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际工作中,人们习惯于把单位一把手在项目选择决策、资金调度处置、人事管理审批等方面实行一人审签决定的做法,称之为“一把手一支笔”。“一支笔”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分为二地看,“一支笔”有利也有弊,要兴利除弊,必须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一把手”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一把手”。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单位,举凡人、财、物都在“一把手”的控制之下,尤其是人事权。从目前暴露出来的许多案件看,“一把手”的干部提名权完全掌控了一地、一单位的人事权力,无怪乎落马的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的老婆说:“武保安当一把手后,明显地感觉到县委书记与县长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3.
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主事的头,人们习惯称“一把手”。“一把手”是有权的,他的品行、思想怎么样,关乎一方群众的祸福。象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这样的“一把手”,他们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百姓因此而得福荫。但也有这样一些“一把手”,  相似文献   

4.
何谓“一把手”?一把手,此乃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官”、“首领”,如同部队的司令员。一把手的素质高低,工作好坏,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关系极大。一把手所处的的位置,所肩负的任务,决定了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指挥艺术和组织协调能力。怎样才能当好“一把手”?本人的拙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又到了各种检查评比的“时节”。不少单位对此高度重视,甚至“一把手”亲自挂帅,把总结评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笔杆子”写出特色,写出亮点,吸引“眼球”,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你特我奇,胜人一筹全“凭笔”。这是在总结评比,还是在总结“凭笔”?这种“变味”的“凭笔”出“先进”、“凭笔”论“英雄”现象,在个别单位有愈演愈烈之势。总结评比的目的是总结经验,奖优罚劣,推动工作。工作一年了,经验需要总结,不足需要指出,成绩需要肯定,先进需要表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总结评比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领…  相似文献   

6.
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都必须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干部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对有些单位、部门和地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难度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8.
大春 《创造》2001,(1):47
一个朋友向我诉说他所在的单位的一些怪事:那里的一把手对单位里的事情,全都是他一人说了算。整个单位里,每一个人都沉默不言,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景色。实际上那个单位各项工作都让人不敢恭维。   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单位的灵魂,一把手的统筹和协调能力是带动所在单位内部一班人同甘共苦,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而一把手的这些能力,在单位内部的体现,就在于他如何看待部下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握民主与集中的问题。“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部属,在执行各种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胡立刚 《政策》2000,(2):42-42
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约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不断有“一把手”在廉政风暴中“中箭落马”,有的甚至是高级干部。“一把手”主管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权不可谓不大,责不可谓不重,应该心系事业,积极进取才对,但有不少人为了中饱私囊而前途尽毁。究其原因,除本人主观原因外,还在于失去监督和约束。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害莫大焉。一是造成的损失大,得人小利则“涌泉相报”,给国家和单位造  相似文献   

10.
我先后在衡阳市团市委、物资局、建委、常宁市委担任一把手,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工作,光靠一把手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善于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和有利条件,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借”什么,该如何“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   1借“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重要政策的出台和重大活动的开展,必将给全国各地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强劲的东风。善借东风,便可开创新的局面。我所在的常宁市巧借中央在县 (市 )开展“三讲”教育的强劲东风,狠抓市级领导班子建设,既省力效果又好,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一把手”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当家人。在当前形势下,“一把手”要用好权力,起码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此即使用权力或非权力因素,使他人言行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权力影响力为“一把手”履行职责实施领导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这不  相似文献   

12.
沈明达 《现代领导》2004,(12):29-29
“一把手”通常指的是一个单位或企业的党政主要领导。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舞台的拓宽以及干部队伍建设中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对于“一把手”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在加入WTO、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选好配好“一把手”,不断提高”一把手”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为深层的思考和更为迫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角色迷失带来“常见病”第二炮兵某旅有一指导员,有着多年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2007年10月,上级机关抽调他到一个临时单位任党支部书记,面对这项重大施工任务,这位指导员很想干出成绩,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增光添彩、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工程还没开工,来自10多个单位的官兵就“各自为战”;开工后,“各自为战”的情况更为严重。常常让他有劲无处使,不仅影响到了他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让他从一名党支部书记变成了一名带队干活的普通干部,因为“领导不力”,工程延期了15天才完工,为此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上级的批评,而且还挨了处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但是有些地方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近年查处的“腐败窝案”现象,表明腐败已由单个的人或单个的事,发展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形成了带有一定社会性的问题。 编织网络 难解官场“ 千千结”“腐败窝案”的最大特点,就是腐败分子勾结在一起,形成一张“腐败网络”。他们互相包庇,狼狈为奸,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几百人;小则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则一个系统、一个地区。当前,“腐败窝案”有以下几种形式:“地区…  相似文献   

15.
有一篇寓言——《秀才买柴》,读后颇有感触文中说,有一个秀才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三个字,但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听不太懂这句话,但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  相似文献   

16.
民间俗语道:将帅无能,累及三军。推及开来,应是将帅有“量”三军之幸。一把手应有什么“量”? 一、人格要有“质量” 人格要有质量,就是说一把手的基本人格(指道德品质、思想意识、作风等)要过硬,这是做人做官的根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当好一把手,人格是基础,是关键。 二、政治要有“含量” 政治素质的含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当好一把手的前提。这就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要讲高度的政治纪律,  相似文献   

17.
“一把手”是一个地方、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处于核心地位,是领导班子的“帅”;负有主要责任,是领导班子的组织者、运筹者、指挥者、协调者;发挥关键作用,引领班子的方向,统一班子的思想,集中班子的智慧,组织班子的行动。做好“一把手”,重点是把握“五子”。  相似文献   

18.
浅议如何当好“一把手”马万令任何一个领导班子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他是“一班人”的“主心骨”和“排头兵”,要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制订并实施符合实际的地区或部...  相似文献   

19.
“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担负着组织协调、计划、决策、管理的重大职责,拥有较大的权力。近年来,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一把手”因滥用权力而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却屡有发生,而且还呈日渐增多之势。因此,认真分析“一把手”权力越轨运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一、“一把手”权力越轨运行的主要表现如何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新的严峻考验。背离权力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