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由主义正义传统受制于历史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立场,始终秉承维护特权阶级利益、服务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终极价值指向,终难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具有抽象性和虚假性的"形式正义"的桎梏。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和无产阶级立场寻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路径,以政治经济学为批判工具,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传统的资本主义实现方式及其历史局限性,致力于从更高级的"异质社会"层面思考人类自由、平等、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实现问题。秉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旨归,马克思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作为正义社会的实现路径,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作为正义社会的根本分配方式,其正义观具有"实质正义"的性质,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传统的批判性重构及超越。马克思正义观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公平正义理论,对我国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指针、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方面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理想。坚定制度自信、彰显制度优势,就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法治的主要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要依靠法治来保障,所以两者是统一的。公平正义是良法善治的价值指引,依法治国则是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二者相得益彰,相互支持。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要实现法治中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呈现和公平正义公共价值的彰显必将助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公平正义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公平正义思想是推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动指南。习近平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把公平正义看作价值观、原则和制度等三者的辩证统一。公平正义首先是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诉求;其次,作为原则和规范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价值平等享有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包括权利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规则平等原则;最后,公平正义是制度的正义,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政策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安排必须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让人民时时刻刻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4)
"正义"问题应当成为警察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中西方思想传统中挖掘关于正义观念的思想实质,对于警察正义观念的澄清及警察伦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警察正义观是指警察对与警察职业活动相关的正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主要包括:警察对正义和警察正义的一般认识,对警察权力的性质、来源和正当性的认识,对警察制度正义的认识,对警察执法正义的认识,以及对警察个体的正义感的认识等。构建警察正义观,为警察制度及警察在制度中的道德行为提供支持和评价标准,有利于培育警察正义感,树立警察正义的形象,和谐警民关系,实现人民警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主攻目标和重点领域,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着公平正义的深刻意蕴。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体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罗尔斯公平的正义理论存在探寻完善的正义而轻视现实的正义、关注制度的正确而轻视社会的互动、强调抽象的认同而轻视理论的可行等先验制度主义的价值缺陷,阿马蒂亚·森建构了比较的正义理论,试图以可行能力基础、实质自由原则、幸福标准等价值合理性依据,重塑一种更为合理的正义,以颠覆充满诸多困难的公平的正义。诚然,比较的正义在创新正义理论的同时,很可能将提升正义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加强阿马蒂亚·森的正义思想与罗尔斯的正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上有利于推进社会正义理论尤其作为西方政治哲学名家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的全面深入,实践上有利于借鉴西方社会正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成果,促进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分配正义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分配正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阐释分配正义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促进分配正义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使命遵循。这一重要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理论意蕴,彰显了持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确立了积极遵循三大公平的基本原则,设定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适应的阶段目标。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分配正义的实践逻辑,即要夯实分配正义的物质基础,完善分配正义的制度建构,增进分配正义的民生福祉,凝聚分配正义的社会共识,规范分配正义的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9.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正义体现政府治理的最终目标,政府治理是社会得以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本文以两者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程中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为实现和谐社会、达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治理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规划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这一目标完成的三个重大战略举措。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目标要求、具备的政治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这些现实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王晓曦 《学理论》2011,(20):33-34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罗尔斯在其出版的《正义论》一书中,以"公平正义"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了正义的三个原则即最大自由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并探讨了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等问题。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罗尔斯的正义观出发,对胡锦涛的公平正义观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发掘罗尔斯正义观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丽斯  李富得 《学理论》2012,(16):185-186
公平正义是罗尔斯正义论的主题:其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其制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基础,其分配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其合作是社会和谐的实现路径,罗尔斯正义论对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使大学生得到健康而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而正义感则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强化公务员正义感是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公务员正义感是指公务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正义性情感、正义性反应以及给予社会公众的正义性体验,它包含行政道德正义﹑行政话语正义、行政行为正义以及行政心理正义等四个方面。构建一个优良的正义感反应系统并强化公务员正义感,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责任政府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是责任行政模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必须回应和满足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新公共行政所主张的社会公平理念相契合。而现代行政强制作为责任制政府的制度和机制安排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所表现的伦理缺失显然与责任行政追求公平正义、回应和满足公众利益诉求的这种"应然性"相背离。因此,现代行政强制,要从伦理的维度出发,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点上,真正合乎维护社会正义的正当目的,回应和满足民众利益,重塑政府行政的伦理精神,以实现现代责任制政府的精神底蕴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5)
<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首要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是"平等、公正、正义"三者的结合,是以社会生产方式为出发点,是每一种生产方式衡量自身的标准,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生产方式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只有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义的实现。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理想价值追求的模糊、制度建制的缺陷、公共伦理文化的缺失,使中国社会面临一系列涉及正义的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正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在唯物史观确立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关心劳动者的状况,关注劳动过程的正义性,主张通过建构正义制度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从而实现劳动解放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我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法治将不断健全和完善,实现司法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包括刑事法律援助、公民诉权保障和公益诉讼在内的一系列有助于实行司法正义的事业,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吴鹏 《理论探索》2020,(4):50-57
建构性正义旨在为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一种事实上可行和价值上应该的正义原则,强调以渐进性的方式来推动人类的正义实践和正义追求不断走向更加完善的状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走向建构性正义,这种判断的逻辑依据在于: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及其所面临的公平正义挑战呼唤着一种建构性正义理论;另一方面,学界对正义问题的研究缺乏一种建构性取向,与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发生了"脱嵌"。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建构性正义的逻辑起点;以"贡献原则"为主体、"平等原则"和"权利原则"为两翼的"协同正义"是建构性正义的基本原则;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建构性正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在唯物史观确立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关心劳动者的状况,关注劳动过程的正义性,主张通过建构正义制度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从而实现劳动解放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平正义问题,从价值标尺、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三重维度进一步明晰了公平正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地位。明确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定位;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保障体系;推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的公平正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