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惠 《理论视野》2012,(8):52-54
中国的政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一切西方国家,乃在于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发展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维系中央集权的有三大骨干制度:官僚制度、中央决策制度、社会管理制度,这三大制度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体,其中的利弊得失,正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质所在,也值得当今的政治学研究者深思。  相似文献   

2.
普京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政治行动,加强了中央政府及总统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力、影响力,形成了总统集权、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强化了所谓的“可控民主”。这些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那么“可控民主”从何而来?对俄罗斯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徐皓 《学理论》2013,(9):143-144
明朝建立后,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权高度集中。朱元璋废除丞相及中书省后,六部分理天下庶务,户部权力远过以往各代,真正成为管理国家财政、经济的最高机构。但朱元璋却颁布了一条诏令,即苏松江浙人不得官户部。以经济因素、社会地域势力、南人北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了保持地域间的平衡而在政治体制上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压制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统计户部官员的任职情况,研究户部选官的地域性限制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价值是文化的灵魂.文化价值决定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特征、变迁和发展方向.异质性和同构性是文化价值的两个根本属性.文化价值的异质性决定了不同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文化价值的同构性决定了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可以互相借鉴.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文化价值出发,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体制,但可以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打造能够关住权力,尤其是执政党权力的笼子.要关住权力必须真正实行有限政治、票决政治、阳光政治和法治政治.  相似文献   

5.
沈义贞 《民主》2011,(7):44-46
一、江苏文化的差异性、辐射性与整合性江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内在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即在哲学上崇尚天人合一,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体制上推行中央集权制,在民族性格上均具有勤劳、善良、和平、守法、尚鬼神、敬祖先、尊道德、保守、自安、知足常乐、安命不争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组建,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通过国家生活的程序和政治体制机制的运行,有成效地推动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事业的飞速发展。 一、政治体制机制的运行程序 就我们国家的政权建设而言,构成政治体制机制的党组织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社会基层组织,都有着各自的职能。这些组织的职能的行使,应按国家宪法规定的程序运行;各个组织行使职能而形成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对政治体制这一概念的内涵做了较为系统的再思考,提出了对政治体制含义的一种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它的诞生以及在其后的建设中,列宁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关于如何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一些重要论述,至今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在组织上的体现,是无产阶级赖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作用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因此,这一政治体制就其组织结构来说:“不能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即不可能是由单纯的国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人们往往把资本主义国家(这里特指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和三权分立制理想化,似乎只有资本主义国家的那套政治体制才是民主政治和权力制衡的理想模式。笔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它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0.
陈胜强 《学理论》2010,(6):33-35
政治体制是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或人民通过一定方式组织国家政权以实现政治统治目的的重要手段,任何政治体制都有其基本原则,它们为该政治体制的有序、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或源泉。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德治——人治主义和一元集权,它们对中国影响长远的“尚权”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深刻认识传统政治体制的糟粕与负面影响,对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早已盲目自大,容不下任何异己的政治体制,极力在全球推销自己的民主和自由。美国成为目前霸权地位的缘由,并分析了它的政治体制上的基因缺陷,其根本原因是个人既得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的矛盾,以及个人放任式的自由与国家健康高效发展的矛盾所致。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从权力结构的特点、变化和发展看,可分为四个时期:高度中央集权政治的时期,集权型政治的时期,初级民主政治与集中型政治相结合的时期,比较完善的民主型政治体制。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三个时期,即目前实行的是集中型政治。实行这种政治既是社会条件决定的,又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但其弊端还很多。我们必须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目标适时地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为此作者谈了以下几点体会。1.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进一步提高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威,是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治理腐败是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正>印度的经济崛起,之所以非常缓慢(尤其和中国相比),很大程度在于其缺乏中央集权的传统。因为,在相对成功的治理之下,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投射到经济上,就会变成高投资(良好的基建),这是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后发国家快速崛起的高效路径。其实,印度也是有过中央集权的。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印度的孔雀王朝开始崛起,这个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少有的中央集权王朝。不过,当时还处在奴隶时代,而不是自耕农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都无一例外地形成了高度集权、党政不分、党群不分的政治体制。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专制传统深厚,以及革命胜利后的特殊历史条件等原因外,由列宁所提出的、斯大林加以系统化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不能不说是这种高度集权政治体制形成的理论资源。根据这一理  相似文献   

15.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熊希龄曾入主内阁,在地方制度上提出采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实行中央集权的施政纲领,对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17年至1926年,他改变立场,极力主张联邦制,20年代还汲汲于实际活动.熊希龄思想的变化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典型地反映了立宪党人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性格.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管理的形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它是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而是我国具体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调节与发展。第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明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管理原则,这就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它是我们党在夺取政权后按照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建立起来的。但是在政治体制上,长期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也沿用了革命战争时期军事体制的某些做法,因而形成了一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切方面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由于这种政治体  相似文献   

17.
李彦峰 《学理论》2009,(32):11-12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和日本,正处于近代化和大变革的前夕。两国在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具有很多的共同性。同时,由于各自历史的独特性,两国的国情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央集权的程度、文化背景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程度这三个方面。正是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近代化进程的成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了列强的行列,而中国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是无党制吗? 一提起多党制,人们往往认为这只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政治体制,而一党制只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我国出版的辞书和政治学书籍大都是这样解释的。试举手边的几种出版物为例。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把“多党制”解释为“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并立  相似文献   

19.
作为拥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法国始终面临着如何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地方分权改革,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重视对政体问题的探索,旨在创建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政体理论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实行"议行合一"政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赓续于巴黎公社、脱胎自苏维埃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和建树,塑造出自身的新特点、新面貌,其最为重要的、最具典型特征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这四大制度体系,是立足于巴黎公社和苏维埃政治体制基础上的新的飞跃,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形态,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体理论的发展,彰显了中国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