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林成 《政策》2002,(4):8-10
近几年来,荆州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收到较好效果。据统计,全市共融聚资金40多亿元投入龙头企业建设,建成年产值过千万元的重点龙头企业65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18家,带动商品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带动农户40多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3元,比上年增加118元。  相似文献   

2.
许建忠 《当代广西》2009,(20):48-48
玉林市是全区优质粮食生产市,是全国重要的“吨粮田”双季稻产区。2008年全市粮食面积472万亩、粮食总产量175万吨,获全区优质粮食一等奖。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全市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17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2790个。农民收入增长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123元,比2007年增长16.6%。虽然玉林“三农”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政策》1998,(Z1)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荆州经济振兴崛起的重大突破口。 1997年,我们大胆探索运用新机制,把资本营运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高起点、快节奏、大规模地发展,新的产品、新的产业不断涌现,新的联合、新的龙头不断生长,新的机制、新的经营方式不断兴起,带来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大发展。初步统计,1997年全市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70多亿元,其中新增投入近40亿元,盘活资产存量30多亿元,兴建、扩建、改造各类龙头企业1500多家。其中年产值或销售额过千万元的62家,年产值或销售额过亿元的13家,配套建设高规格商品基地100多万亩,发展有一定实力  相似文献   

4.
杨建洪 《创造》2003,(11):25-26
保山市是云南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5%。近年来,为适应加入WTO和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势,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保山市以“把保山建成全省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市场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到目前,全市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发展到89个,户均资产为3249.4万元,带动农户35.43万户,辐射带动种…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周口市眼光向外,巧借“东风”:一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二是实施“借脑工程”谋划发展思路;三是通过大力发展交通,缩短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从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市级以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0578万元,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3.7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全市2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52万个农户,占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襄樊市各级党委、政府以产业化总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粮食、油料、棉花、茶叶、水果、烟叶、蔬菜、生猪、黄牛、桑蚕等十大生产加工体系,龙头企业达到2389家,年加工能力665万吨,实现产值188亿元,利税15.4亿元,连带基地678万亩,网络农户69万户,已建成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373个,年成交额达到44.3亿元。全市来自农业产业化的产值达到39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创财政收入12.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370元,占全年新增值…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06,(7):63-6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几年发展,缙云县形成了麻鸭、黄花菜、高山菱白、食用菌、茶叶、蚕桑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建立了3.9万亩蚕桑,3.5万亩茶叶,4000万袋食用菌,3.3万亩高山蔬菜,7.8万亩名优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家禽存栏138.65万羽、出栏412万羽,分别比上年增30.69%、27.95%。新型经济组织日益壮大。近年来,缙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2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9家,新型经济组织连结生产基地15.2万亩,…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题,以农业产业化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建设山味绿色食品支柱产业,持之以恒建基地,突出重点壮龙头,精益求精创品牌,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1.42亿元、利润1480万元、税收785.5万元,分别是上年的1倍、3倍和2.9倍.产业链产值4.28亿元。  相似文献   

9.
王松华 《政策》2006,(8):30-31
近年来,枝江市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牛鼻子”,跳出农业抓农业,依靠工业带农业,将工农耦合成大产业,不仅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目标,而且带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2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加317元,增长8.7%,居湖北省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8.1%;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295元,同比增加55元,增长2.5%。(一)抓好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农产业融合。近年来,枝江市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抓龙头企业带动融合。龙头企业是实施“以工哺…  相似文献   

10.
彭钊 《当代广西》2012,(16):50-5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和主要途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农村市场主体。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1253家,占全国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数的1%左右;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这对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引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康良 《今日浙江》2002,(11):21-22
去年,浦江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成绩,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田粮经比由上年的7:3调整到现在的6:4。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已有50家工商企业投入农业,资金累计达3100多万元。全县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突破3.5万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一战线》2014,(7):47-49
广东在推进光彩事业中,具有起步早、引导好、规模大等显著特点.1998年率先在全国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目前,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千家,资产超千亿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上千个,有多个万亩以上农业基地,多年来带动5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仅2010年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3.
璧山县璧城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2003年经济发展提速,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9.2%,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5.3%。街道所属11个村31个合作社,社社通公路,村级公路正在加紧硬化,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社区建设获得全市先进单位称号。一、2003年成绩菲然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1.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财政总收入完成1.0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390万元,工商税收完成9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9%;工业企业总产值达35.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4%,其中营业收入达32.462亿元,实现利润748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入7.7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8.03%,比上年同期增长68.40%;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的突破,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65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6):I0006-I0006
广西农垦集团始建于1951年,集农工商、产加销、经科教于一体,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现有96家企事业单位。集团拥有资产总额132亿元,250万亩土地,18万人。机制糖、剑麻制品、木薯淀粉、畜牧水产、亚热带水果、茶叶是集团的六大支柱产业。目前.有两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六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家农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相似文献   

15.
寿光市是省里确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市。两年多来,我们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9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2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7亿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元,增加200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找市牢固确立“能快则快、能治则活”的指导方计,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扩大经济总最、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1998年6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74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4393家,分别增长了4.04倍和32.1倍。1997年实现产值40亿元,销售65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19信和12倍;全市个体工商税收比1992年增长4倍,达到1.5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16%,有的县区达到2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城市下岗职工,带动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增加税收,促…  相似文献   

17.
宜州市循环农业模式探讨——以桑蚕甘蔗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宜州市桑蚕、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桑蚕产业发展水平。借助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发展战略,宜州市大力实施“优茧工程”和“桑蚕良性循环工程”,积极推进桑蚕产业化经营,全市桑蚕产业一年上一个台阶。据统计,从2000~2006年,宜州市桑园面积由3.51万亩发展到25.16万亩,鲜茧产量由0.38万吨提高到3.8万吨。2006年全市养蚕95万张,产值8.3亿元。全市鲜茧产量占广西鲜茧总产量的23%,占全国的5%左右;全市养蚕户达8.5万户,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1993年岁末的钟声,素以“京津走廊上的明珠”闻名的河北省廊坊市,又传出令人振奋的喜讯:全市农村人均在全省率先突破双千大关,310万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达53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1元;国民生产总值达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工农业总产值达202.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财政收入达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全市社会安定,群情振奋 ,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丝茶之乡的建设步伐,英山县将资本营运的方式送上山、推下田、引到厂、带进店,把农业当作企业来经营,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丝茶之乡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茶、桑、经济林基地面积已达42万亩,茶业公司、茧丝绸公司等八大龙头企业得到壮大。1997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系列收入达到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农业产值的7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财政收入的40%来自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诸城市找准先进性教育与推动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围绕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推动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6家,比上年增加了103家,实现销售收入340.3亿元、利税24.2亿元,分别增长40.4%和34.4%。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四个转变”:项目建设由“包揽式”向“精挑细选”转变。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投入,突出在招商。在招商上项目过程中,诸城市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由“包揽式”向“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