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地妇联     
《中国妇运》2009,(10):47-48
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市司法局采取措施服务妇女 双城市司法局采取七项措施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落实妇女发展规划。一是实行法律援助首接负责制,坚持谁接待谁负责和责任倒查制度。二是保障经济困难妇女获得必要法律援助的权利,实现应援尽援。三是对情况紧急且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立即予以办理,申请资料可事后补办。  相似文献   

2.
林墨 《公民导刊》2008,(4):30-31
2007年,重庆市通过“法律援助在行动”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万多件,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法律援助案件中出现质量不高、走过场等问题,实现今年市党代会上提出的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的目标,在人大代表的关注下,重庆正在进行法律援助律师“归公”管理的变革,据悉,政府将用半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制度改革,使正式上岗的法律援助律师,成为政府部门旗下的法律援助专职律师。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她对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维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公平和正义至关重要.如何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援贫助困维护公正"的作用,为受援群众带来更大的实际、实用和实惠,是每一个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鄞州区法律援助工作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圆心",有效整合部门资源,积极构建完善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建立了区、镇乡(街道)、村居(社区)三级网络体系,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市民群众能得到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目前该区所有23个镇乡(街道)都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共青团、工会、妇联、劳动仲裁院、法院等部门设立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19个,村居(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457个,外来人口聚居区联络点46个,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去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33件,挽回经济损失1148.8万元。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青州市残联、青州市司法局联合成立了青州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协调全市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工作,综合信息,提出工作建议;受理、审查残疾人请求援助的申请材料,核定案件的可援性,协调  相似文献   

7.
正"感谢检察机关通知法援机构指派律师为我辩护。"5月13日,麻城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依据新刑诉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依法向市法律援助中心发出了法律援助通知辩护函,要求为犯罪嫌疑人袁某(未成年人)指派律师进行辩护。该市法律援助中心迅速为其指定了辩护律师,袁某深受感动。这是该院首次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人。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在基层体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一方面基层要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另一方面基层法律援助资源供给的不足又影响着法律援助的活动。基层法律援助关系中不同主体对法律援助的不同考量,导致了"行动中的法律援助"形成了多元规则,并建构了基层法律援助的多维"半自治社会领域"空间,从而使基层法律援助的结构形成了错位的格局。从"半自治社会领域"中行为、规则、结构的关系来看,法律援助中的各方主体应重塑以受援人合法利益为本位、理性回应援助需求、以援助品质为核心的三重援助理念,使基层法律援助活动突破当前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06,(2):49-49
海口市法律援助中心于1997年7月成立,是我省成立最早的法律援助机构之一。多年以来,该中心积极拓宽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路,努力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现有市级法律援助机构1个,区级法律援助机构4个,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41个,村(居)委会法律援助信息员387人;市、区两级工、青、妇、残法律援助工作部25个和市劳教所、法制时报、南国都市报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弱势群体获得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该中心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共解答法律咨询31654人(次),为1462名弱势群体个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挽回经济…  相似文献   

10.
马安骏 《政策》2010,(3):47-47,58
法律援助是政府为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保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一直十分重视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胜 《党建研究》2012,(3):52-53
2011年,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嘉兴市27名干部人才远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嘉兴援沙指挥部党委牢记使命,坚持以"弘扬红船精神,共创跨越发展"为主旨,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创新学习、管理、服务等各项制度建设,凝心聚力,敬业奉献,扎扎实实推进援疆工作,助推沙雅县在经济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了全新业绩,得到当地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工作本质在于为弱势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1,(1):214
2010年,重庆市永川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切实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独特优势,为"平安永川"、"法治永川"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省司法厅将带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法律服务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坚持理念创新、实践创新,积极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坚持"两个创新":一是理念创新:即牢固树立促进社会和谐是衡量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标准的理念;牢固树立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念;牢固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司法行政工作生命线的理念;牢固树立把社会破坏者更多地教育改造挽救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是监狱劳教工作最高价值追求的理念;牢固树立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是司法行政工作主线的理念;牢固树立"以有为求有位"是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再要工作方式的理念。二是实践创新,即在工作上实现四个延伸:监狱劳教工作要"向外"延伸,围绕提高教育改造挽救质量、把服刑人员、劳教人员更多地教育改造挽救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的价值目标,推进监狱劳教工作社会化;人民调解工作要"向上"延伸,探索在县(市、区)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努力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法律援助工作要"向下"延伸,依托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法律服务工作要"向前"延伸,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提前介入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及各类经济主体的意向性行为,特别要注重诉前调解,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经营水平。做好"三个服务"。一是充分发挥法律保障职能,为构建平安和谐吉林服务。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做好监狱劳教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二是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服务。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今年工作的"四个目标",按照"四个着力"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资源,全力开展法律服务。三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职能,为营造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和重点内容的法制宣传;深入开展"法治城市(县、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继续开展好"法律六进"、"一学三讲"、"法律护你行"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9,(11):31-32
近年来,辽宁省妇联主动与司法部门合作,以“律师法律服务进社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妇女儿童法律服务工作。目前,全省14个市、100个县区均已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机构,有525个律师事务所与3052个社区结对定点服务。近3年来,共为贫困妇女儿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99件,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我市法律援助制度自1997年建立以来,特别是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的颁布实施,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较快,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落实好《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渝府令第80号),做好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实施《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法律援助制度是司法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司法公正,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制度,同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某些经济困难或案件特殊的当事人提供免、减法律服务费用的援助 ,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社会公益性的法律制度。1996年我国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在妇联的工作实践中 ,对妇女实施法律援助也已成为新时期维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实施妇女法律援助是新时期妇女维权工作客观需要建国以来 ,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 ,形成了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核心的法律保障体系 ;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之一 ,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31日,省司法厅厅长张坚受省政府委托在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上汇报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情况,本刊记者就我省目前的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思路采访了张坚厅长。记者:什么是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有什么重大意义?张坚: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法律援助有以下几个特征: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洪旗  张仕军 《江苏政协》2008,(11):43-43
<正>[现状]近年来,法律援助作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重要构件,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和普遍关注。但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过程中,县(区)以下基层主要存在着以下矛盾:一是宣传不深入,社会对法律援助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二是站点不规范,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度不健全,法律援助质量整体不高。四是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难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