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仁爱思想以个体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的培养为主线,强调情感育人的作用。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僵化的缺陷,孔子仁爱思想的研究与运用正是弥补高校教育工作不足的重要路径,也是凝聚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精神瑰宝。因此,通过研究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分析高校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如何运用孔子仁爱思想,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人格独立;树立大学生的礼制观念,优化其人际交往,塑造大学生的君子风范,培养其自律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孔子仁爱思想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部分,这里的仁爱出于情感又超乎情感,是道德理性的体现。仁爱思想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也是凝聚中国精神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6)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下提出了相似的价值观念,分别为仁爱思想和友爱论,两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占据着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二者也存在着差异,孔子仁爱的对象和范围较广,强调推己及人,以礼来维持社会秩序;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对象是排除奴隶之外的要求有回报的爱。比较二者的异同,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大师的伦理学和哲学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孔子"孝"的原初意义属于家庭伦理学范畴,是用以调节父母与子女之闻关系的伦理规范,它包括爱亲、养亲、敬亲和谏亲等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孝"的某些内容显示出了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它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然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旨在吸收孔子"仁爱"思想的合理内核,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晰新媒体环境下孔子"仁爱"思想焕发的时代价值以及对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作用,有利于克服教育者主导意志与受教育者自由意志的抵牾,激发主体意识促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奉行"立己达人"的道德准则,建立和谐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石欣民 《学理论》2010,(26):102-103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哲学思考。当代哲学家贾尼·瓦蒂莫认为,存在是生命运动的本身,因而存在就是历史,是有限的,"存在在时间中延展,在变动,在生生灭灭。"换句话说",存在成为时间,或曰历史。"[1]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哲学的研究将有利于一般哲学问题的解决和深化,更有利于对历史的理解。但由于历史哲学自身的复杂性,人类对其认识是较晚的,而且颇为艰难。试通过比较的方法揭示老子、孔子各自的历史观,及其对后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仁贯通天人之间的关键词是一个“生”字。就仁与知的关系言,孔子有时是仁知合说,有时是仁知分说;就仁与礼的关系言,仁是质朴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部表现;就仁与孝、忠恕的关系言,孝、忠恕都是以仁心待人,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就仁与生态的关系言,孔子仁学主张从孝开始,一层一层推出去,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7.
梁寅子 《学理论》2009,(20):149-150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研究孝文化对于全面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本世纪中叶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孝文化对于解决家庭养老与老人的社会保障,处理现代亲子关系,建立现代家庭伦理,加强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均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彦乔 《学理论》2013,(15):78-79
孝文化教育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更永恒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不科学,导致大量不孝的现象。我们必须要吸取中华孝文化的精髓,剔除其封建糟粕,赋予孝文化以时代内涵;剖析当今不孝现象的成因,并加强以孝文化教育为基点的感恩教育,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4)
民间孝谚作为区域思想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结构、语义、文化内涵诸多方面很有特色,文章从百孝之首舜说起,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重点探寻上虞孝文化民谚与孝德观念的关系、与孝的历史渊源以及上虞流传的孝德民谚。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主张德政,提倡把政治道德化,政治与道德合一是孔子政治理论的特色。从根本上说,孔子德治理论是为维护当时社会秩序服务的,但其中也包含着对任何社会政治行为都有益的普适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仁爱原则、正义原则、重民原则、廉洁原则。虽然这些原则具有历史的局限或封建的糟粕,但至少是可以批判地汲取其合理内核,作为历史的借鉴,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6)
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为官从政的重要法宝。行孝首先要爱己之身、不让父母担忧,又要避免辱身羞亲;立爱自亲始,进而推至仁民;只有在家孝敬亲长的人,才有可能为官时做到清正廉洁;上级的言行合义则从、不义则诤;谏诤需要智慧、要讲求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情义兼尽。因此,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喜俊霞 《学理论》2013,(23):48-49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有着其特定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必须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出发,继承和发扬儒家提倡的合理的孝道思想,使其更好地为家庭美德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3.
胡利琴 《学理论》2015,(7):191-193
孝作为伦理规范,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我国孝文化是一个由孝道、孝德、孝心、孝行四维组合起来的有机体系。孝道顺人之性,即顺天地之性,是人们必须遵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孝德是孝道的内化及形成的个体品质。孝心是对孝道的认识和感悟而形成的道德心理,孝行是一种遵行和践履孝道的道德行为选择和实践。孝以道始,以心显,以行贯,以德成。尊孝道、贯孝德、崇孝心、尚孝行是我国孝文化的基本规律和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冯静静  刘晨晨 《学理论》2012,(29):257-258
我国孝文化传统历史悠久。然而近百年来,孝文化几遭否定和批判。辩证看待孝文化,挖掘其在当下有意义的方面,并使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倩  刘友田 《学理论》2010,(27):46-48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但"孝"却被他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孝"是治国施政的基础。在孔子看来,孝绝不仅是一个道德概念,还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准则,纬书说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生活有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数千年来由孝文化潜移默化所积淀的道德观念习俗,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孔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人才观自成体系。他提出德才兼备 ,处事中庸的人才标准 ;任人惟贤 ,知人善用的选拔用人观点以及“文、行、忠、信”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刘勇 《学理论》2012,(14):161-16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而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两千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古思今,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地保留、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林丽娟 《学理论》2014,(1):156-157
儒家"孝"观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人的根本价值观。一度"孝"文化被当作封建糟粕而受到遗弃,传统孝文化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改革开放后,纠正了那种以"孝"为封建糟粕的观念。但是西方家庭模式与家庭观念也影响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使得传统"孝"文化再一次受到严重的冲击与颠覆。所以,倡导"孝"文化的回归,发挥其积极因素的作用,对于人们自身修养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孝,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观念是人类社会有关于伦理关系和道德意识最早的一种自觉,贯穿在整个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的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并且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到了近代以后却也不可避免地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它的危机与困境。因此,提出笔者个人想法如下:强调责任与权利,权利与义务对等,从"孝"与"慈"的双向性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孝文化体系;强调孝的延伸性,构建出平等、博爱的现代孝文化;强调孝与法治的统一性,构建出与现代法治相适应的现代孝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2)
孔子生于没落的贵族之家,时逢乱世,那个混乱的社会正如孟子所言,"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孔子的一生也在随时代动荡、颠沛流离,甚至被形容为"丧家之狗"。然而孔子在穷困潦倒的人生中矢志不移地追求"道",但他不并蔑视财富,不仅如此,孔子珍惜财富,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同时也讲究生活质量。对于普通百姓,孔子认同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并且主张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