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要素。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文化遗产蕴涵着长城精神和深厚的长城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实现长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融合,必须拓展长城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推进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发挥长城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长城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变化,开展丰富实践活动,促进长城文化与长城精神的教育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期许,是党和国家共同的奋斗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整合价值、引领价值和协调价值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契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可能。因此,从共识凝聚、主体关照、观念教育等三个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引领我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难题,破解我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提出的科学理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人与自然是命运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内容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其时代价值在于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实践指南;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人民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的关键词,也是阐释中国共产党权力观的关键视角。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权力观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同时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权力观在新时代实现的守正创新,还蕴含着对西方政治权力观的批判性参照和借鉴。只有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人民主体向度和价值旨归,从人民性出发来确立权力运行的合法性依据,才能找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权力观的初心与使命。从人民美好生活的视角来落实和践行权力的人民性主旨,就是要努力使权力运行过程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最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普惠式供给过程: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的政治权利诉求,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人民生活境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人民生态权益。  相似文献   

5.
刘明  郭世杰 《实事求是》2022,(5):106-112
美好新疆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美好愿景,是党和国家根据新疆发展实际并与全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统一的战略布局。新时代的十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新疆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创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新疆各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的润滑剂。由此,加强文化润疆与美好新疆的互动共生关系,不仅是建设美好新疆的重要精神基石,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是一种发展性、多样性、共享性的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内生动力和评价依据。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之基,中华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为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提供了发展基础,而物化境遇和分层分化的精神生活需要转型堕距不可忽视。科学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内涵意蕴为破解精神生活需要转型堕距提供理论路向,核心在于把握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的总体性内涵和实现由注重"现实驱动"到"现实驱动——思想引领"思维方式转变。在剖析发展基点和科学理解内涵意蕴基础上,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开辟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路径。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文章在澄清美好生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探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民美好生活的三个融通点来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关涉人民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班集体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单元,新时代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重心下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班集体的内涵定位发生变化,建设内容也不断扩展。加强班集体建设要从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发挥新时代班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的需要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不仅人民的经济需求由原来的基本生活满足型转向综合发展型、富裕提升型,而且人民在政治生活上对民主法治的需求、在文化生活上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在社会生活上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在生态文明方面对优美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我们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维度去全面认识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内涵,并探索通过加强领导、更新理念、健全制度、创新举措等方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同时也面临新时代的新挑战,红色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红色精神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既要重视教师、科研团队的作用,又要重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融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双不"表征,即地域不平衡、院校之间不平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价值观引导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配备不充分、建构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力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建设不充分,亟待从思想遵循、抓住根本、突出重点、顶层设计等四个维度发力,以此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量提质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鑫权 《学习论坛》2022,(5):114-121
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之际,立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与精神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论述。这一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活生产理论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为实践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意涵。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资源,红色文化具备较强的直接现实性和思政育人功能,可以有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拔擢与提升。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耦合性。红色文化可以在教学价值、德育价值以及精神价值的三维向度中,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实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在筑牢理论育人基础、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建设网络新媒体矩阵的路径选择中,有机融入红色文化以期实现其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为最终价值依归、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时代方位、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使命,分别构成新时代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加强内容结构完整化、形式载体多样化、方式方法差别化、制度机制体系化、实施策略科学化、警示效应长效化等"六化"建设,避免"看客"心态,防止"解脱"效应,是推动新时代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继续向前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黄大年精神生动诠释了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深刻彰显了勇于担当的奋斗意志,传承弘扬了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集中体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具有深刻、独特的育人价值。将黄大年精神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要求、现实需要和价值所向,需要注重四个融入,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融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语境下,红色文化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体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指引方向、创造条件。从认同、自觉、保护、传播、教育、创新等方面寻求红色文化与党的政治建设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协同发展之道,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时代内涵,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参与的行动前提、内容供给的现实基础和积极体验的内在本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落实育人使命、提升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对于明确发展方向、增强改革动力从而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农村各项事业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任务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现实问题,必须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准确定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主体培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探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相衔接、与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相同步、与教育培训工作相配合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文丰安 《探索》2023,(4):151-16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包含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方面,这是共同富裕整体性概念中的多维表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为坐标,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及理想追求。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中汲取智慧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探寻理论之源,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辛探索不断追求理论创新。从“国家—社会—群众”的框架来看,现阶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面临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性不强、人民美好物质需要与社会精神供给不对称、群众理论认知与可行能力匹配度低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协同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文化领域改革和文化产品创新;传承文化底蕴,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