别人总说“小秋在这些孩子中长得最丑”,让她感到非常自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去看杂技。她也闹着要去,父亲很不高兴地答应了。但她没有看出来,仍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后面。看完杂技,父亲买了两块西瓜发给两个妹妹。父亲是铁路职工,每月工资50多元,应该不差她的那一块西瓜钱。她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能跟着去玩就满足了,也没表示不同意见。但回到家后,父亲竟然笑着对她说:“小秋,告诉你妈妈,西瓜甜不甜?”…  相似文献   

20.
当你走近悉尼,无论是站在山头或者是平地,从任何一个视角放眼望去,都像一幅构图精巧、层次分明、色彩绚丽的风景画。   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首府,也是 18世纪末英殖民者最早登陆澳洲植物湾的所在地,由于它拥有第一流的天然良港,早已成为南太平洋海上的交通枢纽和澳洲的经济重镇。加上它终年风和日丽,又从未经历过战争和天灾的破坏,当你徜徉在绿树掩映的大街小巷或草坪花圃间,似乎连空气也弥漫着一股平和闲适的气氛。   在悉尼 4076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多万移民。虽然他们彼此种族肤色不同,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