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央领导要求,围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改进作风的根本就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一切就是要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亲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企业党建》2012,(1):2-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立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先争优的满意度。他说。创先争优的实质是要把经常性工作做得更好。窗口单位人人是形象,事事连民生,  相似文献   

4.
马文娟 《共产党人》2008,(16):24-25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公信度就是公众认同、群众信任的程度,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切实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扩大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探索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名的条件、范围、方式、程序、责任等作出规范,防止暗箱操作和“程序空转”,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要积极尝试全委会成员个人署名推荐和全委会集体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做到重要干部由党委全委会全体成员进行推荐提名,  相似文献   

5.
朱文鸿 《实践》2010,(5):55-56
公信度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词汇。所谓公信度.主要是指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程度。公信度高.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有效开展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反之,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事业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稳定。那么,公信度来自哪里?如何提高公信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透明度决定公信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群众工作的一项创新实践,嵊州市"民情微群"在破解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时代困境,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影响乡村社会治理方式,重塑基层政治信任方面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以网络时代群众工作的时代困境为出发点,通过对"民情微群"的要素设计、社会效果、生成动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民情微群"的成功主要是基于对党群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扩大群众参与,构建以民主协商为核心的党群社会资本互动规范,强化为民服务指向不断积累党群社会资本的信任应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干部要“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再次重申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来做群众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人民情怀,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全党的群众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明波 《世纪桥》2013,(10):77-78
彭真认为,实践是锻炼和培养干部的最好途径,干部只有在丰富的实践工作中才能增加才干,增长本领;实践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和“照妖镜”,评价干部的标准,一个是政治品质,一个是业务能力,这一标准的评价一定要通过实践;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实践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群众的检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是实现人民对干部监督和检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2):4-5
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一个对群众有感情的干部,不会对群众的冷暖疾苦麻木不仁,不会在群众面前颐指气使,更不会动辄以强硬手段对待群众。群众有苦,心里难甜;群众有难,心里难安;群众有冤,心里难平。以这样的情怀对待群众,什么样的群众工作做不通,什么样的矛盾不能化解!  相似文献   

10.
王明波 《世纪桥》2013,(8):77-78
彭真认为,实践是锻炼和培养干部的最好途径,干部只有在丰富的实践工作中才能增加才干,增长本领;实践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和“照妖镜”,评价干部的标准,一个是政治品质,一个是业务能力,这一标准的评价一定要通过实践;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实践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群众的检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是实现人民对干部监督和检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良 《奋斗》2021,(2):64-6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是获得百姓信赖、赢得群众拥护、凝聚人民力量,从而更好推动转型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的制胜法宝。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任务,一些领导干部不会、不敢、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出现群众工作"本领恐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2.
周永康同志在省委七届八次全会上提出,选拔任用干部要做到“十用十不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用起来。“十用十不用”是对干部德才兼备原则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党的干部标准的原则性和干部政策的鲜明性。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落实“十用十不用”要求,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力争在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力争在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江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干部生活和工作在群众之中,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纽带,是党执政的资源。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人民对党的信任度。人民对执政党的信任度是党在人民中所享有的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党获得人民群众自觉认同、自愿服从、衷心拥护的重要方面。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总体是信任的。但是,党的先进性和人民对  相似文献   

14.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同和信任程度,既体现被选拔任用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也标志着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新要求.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4,(9)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基本点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利益;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等内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建立与群众长期联系的制度、消除特权现象、加强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杜吉明 《奋斗》2008,(10):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就要求干部选拔任用成为人民群众信的过的阳光工程,通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真心实意想干事、勤奋学习会干事、求真务实干成事和严于律己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它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由此可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中国梦"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进度,而实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也成了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干群矛盾表现突出,如何正确处理干群矛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正确处理干群矛盾,要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评价机制上走群众路线;要求干部摆正主仆关系,切实做到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提高干部的素质,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通过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化解和调和社会矛盾,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群众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它是一个事关我党宗旨和执政基础的大课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