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与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人们行为的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的力量和思想信念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评价和制约的作用.在一定的社会中,有占统治地位或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规范和道德行为,也有与之对立的,或者不同层次的道德观念、规范和道德行为.但是,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人们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舆论总是把善良、正义、公正、诚实等行为,当成道德的行为,把丑恶、卑鄙、偏私、虚伪等行为,当成不道德的行为.在我们的社会里,把集体主义当成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把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等作为倡导的社会道德风尚.而犯罪则相反,它是一种危害国家和人  相似文献   

2.
法律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在维持社会基本运转和稳定社会基本秩序的必然层面,也是解决相互矛盾时可以正确评判的一个标准。道德是人性意识,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他与法律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的取向,共同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法律与道德两个不同层面的互相关系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3.
孙书杰 《法制博览》2013,(10):69-70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日本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校园暴力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日本校园暴力频发,特别是小学和针对教师的校园暴力事件增长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本校园暴力频发凸现日本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滑坡,而家庭、学校及社会在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社会道德水平普遍下降、青少年自我意识膨胀及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归因分析,追问道德救赎的可能性。“法”的规定性告诉人们不可以做什么,“道德”的规范性和提升性告诉人们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文明行为”——道德的底线上,“道德救赎”尚不能开始,只有当个体的信仰之旗被撑起,良知被唤醒,才有可能走向“道德救赎”。也就是说,“道德救赎”必须通过整体的价值规范与个体的价值选择来共同支撑并完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中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的显现各种礼会问题进行揭示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中的道德因素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内涵也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前,道德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对规范国家问的交往关系和维系国际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生活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主要表现在:社会舆论、道德评价由严苛向宽容转变;道德立场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由保守型向开放型转变;道德要求由政治化向非政治化转变;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上,由被动型、习俗型向自主型、理性型转变;在理想人格的倡导和塑造方面,由君子型完美人格向开放型、创新型人格转变;在道德教育方面,由重说教、重灌输向重法制、重规范转变;人们的道德生活关注点,由重个人行为向人们共同面临的伦理问题转变。从当前社会道德生活的变革及其基本趋势可以看出,在道德生活领域正在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一些旧的道德观念被重新认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一些旧的生活方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已被人们接受和采纳。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评价取向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思想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培养人的道德的内在的约束力,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进的社会。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由于两者分别靠外在、内在强制力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因此它们对人应尽的义务是有层级的。法律的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分,法律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梳理,对于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信息产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活动和网络安全问题也遇到新的挑战。网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这些难题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全民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民网络行为,是行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整个社会应当注重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使未成年人善于、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重要的自我保护能力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御不良诱惑侵蚀的能力、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自我防卫的能力。要提高这4种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文化知识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他们进行生理教育和心理矫治。  相似文献   

13.
援助交际问题发端于日本,现已蔓延至韩国、中国等东亚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援助交际问题浮出水面,并在女中学生中蔓延,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女中学生援助交际问题愈演愈烈,已成为社会问题之一。日本女中学生援助交际问题的出现及日益严重化,不仅折射出日本家庭、学校及社会道德教育的不足,也凸显社会性道德的滑坡和规范意识的缺失。而消费社会带来的物欲横流、电子通讯产品的普及和交友网站的泛滥等也间接地成为援助交际问题化的推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药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保证药品质量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责任。然而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药品安全事件深刻反映出了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因此应深入分析企业违法原因,从企业、政府、社会三层面着手,规范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一、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在工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工读学校是以转变学生思想为主的特殊学校,而从工读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加强对工读生进行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训练,使他们在矫治不良行为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既有利于用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工读生的日常行为,也有利于改善当前工读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又有利于指导工读生适应改革开放、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工读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工读…  相似文献   

16.
许静 《工会博览》2009,(6):49-50
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道德教育,并符合人的道德发展规律,从低到高;教育者要道德,教育方式也要道德;坚持以人为本,既讲道理,更办实事;以建设和谐职工队伍为目标,引导职工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调动职工积极性,建设和谐队伍。  相似文献   

17.
钟慧 《工会博览》2008,(10):26-27
劳动规章是现代社会中用人单位对集体劳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所必需的制度,对规范劳资双方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具有重要作用。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设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组织劳动,还会引起更多的劳资纠纷。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只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分析,从劳动规章制度合法性要件与合理性要件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有效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
次道德     
常侠 《法制博览》2008,(18):8-8
现在有人提出“次道德”这个概念。 何为次道德,比如医院宰人,人们把宰人狠的叫不道德,把宰人轻的叫次道德;小偷偷了人的包,把包里的钱捏干净,把证件归还,小偷就成了次道德者。官场不以德能勤绩提拔干部,而是买官卖官、行贿受贿,一个官收了人家的钱为人家办事,就是“讲道德”,收了人家的钱不给人家办事就是不道德。这些实际上是现代人对道德标准和要求低价处理,暴露的是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更严峻了。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上网者众数,互联网上的青少年离轨行为不断上升。论文基于互联网的特点,从失范理论视角界定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类别和性质,并对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构成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网络中上网者个体的规范缺席、网络社会的规范缺席和网络法制规范不健全三者主要导致网络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20.
陈星  相靖 《台湾研究》2010,(1):42-46
对政治伦理建构和政治伦理观的研究,自古以来就受到政治家的重视。政治伦理观决定了个人、政治组织(如政党等)甚至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对政治行为产生约束和支配作用。就民进党而言,政治伦理观的变化对该党的发展路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