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党委在全国率先探索的镇级党代会常任制,被誉为“吕巷模式”。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将党代表参与、建议、监督和质询等民主权利落到了实处,让基层党内民主更好地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党内民主的发展需要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支持。党代会常任制也为党内民主提供了新的发展点,为党的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萌  刘石营 《唯实》2008,13(5):14-16
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未能在一些关键性环节实现突破的重要原因,是没能真正厘清党代会常任制与党内民主、党员主体地位、党代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定位,就要看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而党代会制度又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根本性制度安排,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则是加强和改进党代会制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扩大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路径。十六大以来,各地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桂林市永福县经过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经验,也碰到了许多难题。进一步破解相关难题,把握好党代会常任制的运作和发展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凝聚经验、大胆创新,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色的党代会常任制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于在“制度下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2004年12月,四川省眉山市以市县乡三级联动作为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探索和尝试。统筹城乡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体制内民主为着力点,把党内民主、社会民主(人民民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性措施,它要求党代会作为党内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本届党代会闭幕后至下届党代会召开,始终履行职责,始终发挥党内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并要求本届党代表同样始终要履行代表职责,参与党内重大决策的讨论制定。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对党委权力的限制,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的有力措施,是实现党的集体领导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9,(9):43-44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各级党组织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通过从小到大扩大覆盖,自下而上提升层次,由内向外多方带动,在公推直(公)选基层干部、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党委工作运行机制、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等方面不断突破,  相似文献   

8.
陈照东  周长海 《唯实》2004,(6):68-71
如皋市积极探索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实施了镇党代会常任制这一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制度.本文剖析了实施镇党代会常任制是基层党组织构成状况的实际需要,阐述了实施的现状,并对进一步推行镇党代会常任制作出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项根本的改革:“八大”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推进党内民主的根本改革,本文回顾了“八大”时期实施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执政的要求、制度建党、权力运行机制和代表性上阐释了实施常任制对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意义,并对“八大”党代会常任制改革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来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依据与党代会常任制的概念内涵,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沿着民主——直接民主——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党代会——党代会制度——党代会常任制的逻辑,分析了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依据;然后根据对定义党代会常任制内涵需要把握的核心和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党代会常任制的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党代会常任制改革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政治性、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近年来启动了党代会常任制互联互动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过程中,前景和困境并存,只有充分把握好党代会常任制运作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凝聚经验、大胆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党代会常任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3,(6):42-43
<正>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根本制度,也是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早一批探索推进党内民主的基层县区,长春市朝阳区委在2003年开始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2006年正式实行了党代会常任制,2008年,又成为全省三家基层党内民主综合试点之一。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党代表提案制"作为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基层党代会常任制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浦东新区从2002年35开始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在全区25个镇全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总结浦东新区镇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深入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提出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陆维平 《共产党人》2012,(3):46-47,49
近年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党委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工作重心放在凝心聚力、保持稳定和推动发展上,注重优势转化,突出政治引领,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建设有机结合。率先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了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探索实施了党代会常任制和代表任期制,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从2008年开始,集团公司在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最早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单位。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与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在推进党内民主、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记者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该公司党委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代会常任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发展人民民主,从逻辑上来分析:人民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因此,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是实行党代会常任制。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代表大会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解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难以发挥作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因为党的代表大会是实现党内民主的最重要载体;常任制是党代会权力不致流失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党代会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形式。党代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党代表在党代会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党代会应有的地位和权威体现不够。完善党代会制度:一要坚持以党代会常任制为改革取向,提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层次,着力推进党代会制度实现“质”的飞跃;二要适时吸纳试点的积极成果,从党代会选举、提案、审议、代表作用发挥、监督制约等方面,着力推进党代会制度创新在“量”上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张书林 《学习论坛》2009,25(8):21-25
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必须首先掌握其理论依据与概念内涵.沿着民主→直接民主→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党代会→党代会制度→党代会常任制的逻辑,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与分析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我国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历程,因其具有“增强党代表作用,增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作用,而始终保持着旺盛蓬勃的生机。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为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方向。2009年以来,昌图县委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党内民主建设进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