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共培养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借助历史资料和学界研究成果,对鄂豫皖苏区卫生组织建设、防疫工作及其启示等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鄂豫皖苏区医疗卫生防疫研究有所裨益。一、苏区医疗卫生组织建设鄂豫皖红军诞生以及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2.
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曾任皖西北道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二十七军(任军政委)、红二十八军(任军政委)、红二十五军(任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曾遭受数次挫折,险些被杀,但是他对革命的信仰却愈久弥坚,未  相似文献   

3.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0年3月,由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武装起义建成的红军第十一军改编为红军第一军,开辟了广阔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红一军与鄂东南地区的红十五军组成红军第四军,随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又建立了红二十五军。11月,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约3万人,在鄂豫皖地区赢得了多次大规模战役、战斗的胜利。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向西转移。19…  相似文献   

4.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于12月翻越大巴山进入川北地区。经过一番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后,红军占领了通江、南江和巴中3县的广大地区,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红军迅速发展壮大。红军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绩,一是归功于中共早期党组织在四川的建立和活动;二是红军始终坚持舆论宣传和物质利益激励相结合的动员手段,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三是根据地政权建设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保障了民众已经获得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曾任皖西北道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二十七军(任军政委)、红二十八军(任军政委)、红二十五军(任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曾遭受数次挫折.险些被杀.但是他对革命的信仰却愈久弥坚.未有丝毫的褪色。他就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郭述申。  相似文献   

6.
张秀山同志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原松江省)第一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张秀山1929年春入党,历任中共“兵运”地下党支部书记,红军大队长.游击队政委,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四十二师骑兵团政委、师党委书记、师政委,中共陕甘特委书记,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党委、宣传部长,中共西北军事委员会供给部长,红军干部学校政委.中共神府特委组织部部长、特委书记,红军独立师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河防司令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绥德地委书记,苦备区…  相似文献   

7.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8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正式成立,直属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任特委书记。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先后调集4个师兵力,会同地主民团对闽粤边区进行残酷“清剿”。在极端险恶、艰苦的环境中,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狠抓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获得较快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李雪 《党史文苑》2022,(3):32-37
苏家埠大捷,是1932年3月下旬至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此战历时48天,堪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缴获武器最丰富、损失最小的大胜仗.红四方面军在皖西地区的胜利,创建了鄂豫皖苏区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不仅开辟和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苏...  相似文献   

9.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1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决定在福建广东边界组建的。同年8月正式成立,直接归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被中央指派为特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抓好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闽粤边区在3年内粉碎敌人的严密封锁,及10余次大举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途中,但远嵩两次绝处逢生;和他一起参加红军队伍的25个兄弟,长征结束到达陕北时,仅剩下6人,另外19位亲人都牺牲在雪山、草地以及与敌人的搏斗中……但远嵩,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在大哥但远从、表哥皮定均的带领下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  相似文献   

11.
1936年的红军作战新计划,核心是第二次东征山西,主要目的是以战求和,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又促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联合红军抗日,最后实现"逼蒋抗日"。作战新计划先后两次即将启动,但因山城堡战役胜利和西安事变爆发暂停,最后放弃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阶段。放弃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尚在起步,红军东征抗战的政治环境尚未形成。作战新计划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共和红军摆脱生死困境,推动西安事变爆发,最终实现了"联蒋抗日"的局面;最终明确中共和红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中共和红军独立自主意识和力量。它虽然军事上没有多少进展,但在政治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2.
段炼 《党的文献》2015,(4):74-81
1936年的红军作战新计划,核心是第二次东征山西,主要目的是以战求和,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又促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联合红军抗日,最后实现"逼蒋抗日"。作战新计划先后两次即将启动,但因山城堡战役胜利和西安事变爆发暂停,最后放弃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阶段。放弃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尚在起步,红军东征抗战的政治环境尚未形成。作战新计划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共和红军摆脱生死困境,推动西安事变爆发,最终实现了"联蒋抗日"的局面;最终明确中共和红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中共和红军独立自主意识和力量。它虽然军事上没有多少进展,但在政治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成立80周年。80年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争取南方游击战争的胜利,曾经在福建闽南和广东粤东边界的广大地区,领导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与十倍于己的强敌进行殊死的斗争,不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并在敌我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困境中发展壮大,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根据地中的重要的一块,  相似文献   

14.
陈伯樨(1910—1936)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曾任红一军、红四军排长、连长、营政治委员等职。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1933年  相似文献   

15.
新四军三支队改编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8、9月间,我在中共南方工委党训班学习。先是1936年冬,闽中特委受中共南方工委之命,设法同活动在闽东的叶飞红军游击队沟通关系。于是,闽中特委委员余长樾委托福州大众社进行此事,派大众社成员胡伯香携带《八一宣言》等文件赴闽东游击区。胡伯香找到闽东红军游击队部队,但以后就不见回来。事后,得悉胡伯香因被王助怀疑,轻率地被杀掉了。1937年春节之后,闽中特委遭到一次严重破坏:书记王于洁,委员王孝敏、潘涛、陈炳奎、余长樾等人被  相似文献   

16.
正陈再道:突破六路围攻开辟冀南厮杀羊山集兵团级的河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和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俩同是在红四方面军成长起来的开国上将,都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  相似文献   

17.
1977年6月。万里出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正是寒风凛冽的隆冬时节,万里专程赶往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区之一的大别山金寨县。去探望老红军和红军烈士的家属。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红军长征后,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按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他们经过艰苦奋战,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各路红军长征队伍中先期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的第一支部队,是北上先锋,被毛泽东誉为"中央红军之向导"。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20.
正在金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爆发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两大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12支师级建制主力红军队伍,涌现了59位开国将军,张贻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生于1909年1月,是该县南溪镇南湾村吴家湾人。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军战士、红二十五军班长,独立第四师排长、代理副连长,红三十一军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教导队政委,援西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立夏节起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