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拉美左派重新崛起的初步评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入 2 1世纪 ,拉美一些左派政党或左派代表相继赢得大选 ,或以新的姿态亮相于国内政治舞台 ,标志着拉美左派力量的重新崛起 ,从祟尚武装斗争转向议会民主道路并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这说明 ,拉美政治生态已发生重大变化 ,而这一变化将对拉美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2 1世纪初拉美左派力量重新崛起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一些拉美左派政党或人物接连赢得本国大选 ,成为主导拉美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继2 0 0 2年 1 0月 2 7日左翼党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后 ,1 1月 2 4日厄瓜多尔前左翼上校、“一·二一日爱国社…  相似文献   

2.
乌拉圭的左派政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拉圭左派政党的发展令人关注。一是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左派政党的力量不断壮大 ;二是左派政党进步联盟—广泛阵线候选人塔瓦雷·巴斯克斯可能在 2 0 0 4年 1 0月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从而打破乌拉圭自独立以来两大传统政党长期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 ;三是如果巴斯克斯当选 ,未来的进步联盟—广泛阵线政府将会与巴西和阿根廷的左派政府加强合作 ,从而对南美地区的政治及地区一体化合作产生重要影响。一 乌拉圭左派政党的发展及壮大乌拉圭左派政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 )创立及缓慢发展阶段 ( 2 0世纪初至 5 0年代末 )。 2 0世纪初 ,受西…  相似文献   

3.
何谓拉丁美洲的左派 ?何谓拉丁美洲的左派 ?有几种看法。英国《剑桥拉丁美洲史》认为 ,拉美左派是指拉美各国的共产党和社会 (民主 )党。1 古巴学者认为 ,目前拉美及欧洲一些社会民主党主张新自由主义 ,已不能再把它们看作左翼政党。2 有人把拉美现在尚存的一些游击组织 (如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和墨西哥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等 )都看成左翼组织。3但是 ,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 ,随着美国和欧盟把哥伦比亚两支游击队都定性为恐怖主义组织 ,拉美不少左派党和左派社会运动已与这些游击组织拉开了距离。有人把拉美一些民…  相似文献   

4.
圣保罗论坛的"替代"色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在巴西劳工党的倡议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3个国家的48个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会议,讨论拉美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圣保罗论坛宣告成立.目前,圣保罗论坛是拉美地区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的聚会舞台,有成员党112个.圣保罗论坛大约每年举行1次年会,来自拉美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众多左派政党和组织参加了论坛,其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圣保罗论坛坚持"反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反对一切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反干涉"的主张,近年来的圣保罗论坛宣言中均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或"替代模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5.
拉美左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4年前 ,正在为争取执政地位而奋斗的巴西劳工党领袖、现任总统卢拉关于 6~ 8年内拉美大多数国家将由左派政党执政的预言 ,曾引起国际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 4年后的今天 ,这个预言已得到部分印证一些左派政党上台执政 ,一些左派代表进入议会或担任省市要职 ,拉美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少国家的左派组织虽然没有直接进入政治领导地位 ,但积极参政 ,在本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拉美左派正在走出低谷 ,重新进入政治舞台中心 ,在拉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舆论界以“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拉美政治向左转…  相似文献   

6.
拉美左派执政的国家为何越来越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随着拉美左派力量的迅速发展 ,左派执政的拉美国家也越来越多。1 998年年末 ,委内瑞拉爱国中心总统候选人查韦斯大选折桂 ,吹响了拉美左派在总统选举中不断胜利的号角 ,预示着拉美左派在拉美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继查韦斯之后 ,2 0 0 2年 1 0月 2 8日 ,第 4次参加总统竞选的巴西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了 64%的选票 ,以绝对优势战胜竞选对手 ,巴西历史上首次诞生了一位出身劳工阶层的总统。同年 1 1月 2 4日 ,厄瓜多尔左翼政党“一·二一爱国社团”领导人古铁雷斯大选获胜 ,登上了总统宝座。阿根廷持中左立场的庇…  相似文献   

7.
印第安人运动是拉美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和发展与左派政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拉美左派政党在农村的广泛动员推动了印第安人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为实现运动的诉求,印第安人运动经常与左派政党结盟。左派政党的兴衰也影响到印第安人运动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两种政治力量存在分歧与矛盾,政治认同的差异是其重要原因。当前,在拉美"左转"的形势下,印第安人运动与左派政党仍应理顺关系。  相似文献   

8.
拉美是目前左派力量最活跃的地区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军人政权纷纷倒台 ,拉美地区进入民主化的发展时期。各国开放党禁 ,普遍实行民选制度。政党合法化为拉美左派政党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也为左派政党壮大队伍提供了良机。其中不少左派政党通过选举在议会中拥有自己的席位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对拉美左派力量产生了强烈冲击 ,带来灾难性后果。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 ,拉美左派力量明显削弱 ,处境十分艰难。古巴因苏联中断援助 ,陷入极度困难时期。执政约 l0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大批左派政党领袖和政治人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左派政府.以巴西的卢拉政府、智利的巴切莱特政府和乌拉圭的巴斯克斯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温和的改革政策,而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政府和厄瓜多尔的科雷亚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激进的改革政策.两种不同左派政府执政模式和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党体制化程度的差异.经济环境的限制是温和左派政府采取稳健政策的重要因素.本国自然资源禀赋在推动激进左派政府进行反体制变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拉丁美洲政治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拉美政局基本稳定 ,但也潜藏着发生政局动荡和社会冲突的深刻根源 :安第斯地区的形势尤为令人担忧 ,政党制度和政治改革在继续发展变化中 ,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意识正在积累和发展 ,社会矛盾的积累和中下层民众寻求利益代言人的呼声正在为左派政党的重新崛起奠定新的社会基础。拉美还存在诸多影响政局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建院3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9~17日隆重举办系列学术报告会,邀请相关学者分别回顾本学科发展状况?评述前沿热点问题?前瞻学科发展趋势。院学部委员、拉美所苏振兴研究员应邀于5月16日在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如何看待拉美左派的崛起”的学术报告,具体内容如下。拉丁美洲正处在变革的潮流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先后经历了“政治民主化”浪潮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左派政府的崛起导致了拉美政治版图的大改组,并标志着一股新的变革潮流的出现。目前,左派当政的拉美国家有委内瑞拉、智利、巴西…  相似文献   

