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高脱贫质量,已经成为现阶段和今后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原则。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从培育贫困乡村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农村自我造血机制的深层扶助策略看,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形成长效脱贫保障、有力防范返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与核心。1.构筑以产业扶贫为核心、转移支付为补  相似文献   

2.
要论摘登     
《求知》2018,(3)
正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3.
近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为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无数人勇担重任,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7)
<正>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省全面振兴发展给出了答案、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延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将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把牢"精准"要义,做足"绣花"功夫,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开创延寿脱贫攻坚新局面,为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要论摘登     
《求知》2018,(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9,(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并且把这一工作理念已经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模式,为新时期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中国梦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民主》2021,(5)
正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团结合作、共襄伟业的重要创举。2016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把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资源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求知》2020,(5):63-64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双衔接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忠双认为,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先要科学认识二者相辅相承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条件、重要基础和坚强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彻底、决定性胜利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重大战略行动,对其重大意义的认识无疑是一项有深度的理论课题。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此次"脱贫攻坚"的真谛;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将使"扶贫脱贫"斗争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接轨,成为向现代化进军的前奏。"脱贫攻坚战"也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锻炼和考验,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推进和深化。在对以往扶贫经验的总结中,当代中国正在走出符合时代特点的脱贫之路,从而为世界范围的反贫困斗争提供借鉴。"脱贫攻坚战"的展开,有利于在顶层设计和实际工作的结合上,开创扶贫与开发的新局面,呈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预示着当代中国制订的全面脱贫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10.
2021年,随着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深入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沂蒙山区等东中西部脱贫县区,全面了解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成效与难点、痛点.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是云南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如何退"核心问题,以"直过民族"为重点,通过科学有效责任体系、内生型脱贫机制、精准施策创新扶贫模式和打造社会大扶贫格局,不仅实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提升,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而且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卫小春 《民主》2016,(4):10-11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卫生计生部门紧紧围绕医药卫生改革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在扶贫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一是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13.
他们走村入户,与群众谈心,让群众感受温暖。他们寻良策、找出路、兴产业,努力提高村民收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山东省应急管理系统一大批驻村干部心系百姓,敢于担当,努力做好贫困地区灾害风险防控、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科普宣教等工作,有利地提升了贫困地区安全生产意识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安全保障。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主动作为,勇担重任,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7,(12)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2016年6月,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进行专项民主监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9,(12)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一条主线。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是重点,在顶层设计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重中之重。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技能教育培训、制度保障对于激发内生动力尤为重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  相似文献   

17.
刘文胜 《民主》2016,(4):15-18
正"毕节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次生动实践,闯出的是民主党派助力扶贫开发、实现贫困地区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子,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举国上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今天,结合民进中央"智力支边"、"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六个西进"、"定点扶贫县(滦平、安龙)"、  相似文献   

18.
柳昌林 《瞭望》2016,(15):47-47
海南想三年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必须高度重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省情要害。即使拥有青山绿水、沃土遍地,人智不扶、穷根难除,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3)
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是对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生动的、具体的诠释。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利益主体和评判主体。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遵循脱贫攻坚的内在规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助于更好地凝聚中国力量,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向定杰 《瞭望》2020,(15):62-63
脱贫不只是数量脱贫,更要看实绩。2019年我国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0多万、贫困县摘帽340个左右,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依然很重,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压力不小。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提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今年将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