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我国政府谣言治理是以法律规制为主的,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对"谣言"的表述与日常用语中对"谣言"的表述没有严格区分,导致人们容易产生对"谣言"都可以进行打击的认识误区。同时,立法上对于个别谣言犯罪规定了弹性较大、门槛较低的犯罪构成,因此,时常出现强制力在谣言治理中滥用的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法律规制为主的对谣言的治理模式,不断遭遇质疑,秉持政府理性治理谣言的呼声逐渐增强。政府理性治理谣言首先应充分理解谣言是民意不当表达的本质和网络自媒体时代谣言产生和传播的特点,坚持理性思维多元治理,提高政府治理谣言的效能,实现谣言治理与民意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网络谣言近年来声势喧嚣,影响日增,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难题。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除提高信息公开程度、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规范,提升媒体从业人员和公民的法律、新闻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3.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开辟了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网络和很大程度上借助网络崛起的青年自组织,已经成为青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克服共青团长期形成的"组织优越感",以平等尊重、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对青年自组织的团结凝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实现"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工作影响全体青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媒体对公民生活的全面渗透,自媒体在改变公民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的价值观念,公共精神面临着失落危险。因而,认识自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把握自媒体的正向作用,发挥自媒体"传声筒""网络社区"的积极作用,对于重建公共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媒体时代,微博让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对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主动记录并传播,这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谣言丛生。本文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分析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在此次事件中所起到的舆论推动作用、谣言传播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削弱,探讨政府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参与成为一种趋势。公安微博作为一种网络参与形式,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警民合作"的核心原则与"善治"理论的基本诉求是完全相吻合的。通过调查发现,公安微博网络参与实践中尚存在参与主体结构不均衡,参与主动性、理性程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应按照"善治"理论的要求,通过加强警察行政伦理教育,加快公安微博问政建设,培育网络参与政治文化,提高公民主动及理性参与的意识与能力等,切实发挥公安微博在推动公民网络参与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既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推动了以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为特征的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但也因此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成了网络政治谣言的滋生地和传播平台。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和扩散不仅会改变民众的政治立场,还会造成社会动荡,影响国家政治稳定、国家形象与社会公信力。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谣言的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要从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惩处机制、坚持信息的透明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公民的媒介素养和政治素养、加强自媒体行业的自律等五个方面来治理网络政治谣言。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自媒体的高度自由性及即时性为公民参与司法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司法的"公民参与性"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不可逆的事实,在揭露事实、维护权利、监督司法公正的同时,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审判。典型案例揭示了自媒体介入司法审判的特征,公民参与司法活动具有正负效应,对司法权运行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谣言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在某种意义上网络谣言是由多种不健康心理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健康的互联网世界需要一大批具有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识的网民的参与。要有效地治理网络谣言,就要从促进广大网民的理性精神、道德自律意识的培育和提升来展开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美国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人们为维护个体或群体利益而采取行动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或"服从"公民观逐渐转向"主动"公民观,主张以一种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参与社会和政治公共生活,以满足民主制度的合法性要求。"主动"公民观对美国公民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主动"公民教育理念提倡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通过实践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公民权责意识、养成公民品格,并掌握"对话与合作"等公民参与技能。在联邦政府推动下,美国逐渐形成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7,(2)
公民教育的发展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及制约。当前"文化自信"的提出为我国公民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背景,是我国公民教育本土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为此,要将文化自信作为当前公民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探讨文化自信视阈下公民教育本土化途径,以形成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推动公民教育本土化发展的新源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随着用户的主动性增强,用户介入度的研究相比以往更为复杂。"介入"概念的界定、选择性注意和创新——扩散理论的深入阐释,为"受教育程度""时间间隔""共享经验"三个变量的提出提供基础,并以此建立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介入度模型;通过"ADS广告咖"微信公众号的数据分析,从传播学、消费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跨学科视角,发现用户介入的多种影响因素,深入剖析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行为现象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3.
姜川  卢文忠 《理论月刊》2008,(1):181-183
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是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认识政治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公民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欢欢  耿绍宝  康宇坤 《前沿》2014,(9):138-140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环境中,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在以个人传播为主的新传播媒介中都掌握着相较于以往更为宽松的话语权和更多的言论表达机会,网络舆论场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地位得以进一步的凸显,对于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以及网络传播所触及的传播伦理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构建和谐、理性的网络传播秩序需要培养理性的受众和理性的传播媒介,更需要培养理性的“意见领袖”,推之当下,体现在具有更多话语表达机会和更强话语影响力的“网络大V”之上。  相似文献   

15.
奚金才 《前沿》2014,(11):73-76
网络谣言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产生了很大危害,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治理,但效果依然不够明显,因可能会造成对言论自由的侵害,甚至还有质疑的声音。其实网络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采取成熟完善的措施。本文从法律完善、信息公开、政府责任、技术治理和强调媒介道德和理性公民教育等展开论述,为网络谣言整合治理提供多管齐下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网民们的恶搞基本上没有带什么功利色彩,最多也就是娱人娱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2012网络问政:从薄熙来到雷政富——官民互动提速,反腐成为社会政治背景板上的主色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公民社会日渐成熟。2012年注定要成为网络反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薄熙来、王立军等"大人物"的纷纷倒台,再到表哥、房叔、车爷、房婶、雷冠希等的纷纷落马,既有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又有网民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热情参与,反腐成为2012年的  相似文献   

17.
孟鸿  何燕芝 《前沿》2012,(20):103-10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稳定的国内环境.而网络谣言无疑是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动摇国家政权的重要诱因.只有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公开真实信息;加强网络技术监管,提升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识,才能有效提升网络谣言治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志愿活动被视为公民参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置身于数字时代被赋予"Y世代"称谓的青年善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社会公共参与。综合采用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在线采访了12位青年志愿者之后发现,青年能长期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由个人特点和家庭成长环境、自我实现价值观的构筑、对他人期待的反身性构建、志愿机构声誉和组织形式、积极互动的社会化影响、网络互融中的智慧连接等方面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金毅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28-31,42
理性包容的政治文化是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而政治参与盲从则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心态的反映。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公民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恶意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以及一些管理机构和人员对某类信息的刻意放大,都会使民众的政治参与理性大打折扣,导致盲目参与、跟从和非理性政治参与的扩大。要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打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基础,就要树立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的政治参与意识,运用公开、透明、包容的网络管理方法,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对网络治理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20.
杨晓婷  杨丽英 《前沿》2014,(17):170-172
自媒体的广泛使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面对日益发展的自媒体平台,高校存在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估计不足;自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滞后;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教育与引导等问题。如何在自媒体的环境下创造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开辟新途径,让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高校网络文化主阵地,并最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