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劉玉 《中国法律》2012,(1):34-36,97
国企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土地资产处置则是国企改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现行有关规定,对国企改制中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根据企业改革的不同形式和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人股)、国有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和保留划拨用地等方式予以处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股份制改革和战略性改组,并对一些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兼.诈、出售等形式的改革,大部分国企经过改制,激发了活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国企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呈现出比以往更加明显的两大特征:即职务犯罪不断增多,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社会矛盾加大,已构成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隐患。对此,我们专门对目企改制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组织召开了十余次由改制后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到了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地以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对企业进行了改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制后,部分经营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国家、集体、职工利益,引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问题不容忽视。 l、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改制后,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对滞后,部分经营者认为取得企业的经营权后就拥有了资产的处置权,对国有资产随意处置,有的甚至进行“暗箱操作”,低价、无偿变卖给亲朋好友,从中牟取私利,变相侵吞国有资产;有的经营者利用经营企业的资本、技术、资源等来经营自己的“小企业”。有的利用国有资产抵押贷款,把贷款大肆挥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把企业破产改制中维护好职工利益纳入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领域,不断创新思路,完善制度,有效维护了职工利益,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主要做法是坚持严把“五关”:严把改制方案审核关。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对企业重组改制的总体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监察局、劳动保障局、工会作为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按各自职责对总体方案中有关企业职工权益的事项是否符合政策法规进行监督,督促改制企业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必须做到确保职工群众在企业改制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改制工作中的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权。规定国企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为强化“两个确保”的落实,市监察局依据行政监察法有关规定,邀请特邀监察员对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进行巡视。  相似文献   

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以来,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毋庸置疑,随着国企改制公司改制过程的不断深入,国企改制也不断暴露和凸现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在当前国企改制公司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是,为数众多的国企借改制之机,钻法律的空子,不讲诚信,想方设法逃避或悬空企业债务,坑骗企业的债权人,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我国国企每年不讲诚信的代价大约为5,855亿元,而仅国企逃避债务一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880亿元。以上情况告诫我们依法遏制国企在改制…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改制中土地使用权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改制的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中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是企业改制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地使用权处置有多种方式,每种处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探讨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和发展的土地使用权处置途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国企改制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防止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就要查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适的监督管理措施。结合企业改制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国企改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1.隐瞒改制前的收入。主要表现为改制前应进账的收入不进账。被隐瞒的收入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2.提前列支未发生的费用。一些企业在改制工作开始前,不顾财务操作规程,提前大幅度提取折旧费用、财务费用、应付税金和职工福利费等。由于改制中的资产评估通常只审计当前会计账证,再加上一些评估人员不熟悉企业的情况,致…  相似文献   

8.
《法人》2004,(2):20-25
有关国企改制的每一项政策出台,总能牵动众多人的目光。以前,由于国有资产出资人没有完全到位,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够完善等原因,使我们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2003年12月15日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同时有关国企改革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的建设也得到逐步完善。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充分明确相关主体的利益保护,如何严格遵循相关法规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如何杜绝虚假外资,如何如何遏制逃废银行债务,如何为国有资产流失堵漏?同时,又要实现产权“流转畅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然而,在国企改制中,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却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如社会保障不落实,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民主政治权利不落实等等。如何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保护职工权益,是国企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欲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以完善有关法律规范为进路,进行有关专门立法、提高法律规范层级、健全社保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程序规定,全面维护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权益。  相似文献   

10.
魏平寿 《江淮法治》2009,(3):F0002-F0002
2004年正值固镇全县供销社改制的关键时期,但改制中涉及到利益凋整、人员安置、职工社保等问题,严重影响改制的进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基层上访不断,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这一年,王玉清临危受命,担任县社负责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是固镇县供销社主任王玉清上任所要解决的第一难题。当时的县社系统单位多,人员多,问题多,资产少,诸多问题处理起来难度特别大。尽管如此,王玉清主任从职工切身利益考虑,千方百计帮助职工解决问题。从信访局到县社主任,虽然单位变了,但是解民忧、排民愁的环境没有变,王主任成了县社能够而且愿意为职工解决问题的领头人。经过努力,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系统3372名于部职工全员进入社保,职工利益得以维护,稳定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1.
法律问题:一道绕不过的坎儿株洲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中央、省、市属的各级国有企业比较多,相应地改制任务也比较重。2003年列入改制计划的市属国企达113家,省属10家,并启动了11家非计划内的国企改制。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近70家,占应改制企业的57%。改制共涉及职工6.9万人,已置换身份或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关系2.2万人。应该说,我市的国企改制开局是良好的,进程是平稳的。但是随着改制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法律问题。一方面,国企改制作为一个十分繁杂的系统化社会工程,既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造成为现代企业。但改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是许多企业在改制中悬空或逃废债务,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导致利益的失衡。因此,如何保证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又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成为企业改制中的一对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一家国有粮油企业改制后,成为了民营企业。但在改制之后,这家企业遭遇了“被国有”的命运:法定代表人被罢免,企业被决定清算,公安、审计插手,政府部门贷款千万元安置职工,企业资产被决定处置……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停产,职工回家,厂长告状。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上半月,本刊以《身份置换费的猫步》为题,报道了广西桂林铁合金 总厂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职工经济补偿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是这个大型国企在改制过程中存在的“瑕疵”引发的。  相似文献   

15.
袁娜 《天津律师》2005,(1):36-37
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潮的再次袭来,有关国企改制中一些相关事项的妥善处理,如职工安置、债务债权处理等问题.成为了每个拟改制企业(以下简称改制企业)都切实关心的焦点.其中改制企业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处理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如何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产的合理处置在国企改革与发展中至关重要。本文拟根据国有企业改制状况对我国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允许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可以将有关资产量化给职工个人。为了支持企业改组改制的顺利进行,对于企业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个人取得量化资产的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现明确如下: 一、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待个人将股份转让时,就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各地按照中央确定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积极探索和推进国企改制的多种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由于国企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在实践中也凸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疑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疑难问题都可以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找到原因。本文拟对这些疑难问题作一些剖析和思考.以期引起重视.在国企改革实践中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借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公共财物案件的发案数和涉案金额都呈攀升趋势,而贪污罪案件则要占到企业改制中职务犯罪案件的50%。虽然国企改制以及改制过程中的犯罪现象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所争议的问题却涉及贪污罪构成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故而将国企改制中认定贪污罪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为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笔者调取了近年来江苏全省法院审理的国企改制中涉贪污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20.
汤集安 《检察风云》2004,(22):32-33
可以说,陈良玉并没有什么特 殊的背景,官位也不显赫,仅仅利用 企业转制之机,就轻而易举地捞取 了上千万元的国有资产。他这一行 为除了个人的贪欲之外,干部任命 体制的不合理性、上级部门对下级 的监管不利、评估审计过程中的把 关不严,无疑都为陈良玉捞取巨额 资产提供了方便。国企改制是一个 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解决在改制过程中存在的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让改革的成本小些再小些,的确值得每一个参与国企改制的部门和领导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