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公共决策的"公共性"强调决策过程应该以民主价值为依归,集中表现为公共决策应该以公民参与为核心。现实中作为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制度设计不完善、传统行政文化的限制、公共决策相关信息的不对称和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素质的影响,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并不多见,处于种种困境之中。协商民主理论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求从我国实践层面出发,增加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性。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统一战线与公共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统一战线与公共决策三者之间者不可分、相辅相成。协商民主是公共决策的内在要求;统一战线是协商民主的实施平台;依法执政是协商民主的根本保障。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公共决策三者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在统一战线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同文 《江苏政协》2011,(11):52-53
<正>发展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制度,必须首先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一、协商不等于决策、不能代替决策。在代议民主制度下,公众协商的意见只能作为公共决策或政府行政的参考依据,公共机构不可能采纳所有协商方的意见,最终还是投票或选举。事实上,一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者也可能借用政治协商结果的不确定性把协商变成一种拖延战术,这对于追求效率的国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时必须运用"多数决原  相似文献   

4.
袁忠 《岭南学刊》2013,(4):11-17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协商民主理论,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复兴或转向。理论界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理解分为三种不同的流派:民主形态说、政治参与说、公共治理说。协商民主中的"协商"包含着"讨论"和"慎思"两方面含义,并不同于我国政治协商会议中的"协商"。我国协商民主具有协商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协商过程的统一组织性、协商层次的上下联动性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推进和完善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公开、平等、包含、理性等基本理念和原则,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并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民主协商和多数表决相结合、基层民主协商与社区自治相结合,才能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之路。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关注的是传统代议民主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如民主选举“授权”后的监督问题,如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真实意愿的问题,倡导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由此可见,协商民主并不是对传统民主制度的否定,而是建立在后者之上,并形成对传统民主制度的完善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与代议制民主相比,协商民主更能反映偏好强度,让民众参与决策过程,它的基因也深嵌在现行政治架构中。以协商民主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就要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完善党内、人大、政协内部的协商民主,加强与外部特别是涉及公共领域社会行动的对话协商,以基层协商民主推动基层自治能力的强化。同时也要通过搭建博弈机制、培育社会组织、完善法律环境、政府信息公开,为发展协商民主提供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7.
西方政治学界的协商民主是对选举民主、代议民主缺陷的反思,它强调的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主张在决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持续对话、协商和沟通,以化解利益纷争,提升决策质量,达成公共决策共识来实现政策的合法性.因此,尽管协商民主中有一些不同于我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东西,但是它为完善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政党协商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党协商具有多重属性,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还是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平台。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政党协商具有精英吸纳、决策咨询、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等多重功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是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执政党与各参政党间的直接协商。政党协商的内容较之其他形式的协商民主更加重要。政党协商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依法协商原则、平等协商原则、包容多元原则、协商的效能和程序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党协商的程序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机制应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政党协商的"重中之重"。必须重视政党协商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是有效协商与现代民主共同合法性推进的产物,"协商"和"民主"的价值融合是理解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侧面,协商治理是一个亟待成长的新公共治理范式。协商议题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协商治理实现了程序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的过渡。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共议题治理的全过程,对公共精神进行培养有助于强化协商治理价值理念中的公平和责任意识。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必须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确保"协商"在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政治结构中的稳定性,以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作为协商民主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盛捷 《江苏政协》2011,(8):45-47
<正>协商民主理论形成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政治学界。它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主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由与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而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并经由协商民主达至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其核心是公共协商,其实质是以理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在理念和现实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的理念与现实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它强调公共理性,但在协商中却受到经济人自利性的侵害;它强调协商中的平等参与,但弱势群体往往受到政治排斥或被动政治纳入;它强调包容性,却与协商中的慎思性处在冲突之中。只有解决协商民主中的这些悖论,促进协商民主理念与现实的统一,才能促进协商民主有序、健康的发展。为了解决协商民主中公共理性与经济人自利性的矛盾,在协商民主中必须坚持公开性原则、交互协商原则、异质化原则、科学设计协商程序以及以慎思增强公共理性的观念;为了解决协商民主中平等原则与受金钱、权力干扰的问题,必须解决协商者在协商资源、协商机会、协商能力方面的平等问题,同时主张把广泛的日常协商纳入协商民主过程;为了解决协商民主中包容性与慎思性的矛盾,则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协商、设计不同的协商过程,使得协商民主既要约束不理性的多数,又要听取多数的真知灼见,达到包容性与慎思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丹彤 《人民论坛》2012,(20):22-23
公共决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公共决策主导国家发展方向,主导社会利益整合与分配。民主是保障决策正确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公共决策中必须贯穿透明、参与、协商等基本要素,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民主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公共决策中还需要考虑诸如法治和科学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戴激涛 《岭南学刊》2008,64(2):55-59
协商民主主张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审议和协商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宪法对作为当代民主政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的规范功能和保障作用,应主要通过创造和规范公共领域、规定和保障人权、提供未完全理论化的协议以解除协商困难、形成宪法共识以培育具有责任感的协商主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常州市政协积极探索实践,丰富完善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重点协商和基层协商等协商形式,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和制度,努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实践专题协商根据"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一原则,积极寻求与党委、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多数学者把它认为是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或是民主理论的一种转型。作为与选举民主相对应的第二种民主形式出现,协商民主标志着民主理论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继198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中从学术意义上提出和使用“Deliberative democracy”(协商民主)之后,  相似文献   

16.
政府的公共预算不只是度量财政收支的会计过程,更是公共利益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政府预算的公共性与民主性问题是中国预算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为参与式预算的全球扩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近10多年来,中国基层政府进行了参与式预算的改革与探索,采取了普通公民建议与人大代表决策对接,以及人大代表与普通公民共同决策两种参与形式,从预算参与的协商主体、协商路径和协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来看,中国参与式预算属于政府主导的咨询性协商模式,该模式离成熟的协商民主存在一定差距而只具有过渡性质,因而急需实现预算协商模式的转型,其中包括公共协商的三个"重心转移":协商主体重心从政府向纳税人转移,协商路径重心从依靠权力精英自上而下的"内输入"向依靠社会组织和民众自下而上的"外输入"转移,协商功能重心从咨询性协商向决策性协商转移,协商模式转型有助于提升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协商民主内涵。  相似文献   

17.
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坚定地在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团结统一战线各方面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开展协商。统一战线基于自身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促进协商民主发展,要着力推动完善政治协商,优化公共决策;要着力推动加强社会协商,扩大有序政治参与;要着力推动发展基层协商,畅通民意协商渠道。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以发扬人民民主为目的,充分发挥国体和政体优势,针对重要决策,充分开展协商的制度。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规定了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主党派要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理应充分发挥其应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有正式的制度化的协商形式,也有非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参与形式。非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有诸多不足,政府部门应注重培育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群体的发展,将非制度化"协商民主"转化为制度范式,提倡公共意识,加强媒体监督,以促进我国协商民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