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47年——1964年,是印度现代史上的“尼赫鲁时代”。作为新印度的最高决策者,尼赫鲁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民族独立、寻求民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印度奠定了基础。一、废除封建土邦,建立统一的行政区划制度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奉行“分而治之”政策,在印度实行省邦并存制度,约有20个省直属英国殖民当局,565个土邦由封建王公统治。这些土邦王公是世袭君主,统治着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享有各种独立大权,在各自的邦国中实行残酷  相似文献   

2.
英国入侵印度后,英国人不仅改变了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貌,也改变了原穆斯林统治下的印度法律制度。独立后的印度法律,多与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有继承关系。因此,研究殖民时期印度的法律制度状况,不仅是探讨印度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如何进行法治的。一、外国法律的引入印度英殖民统治者并未经过很长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司法行政制度。就象大英帝国  相似文献   

3.
1947年8月,以英国殖民者和平移交政权的方式使印度获得了民族独立。作为第一届印度政府总理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建立印度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制定兼收东西方肯定成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推行中立外交政策等等大政方针方面,不愧为是印度共和国的缔造者。然...  相似文献   

4.
印度近代知识分子是英国殖民体制下形成的独特社会阶层,是殖民时代政治、经济及文化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知识分子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同其他阶层建立起政治合作关系。在19世纪,印度知识分子与英国统治者忠诚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进入20世纪后,他们与工商业资产阶级结成政治同盟,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关心着整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5.
英国殖民者和印度封建势力的长期残酷剥削和掠夺,使印度长期沦为经济技术落后的农业国。1947年的政治独立,为印度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从事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摆脱封建落后的经济面貌,把印度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印度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独特的国民经济术技改造的基本战略,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调整完善这一战略。为实现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基本战略的预定目标,印度在坚持公营经济“制高  相似文献   

6.
论印度公营企业私有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独立以后的印度,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为尽快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公正两个目标,采用了尼赫鲁的“混合经济”模式,其中在所有制经济结构上,侧重于发展公营经济,特别是重工业部门以及交通、灌溉、电力、卫生与教育等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部门,从而促使印度逐步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印度公营经济在其独立后短短几十年里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印度政府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内困外压的窘迫中,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私有化道路。本文试着就印度90年代以来公营企业私有化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7.
资本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在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中 ,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积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独立后印度资本积累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一、印度资本积累途径的选择印度独立后 ,开始了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印度的生产力十分落后 ,经济结构畸形发展 ,外国资本占据重要经济部门并成为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和不平等交换 ,造成印度国内资源大量流失 ,严重破坏了印度的资本积累和独立发展经济的基础。面对这种经济状况 ,印度迫切需要改…  相似文献   

8.
战前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关系极为密切。印度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对英国的贸易,其数量和商品构成都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控制。英国资本在印度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大量投向种植业、农产品加工、铁路和金融等行业,不仅攫取了巨额利润,而且使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工业品销旨市场和农矿原料产地。战后特别是印度独立以来,印度逐渐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与美、苏、英、日、西德、中东石油输出国等5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济贸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法律改革以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肇因 ,同时也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英国殖民统治前后的印度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印度教法为主体的传统印度法律渐渐丧失了对社会秩序的调整功能 ,对传统法律进行改造 ,不仅是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 ,也适应了印度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是当代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电子工业则是当代崭新的技术工业。其产生与发展,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印度,虽然早在独立初就开始电子品生产,但长期以来却发展缓慢。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印度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引入注目。一、印度电子工业发展概况迄今,印度电子工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时间大体从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四十年代末期,印度创建了电子工业,主要生产无线电收音机。但整个六十年代,收音机仍是印度人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1.
张雷 《南亚研究季刊》2012,(1):106-108,6
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从独立前的"殖民主义现代化模式"到从独立后的"以苏联模式为参照的混合模式",再到经济改革以来"自由主义混合模式",印度的现代化模式经历了深刻调整,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对于印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独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现代化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印度农业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农业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经过独立后的艰苦努力,印度终于在70年代末达到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农业依然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面对加速进行的经济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印度正在推行新的农业政策。独立前的印度,曾经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使数百万人丧生。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仍未摆脱饥饿的困扰。长期以来,农业不仅影响数亿人民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印度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印度独立以来对外战略的总目标是谋求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的霸权,争当地区大国和世界大国。远在独立前夕的1945年,尼赫鲁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消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统治阶级甚至一直未忘大印度帝国的构想,把从伊朗至缅甸、喜马拉雅山至印度洋的广大地区都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印度一独立就重施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技俩,于1949年借机将军队开入锡金,迫  相似文献   

14.
1951年开始实行经济计划以来,印度共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和四个年度计划,现在执行的是第八个五年计划。印度经济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迅速的经济增长以提高国家的生产能力;使经济现代化,即改变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以把落后的殖民地经济变为进步的独立经济;实现经济自力更生以减少并最终摆脱对外援的依赖;强调社会公正,实现充分就业,减少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防止经济权力的集中,建立一个平等、公正和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以尼赫鲁为首的计划制订者们提出了一项经济计划的发  相似文献   

15.
印度经济是市场经济,但利用经济计划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却是印度独立后历届政府所奉行的方针。印度从1951年开始有计划发展经济以来,已历时40多年,完成了7个五年计划和4个年度计划,并在此期间形成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计划管理体制。拉奥政府所推行的以自由化和全球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并非要抛弃有计划发展经济的方针,而是要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作用。本文拟对此两方面作些探讨。一、印度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早在本世纪30年代,国大党在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济计划思想。1938年成立了全国性的计划委员会,由尼赫鲁出任主席并制订了一个经济计划。此  相似文献   

16.
长达近两百余年的殖民统治,一方面多少摧毁了阻碍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机制,给印度社会注入了现代的因素,但另一方面却阻碍、扼杀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独立后,印度在坚持对外开放,保持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同时,始终强调用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努力实现自力更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此,历届印度政府领导人都充分强调自力更生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实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印度的自力更生能力大为增强,对外依赖程度明显降低。这已经并将继续对  相似文献   

17.
独立以来 ,印度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其独立的民族市场经济不断发育成长。但总的来看 ,印度的市场经济仍然是一种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其市场机能的发育尚不成熟 ,也未完全形成发达市场经济所必须的市场体系。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印度市场体系的特征与发达市场经济相比 ,印度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具有一些自己的特征 ,印度市场体系的特征是由印度市场经济的不发达状况所决定的。印度市场经济的不发达 ,一是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 ,即印度经济还是一种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二是表现为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由于农村中以…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殖民统治,严重地破坏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印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独立初,印度城镇中住房短缺的现象就十分普遍。独立后,随着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印度的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了。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给城镇住房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也给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带来重要影响。独立后不久,印度政府就注意到城镇住房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由于城镇住房问题的恶比及其影响的深化,八十年代特别是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了一些更为积极的政策措施。尽管未能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9.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治统印度近二百年的历史,印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印共与国大党的关系,印共对国大党的评价和策略,与独立运动时期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独立前英国殖民主义者是印度最主要敌人,争取民族独立、赶走英国帝国主义是国共两党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两党彼此互为盟友彼此虽有许多矛盾但属于同一营垒内的非敌我性质矛盾。它们的矛盾不在于谁打倒谁,而在于谁是印度独立运动的旗手和领导者。由于共产党本身力量弱小和路线政策上的偏  相似文献   

20.
初评印度的政治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是亚洲地区权力结构的巨变,即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印度独立,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崩溃和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诞生。英勇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印度才刚摆脱从17世纪就开始的殖民地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