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醺 《法制博览》2008,(10):18-18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2.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09,(17):63-63
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3月,宰相元载伏诛。 他被押往万年县行刑,刽子手开刀问斩之前,循例要问:相公,可有什么遗言和要求,且说无妨。元载说他只有一事,唯求速死。刽子手说,那倒不难,不过要委屈相公。于是,剥下他的臭袜子,塞进他的口中。然后,刀光一闪,人头落地。同时,他的妻子、他的两个儿子、他的主书、随员、门人和亲信,以及他安插在宫廷里面的内线,统统完蛋,或交出脑袋,或关进牢房,或逐出长安,或削职为民。一位跺跺脚,长安城就晃动不已的大人物,树倒猢狲散,连替他收尸的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疾恶如仇,他要扫除一切通往他的理想国道路上的障碍。他的严刑峻法不仅施用一般官员,即使是他的亲属犯法,他同样不会饶过。没有亲疏之别,没有等级之分。在他眼里,法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他的至亲、驸马欧阳伦因为动用公家车辆走私茶叶,破坏了茶马之法,被他断然处死.  相似文献   

4.
张佐良 《法制博览》2010,(15):13-13
1976年1月,周恩来已经病得不成样子了。他身上的毒瘤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掉他体内的营养物质、噬啮掉他的肌肤。此时看来,尽管他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但见他已经明显地消瘦了,面部不再丰腴红润。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理发,看到的只是白发多黑发少,头发更加稀疏了;胡子拉碴的样子,若是几个月没有同他见过面的熟人,一旦看见他,会吓一跳。  相似文献   

5.
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却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不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在这里,我也不打算将他的名字公开,因为我答应替他保密。他是初二下学期转来我班的。他的父母还在安徽,他来上海市住在爷爷奶奶家。母亲下岗,父亲月薪不到400元,年逾七十的奶奶分文无着,爷爷的退休金才300多元。他每天中午都得回家做饭,鱼肉荤腥几个星期都吃不到一次。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非常同情,并且给予了许多关爱。我不仅为他张罗减免学费、班费、减免春游、秋游费,还常将学校早餐给老师发放的牛奶、五香蛋及包子悄悄地塞给他。开始他也挺不错,很勤劳,打扫班级卫生,一贯积极主动;班级的饮用水,差不多由他包了…  相似文献   

7.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在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一位神秘的和尚军师,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谋略家——姚广孝若隐若现,神出鬼没,他身披袈裟,口喧佛号,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是货真价实的军师。他在明成祖朱棣夺取江山的斗争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使人感到莫测高深。他实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相似文献   

8.
艾君 《工会博览》2013,(13):6-6
时传祥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成为一种美谈,他的精神成为一种力量,始终在感染着社会、激励着后人。这源于他在平凡岗位上,吃苦耐劳,用其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扮美了他人生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张明 《法制博览》2008,(20):35-35
他“旗下”的55名学生,33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考进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牌大学;他让一个极度厌恶数学,成绩倒数第一的学生,考入北大;他将“打遍全校无敌手”的学生,转变成优秀班干部;他总是放大学生的优点、淡化缺点……他被学生称为“神奇教师”,“心灵导师”。  相似文献   

10.
王梦怡 《工会博览》2013,(30):46-47
为了让女儿们不饿肚子,他开荒种地,不分昼夜忙碌;为了外孙女快乐健康成长,他细心呵护、默默守护,不离不弃;他的爱就像照明灯一样为两代人的成长引航、照明!他就是我的姥节,一名普通的钢铁厂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