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平 《支部生活》2008,(11):45-45
云南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但大自然在赠予云南资源和美景的同时。由于历史沉积、社会发展滞后、自然环境制约、生态改变、人口素质低下、教育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和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使云南成为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云南近五年贫困人口下降到610.8万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但现实存在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解决和巩固温饱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
正10月14日至17日,全国35家党刊社齐聚云南,参加全国党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云南党建创新探索主题采访活动。采访组兵分6路,分赴云南12个地市(州)进行实地采访,见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一个景点众多、风景优美的省份,但同时也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欠发达省份,还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年,云南129个县区市中,国家级  相似文献   

3.
怒江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和云南深度、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典型和缩影。正视新形势下怒江州深度贫困的现状,总结多年来扶贫开发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重新看待和认识怒江州的脱贫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图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探究怒江州深度贫困的现状和特征,认为应着眼于调整反贫困运行机制,实现扶贫机制上的政策创新,才有可能使怒江州和全省、全国人民一道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相似文献   

4.
司恩平 《支部生活》2004,(10):38-39
在形似雄鸡头的云南地图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东南部,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原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农业县,国境线长502公里。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的成效,取决于诸多要素的合力作用,但人才是其关键和核心。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云南,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应将人才资源开发置于战略地位。本文在分析云南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云南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里程碑式的目标。我省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前列,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7.
昌文 《支部生活》2006,(8):34-35
一、住茅草房、杈杈房、不得温饱的贫困群众始终牵动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贫困地区急需“输血”。云南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仍有764万,占农村总人口的21.89%,约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11.2%,其中年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86万。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扶持县数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家民委表示:2014年我国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省)按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为2205万人,比2013年减少357万人,减贫率为13.9%,全国同期减贫率为14.9%。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占乡村人口的比重为14.7%,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1.4%。2014年,从贫困发生率来看,八省区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从八省区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是中国政府向世界进行的庄严承诺。处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贵州,能否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上寻找贫困的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段时期,我主要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国家级贫困县走动,我发现贫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贫网就是因为农民愚昧。我们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人本身,好像贫困与政府、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关系,这样大家都比较轻松。不是的!我要讲的是:贫困源于没有权利,贫困源于主流社会设计的不合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走开发式综合扶贫之路季景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减少贫困、消灭贫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一系列扶贫措施的实施,使我国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况。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处于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12.
王三运 《党的建设》2013,(11):10-14
同志们: 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央对甘肃工作的殷切期望。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特别强调,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牵动着两亿多亲属和全国五分之一的家庭。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有的地方是三分之二,个别地方是五分之四(见《中国残疾人》杂志1996年10期18页、1997年12期27页、1998年1期19页),残疾人的贫困是贫...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7):55-55
夏祖军在5月31目的《发展导刊》上撰文指出: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在谈到扶贫问题时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入分配不尽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下岗失业人数众多,仍然存在严重的贫困现象。扶助贫困人员,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了2.6万亿元,因而有能力对贫困人员给予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山区、民族、边境、贫困"的特点出发,以边境民族社区管理为载体,分析云南边境民族社区管理工作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边境民族社区管理的对策。有利于贯彻"边境兴则云南兴、边民富则边防固"战略,实现云南边境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清弦 《支部生活》2005,(12):29-30
云南文艺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已引起全国性关注。“云南模式”、“云南现象”的说法,也因此被很多专家屡屡提及,文化部在全国推广“云南经验”。其中奥妙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1,(7):16-17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有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8%降为2000年的3%左右。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收效巨大。但是也要看到农村贫困状况仍然严峻,全国农村尚有3000万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中贫困的比重还比较高,且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贫困程度较深,多种贫困并存,现存在贫困人口大都是极贫人口,多数是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能够从全社会范围内消灭贫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客观地要求必须关注目前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相对贫困问题。一、城市扶贫: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经济生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困现象。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下,贫困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贫…  相似文献   

20.
殷欣 《支部生活》2007,(6):19-19
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但是,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特别是在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