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大别山精神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国胜 《党史天地》2007,(12):46-49
今年11月13日是黄麻起义8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光荣的节日,笔者拟以大别山精神为主题,旨在通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地位的概论、大别山精神内涵的阐释和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意义的论析,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存在意义,充实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增添党史教育的新篇章,提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使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根植于中国文化的、锻造于人民实践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追求、历史重任、意志品质、政治品格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新世界的精神,闪耀着新世界的智慧和光芒,始终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贝  黄翠茂 《世纪桥》2024,(1):8-10
梅山革命精神是琼崖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革命史上不朽的精神丰碑。“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中心,不惧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是梅山革命精神的精神内涵。梅山革命精神是琼南地区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实践斗争中形成的,其生成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当前,海南自贸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步伐已进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厘清梅山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研究梅山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对增强海南文化自信,丰富海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国革命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区.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伟大斗争,创造了 28年红旗不倒的不朽传奇,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相似文献   

6.
作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建党实践与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相连。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与传播是其理论逻辑,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李大钊的建党探索与实践是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逻辑,围绕“为何建党”“建何种党”“如何建设党”等问题,李大钊最大限度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开创性贡献是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逻辑,为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卓越功绩。  相似文献   

7.
刘利 《学习月刊》2014,(20):87-88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精神动力。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继承和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不断赋予大别山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底色。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及实践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其生成提供了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生成提供了文化逻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则为其提供了实践逻辑。历史主动精神具有丰富的基本内涵,包括积极有为的担当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以及人民主体地位意识。在实现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弘扬并践行历史主动精神必须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以及坚持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使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尺度看,社会革命比现代化的涵义更广、时间范围更长、价值意向更远,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一个阶段性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从革命中来”,发轫于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历史。从社会革命历史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贯通和联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更高阶段的桥梁。中国式现代化“于革命中嬗变”,在多种逻辑的交织下演化,因而成为伟大社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全新的社会历史场域,并在此有机复杂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社会革命逻辑的主要地位,彰显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到革命中去”,对伟大社会革命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为伟大社会革命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伟大社会革命创制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深化了“三大规律”的探索和认知。  相似文献   

11.
2019年9月16日,一直心系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新县考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断,肯定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丰功伟绩,赋予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巨大的历史光荣和重大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精神重要地位的强调,为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鄂豫皖革命史、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林晓滔 《当代贵州》2023,(33):68-69
<正>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求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时代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不负人民的精神源泉。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加强精神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战略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在90年来的辉煌历程中,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艰苦创业,艰辛探索,开创了人类历史亘古未有的事业,也铸就了伟大的政党精神。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形成规律,科学阐发中国共产党90年来加强精神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与战略前瞻,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21,(4)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革命实践的精神成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具有三重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论述为渊源,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从历史逻辑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从实践逻辑看,需要培育主体,搭建网络平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于行动中落实。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新时代进一步坚持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自省、革新的思想。历史逻辑蕴藏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实践逻辑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是自我革命的力量来源,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自我革命的重要目标,自我革命是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将“三个务必”作为自我革命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是值得中国人民世代相传、发扬光大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三种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聚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结果。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同样,伟大革命精神的创立离不开伟大革命实践,伟大实践的成功又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从"伟大社会革命"视角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非常鲜明的理论建构特点。立足社会革命的世界历史性维度,能沟通"特色模式"与"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结,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完整性;立足社会革命彻底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维度,能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史、党的奋斗史的深层联结,体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宽厚性;立足社会革命实践至上维度,能充分认识"实践理性"与"理想精神"相互促进的重要性,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效能性。"伟大社会革命"为我们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践行初心”“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关于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鲜明例证。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幸福观是对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不负人民”内涵的深化,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高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筑牢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要体现在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用日用而不觉的核心价值理念凝聚磅礴力量和对人类命运真诚关切的天下情怀上。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与愚公移山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内涵丰富,以不忘初心、知难而进为信念根基,以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为内容指向,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实践遵循,其生成是双重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推动的价值生成,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的文化认同;同时,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联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精神动力,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相融通、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文化支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贯通、为新阶段新征程新奋斗提供了方向指引,在三者统一中彰显出重大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征精神不仅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长征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的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也不断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也必将丰富与升华长征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