12.
巴西总统卢拉·达希尔瓦(Lula Da Silva),工人领袖出身,是巴西实行共和政体以来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左派总统,也是巴西乃至拉美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国家元首。其贫穷的出身、平易近人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体现中下层民众意志的社会政策以及成为地区“领头羊”的大国梦想,都使其成为拉美最为耀眼的左派政治家。2006年10月的连任更使其成为未来四年决定巴西和拉美政治方向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拉美左派运动重新"崛起"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拉美左派运动经历了剧烈的起伏 ,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 ,左派运动在经历了低迷期后 ,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 ,引人瞩目。研究拉美左派运动的起伏和发展 ,对于把握拉美政治形势、体会拉美人民心态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一 关于拉美“左派”的界定(一 )一般意义上的左派 ,广义的左派。从政治学定义出发确认的具有对现状不满 ,期望变革现状的政治力量 ,为左派力量。在拉美现实中 ,一般意义上的或广义的左派力量 ,涵盖了十分广泛的对现状不满 ,期望变革现状的社会阶层 ,包括左派政党 ,如共产党、工…  相似文献   

14.
巴西劳工党赢得政权并连续执政的主要经验是:与时俱进,调整党的方针政策,使其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推动务实稳健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重视民生问题。劳工党执政的主要教训是:在土地改革和教育、医疗等领域缺乏深刻的改革;在是否应制定和实施"左派议程"方面发生分歧而导致党内分裂及其他后果;严重腐败侵蚀党的信誉。2013年6月爆发的大规模社会抗议反映了劳工党执政的政策失误。劳工党未来能否继续和顺利执政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5.
巴西社会两极分化问题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战后 5 0多年来 ,巴西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起飞”,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但与此同时 ,巴西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 ,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这不仅表现在居高不下的基尼系数上 ,而且反映在社会各阶层对国民财富占有的极度不平均上 ,它使巴西社会日益分裂为贫困与富裕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 ,形成强烈的社会反差。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长期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薄弱而带有偏见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并且必将对巴西社会产生深远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6.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政党和政党政治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主要来自相对成熟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但关于“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的研究更为关注这一理论所忽视的许多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巴西的政党政治状况,可以清晰地认识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但经典和新兴理论都不可能穷尽“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理论总结,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实际状况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为这一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论制度转型中的俄罗斯政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是俄罗斯政党从萌芽、雏形逐渐发展走向稳定的重要时期 ,普京上台后呼吁建立有效的多党制 ,使其成为社会团结的纽带和改革的政治支柱。第三届杜马选举和“政党法”颁布标志着俄政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以“中左右”三党主导、中派强势、极端力量受挤压的多党制格局显现。当前总统制政体、公民社会的成熟性、政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是影响制度转型时期俄政党发展的三大因素。俄罗斯正处于建立相对稳定的多党制的初级阶段 ,政党政治是被纳入“权威民主”制度内的政党政治 ,政党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政权与社会间主要的政治媒介 ,政党在过渡时期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巴西形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巴西政坛上两件事值得关注 :一是刚上任的参议院主席雅德尔·巴尔巴利奥因在任帕拉州州长时挪用公款和贪污被迫辞职 ;二是就 2 0 0 2年 1 0月将要举行的总统选举所进行的民意测验结果引起巴西政府、政党和民众的关注。 2 0 0 1年巴西经济得到微弱增长 ,其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众多因素的制约 :“九一一”事件和美国经济的衰退 ;阿根廷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导致巴西无法实施原定的出口计划 ;遭遇百年大旱 ,导致电力供应紧张 ,影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八国集团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 1 -3日 ,八国集团 (G8)在法国东南部小城埃维昂举行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中国作为“南方”国家的代表之一与会 ,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南方”主要国家一起 ,代表“南方”国家与G8对话。由于这是中国与G8首次正面接触 ,是双方“第一次握手” ,这届G8峰会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中国与G8正面接触有何特殊的国际政治涵义 ?它对中国预示了什么 ?对G8又预示什么 ?G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中国与G8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发展 ?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 ,本期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现辑录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巴西大选中,为争夺总统职位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不仅使各党派的主张得以展示,国家的形势也因此更加明朗:政党政策趋同现象明显,劳工党左派特点并不凸显;巴西的反贫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却在下降。卢拉第二任政府的政策走向是:在经济方面将致力于经济快速增长,但对其制约条件难以克服;在对外关系方面将执行既定政策,强调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树立其发展中国家领袖的形象;中国与巴西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