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本质 ,探讨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模式"作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其他模式相比,有其自身的典型特点。同时,"中国模式"的成功无论是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还是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模式"问题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密切相关.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现代化模式".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人在模仿西方以及苏联现代化模式过程中,缺少理论创新,犯了照搬照抄的错误,未能形成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在近30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创新的结果.未来"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与完善还要靠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孙力 《湖湘论坛》2012,(4):19-23
20世纪,两种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两种现代化道路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的更新基本上是由中国实现的。如果说此前是苏联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话,中国则重塑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对重塑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对现代化政党推动模式的重塑、对现代化制度设计的中国重塑、对现代化交往模式的中国重塑。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 ,席卷全球 ,中国概莫能外。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就被迫卷入了现代化浪潮中 ,从1840年到1949年 ,也一直在探索现代化问题 ,跟在别人后面学船坚炮利 ,跟在别人后面学制度文化 ,不但没能实现现代化 ,而且终究摆脱不了被动滞后的窘迫。甚至都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没能确定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关注和深刻反思。近代中国百年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失误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糙移植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蒙受奇耻大辱 ,中国人原来那种“四方蛮夷向化中朝 ,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中成功探索出的现代化新道路,既有人类现代化的基本共性,也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个性。中国式现代化所彰显出的基本特征,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向往和追求,也将给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给世界提供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带动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7.
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模式是世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称谓。这一模式的形成,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模式具有一系列鲜明的个性特点。它的形成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现代化既是"政治"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的政治,既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共性也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个性,而"政治"现代化与"现代化"政治、政治现代化共性与政治现代化个性的有机统一则构成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它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9.
罗贵榕  钟明华 《前沿》2010,(17):90-93
近现代中国在应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路径,形成"走自己路"的文化自觉。在力图摆脱苏联模式弊端的过程中,中国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普世意义就在于进取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还是一个发展目标。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不断演进,它既反映我们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也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本文从现代化科学角度,简要梳理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目标演进和模式变迁。  相似文献   

11.
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其突出成就表现在革新生产技术、完善组织管理、优化农场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农业现代化与其工业现代化是同步实现的,这对目前中国的发展,应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和新阶段,中国不仅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资源环境问题导致的经济不可持续性等基本问题,而且面临着信息化、知识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等新问题,新旧问题交织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未来的知识经济形势下,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借以顺利实现经济现代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人造资本积累、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知识化的内涵及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知识化战略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坤 《求索》2022,(1):40-4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土具体实际,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积淀所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载体,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原则,以五位一体统筹现代化战略布局,以两步走作为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深刻扎根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实践,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构成了其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既从民族立场出发又彰显世界维度的全新实践,有效消解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广大后发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形而上学特征,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常明明 《求索》2023,(4):43-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拓和深入,是关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划时代创造,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蓝图,是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方汉文 《传承》2011,(4):62-64
中日韩三国的发展是以东亚传统文明为主体的现代化创新机制,是不同于西方文明主体的现代化,这是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创新。同时,东亚传统也创造了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模式说明这种文明传统本身具有能与现代观念兼容的多元并存等主体特性。由此,可对当代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王天玺 《创造》2013,(8):6-10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这样的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苦难中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邓小平说得好:"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我们的总任务,就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春兰 《前沿》2010,(21):27-30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模式。从小康到和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的创新。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新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新理论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目标选择,和谐社会理念彰显了小康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历程,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状况。罗荣渠教授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突破了传统的循环史观,确立了现代化研究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章开沅先生认为,应该既超越西方文化又超越传统文化,根据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营造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程彦武 《长白学刊》2010,(4):155-159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自身特质中缺乏现代化的质料。传统文化缺乏民主与科学,西人之长吾人之短基于此。于是他提出了走上现代化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但最后都落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的抉择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