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地方高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应主动适应地方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基层文化建设急需人才;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加强"大文化"学科建设,努力提升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漫长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上,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创立民主、独立、自由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柳州的优秀儿女曾为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6年7月建立的柳州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柳州支部干事会,标志着柳州革命人民的斗争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海燕 《党史文苑》2012,(14):53-58
科学认识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其内涵、作用、本质和特点是实现我军革命传统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客观分析新形势下我军革命传统创新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我们制定的措施才能够有的放矢。创新发展我军革命传统必须以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为依托,聚焦主题主线,注重继承发扬手段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需要从构建和完善校园环境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传播平台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多途径、多举措实施。  相似文献   

5.
郭建宁 《共产党人》2011,(Z1):99-1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衔接、相互贯通和内在结合,从而使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深刻总结、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对于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文化对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战争起着重要作用为引子,通过分析中央苏区文化中的传统因素,并以毛泽东的思想来源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为例,说明了中央苏区文化传统文化与虽然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却一脉相承,传统文化对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化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引发了传统文化是否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启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和与中”、“天人协调”等观念,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内聚力的象征,是联结全民族精神的纽带,传承、改造和提高这些基本精神,是建立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场所,承担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传承的任务,它在民族、国家、社会的总体结构中是一个文化、精神的象征,是坚守文化、精神的堡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明,吾豫为最。”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宝贵的文化财富。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文化长期引领着时代潮流。当今的中州大地,中原经济区建设蓄势待发,与时俱进,努力传承与创新中原文化,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i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过灿烂文明和强盛时代,然而中国近代史却是伴着屈辱拉开序幕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国门,中国从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本青  刘云峰 《世纪桥》2009,(13):64-66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进行中国化,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基础。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与其他外来文化中国化所不同的显著特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  相似文献   

14.
陈先达 《前线》2017,(2):33-38
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时期建设的先进文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而且应该懂得文化自信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在当代中国社会,要培育人民的文化自信,应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创造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5.
梁周敏 《学习论坛》2010,26(7):53-55
中原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根源性、母体性文化的地位,有自身完备的体系结构和显著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的复兴发展和繁荣中,中原文化要健康地自立于中华文化和现代文化发展之林,必须实现六个并存:先进性与层次性并存、批判性与建设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并存、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法治性与德治性并存、事业性与产业性并存.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把文化比拟为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动力.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应当顺应时代要求,加大自身建设,勇于担当弘扬和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在内在建设和外在弘扬的基础上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革命文化造就和激励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理性信念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历久弥新,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支柱。革命文化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思想引领、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基础、为道德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传承民族精神注入动力。传承革命文化,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创新革命文化传承方式方法、打造革命文化传承良好氛围、建立革命文化传承长效机制,使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文化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其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大学的内在要求和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文化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其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大学的内在要求和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陈来 《新视野》2005,(3):62-64
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源远流长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群体优先”等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挖掘和弘扬在历史上具有促进作用、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