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提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主参与度、信息公开度越来越高,仿佛一切都被置于放大镜下。据了解,不少官员有很多怕,但最恐惧的是网络。最近,一些地方官员向人民论坛记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喂喂,好兄弟,麻烦请你尽快找人把××网上的帖子帮我们删掉,我们这里没有疫苗的问题,他们是瞎编的,但我们说不清呀,事闹大了,我可是麻烦了,请你帮帮我。某晚深夜12点,某地宣传部长打来电话,电话中透着十分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官员们已被无情地扔进了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不免使一些官员产生网络恐惧,呈现出各种表现。表现一:漠视网络监督,打击报复网络举报人。由于网络监督的主体合法性尚不明确,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官员网络恐惧症呢?似乎现在还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可以使大家认可的定义,有人指出,网络恐惧感是人们面对网络迅猛发展所产生的一种不适应感。本人认为网络恐惧可能不仅仅是不适应,而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1,(7):20-21
<正>博客、微博是一种以网络作为载体,可以简易迅速地发布信息,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博客凭借着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成为了当下一种重要的流行元素。据统计,2010年,中国博客数量已经接近3亿,专家分析,到2015年这一数字很可能将达5亿之多。  相似文献   

6.
柳滨 《协商论坛》2013,(5):38-41
百度在今年年初发布了2012年度搜索风云榜,榜单中不乏"中国好声音"、"丝"这样的社会文化热词和网民用语,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围绕惩治腐败的相关话题也成为今年网民搜索的关键词。去年政务微博"遍地开花",被称作是政务微博的元年。而今年,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主色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9-41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表哥”“表叔…‘房叔”等频繁出现,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这股巨大冲击波也使官员“网络恐惧”升级至2.0版——“微博恐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台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及主管部门面临有口难辩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官民关系不和谐甚至对立、民众缺乏畅通的表达渠道等问题都慢慢浮现出来。而网络的兴起,无疑给民众提供了宽阔的言论平台,网民以极大的热情利用网络了解公共权力的运行情况,并表达自身的诉求。民间舆论与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审视着政府官员的言行,考验着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范以锦  邬茜 《人大建设》2009,(11):40-4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官民关系不和谐甚至对立、民众缺乏畅通的表达渠道等问题都慢慢浮现出来。而网络的兴起,无疑给民众提供了宽阔的言论平台,网民以极大的热情利用网络了解公共权力的运行情况,并表达自身的诉求。民间舆论与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审视着政府官员的言行,考验着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袁俊  邢佳 《人民论坛》2014,(7):36-38
当前,我国官员群体的道德水平在总体上得到较大提升,但重享受轻付出、理想信念动摇乃至贪污腐败等官员道德“失范”和违法犯罪的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给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带来严重破坏。深入分析当前官员道德“失范”的问题,研究加强官员道德建设的治理路径,对我党更加积极应对执政考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杜海霞 《前进》2012,(9):36-37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也是互联网最火的新应用。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相似文献   

12.
晓东 《人大建设》2005,(7):52-52
《东方今报》于4月2日登出一篇《当代表不是为出风头》的文章,披露林州市开元办事处17名人大代表虽有“有问题找代表”的承诺,但当人民群众真正遇到难题要找他们帮助解决时,一些有“官”职身份的代表总会因职务身份而不方便或不愿履行监督职责。相反,一名医生身份的人大代表则很能为民办事。这篇文章还透露,在开元办事处17名市人大代表中,“官员”身份的人大代表就占了一半,很难保证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3.
厉庭银 《前进》2012,(8):56-56
近年来,互联网对于公共事务和政策的影响日益深入,基层党委政府承受来自虚拟世界的网络压力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压力双重考验。面对“网上被骂,网下加压”的境况,在基层干部中出现执政能力的“短板”现象。比如,网络“恐惧症”与“麻木症”并存,要么把网上舆论视为洪水猛兽,想当然地进行堵、封、瞒、蒙,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么漠视网上民情而反应迟钝,贻误引导和处置的良机,导致“小事情”演化为“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想不到官员也有自己的"粉丝"了。这或许真是社会的进步,官民之间零距离,官知民意,民知官情,也是中国社会由"官本"走向"民本"的标  相似文献   

15.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这首《徐帆》因其作者车延高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网络上一夜曩红。被网民戏让为“羊羔体”(取自廷高的谐音)。而当事人武汉市纪委书记的身份更为事件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尽管作者一再申明此诗与获奖诗集无关,但网络舆情依然汹汹。  相似文献   

16.
有时事观察家指出,2010年是微博发展的元年。而2011年,微博更成为网络的舆论中心,成为公民监督政府公共权力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雷语”是最近流行的一个网络名词.是“雷人语录”的简称。意思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在公众场合说出的一些令人吃惊的另类言语。比如,“这个事我不好再说太细”、“给我抹黑,就是给全县抹黑”、“没有网络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等等。  相似文献   

18.
依靠造假手段,制造虚假信息已经成为一些官员为自己涂脂抹粉、获取政绩的普遍手法。它的恶果不止于制造了虚假信息,更具有恶劣的坏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健康网络"自我"观念的确立是人际健康网络交往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网络传播谣言会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形成要求媒体报道更加迅速、客观、详细、周全,要求政府处理更加透明、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