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谋划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可以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进行理解和把握。从现实逻辑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统筹考虑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条件作出的战略选择;从理论逻辑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注重发挥国际循环联动作用,强调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从实践逻辑来说,要将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长期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且长期稳定高效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詹懿 《当代党员》2021,(5):34-34
重庆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走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围绕相关问题,日前,CQDK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詹懿。CQDK全媒体:您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是什么?詹懿: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大力发展外贸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经济发展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背景、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的重要战略选择,更是未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举措。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核心是国内循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以更高质量的国内循环为经济发展赋能加力;重点是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要重塑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国内循环扩展空间。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产业链研发创新短板亟待补齐、国内消费需求潜力仍需进一步挖掘释放、数字经济引领的瓶颈约束亟待破除、新基建布局仍面临风险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要积极增强先进技术供给、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战略、大力破除数字经济发展障碍、全面统筹完善新基建布局。  相似文献   

4.
李敬 《当代党员》2022,(3):24-25
<正>回眸2021一年来,重庆经济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重庆生产”的“含金量”大大提升。重庆汽车产业强势回归,成功实现“凤凰涅槃”,重庆生产的SUV汽车已跑遍全球,新能源汽车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重庆的另一“王牌”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与“江山”的关系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人民江山论”的重要论断。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情感逻辑是把握“人民江山论”的三个重要维度。理论逻辑表明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和理论创新;实践逻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民心”的历史脉络和百年成就;情感逻辑诠释了党与人民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缘由。“人民江山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准则和实践智慧,值得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下去,在新的征程中继续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强党兴国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逆流、大国博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预示着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应对这一变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格局下,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新挑战。深入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关联,并从国内农业现实困境着手,分析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助力“双循环”。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格局在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发展过程中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向高质量转向的契机,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县域高质量发展以新的时代内涵,县域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新发展格局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应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壮大县域优势产业、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强化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县域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以及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制定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抓住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追求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新发展格局战略区别于传统的外部依赖式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规则制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应当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为指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及发展条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也是一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发展要素的集聚和流通将发生变化,发展的格局和中心也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河南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较大的发展机遇。河南要在全面准确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立足省情实际,准确把握自身优势与特点,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稳住经济基本盘,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10.
11.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畅通双循环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需要在做大做强内循环基础上,更好发挥内循环对外循环的拉动作用。而如何有效贯通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联动内循环和外循环则需要数字经济大显身手。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抓手,但是在数字技术水平、数字经济渗透、数字经济均衡发展、数字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经济畅通双循环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需要着力解决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持续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加速推进产业链的数字协同,建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护航民族复兴之路行稳致远,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耦合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农村金融困境,突破乡村振兴机制障碍,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要求。“三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创新、对历史的总结与借鉴、对时代的把握与践行。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紧要关头,从理论、历史和时代三重维度深刻把握“三个务必”思想,有利于全党同志理解和践行“三个务必”,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14.
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必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三重逻辑出发加以分析与阐释。从历史逻辑来看,“三个务必”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从理论逻辑来看,“三个务必”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实践逻辑来看,“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完成使命任务的必然选择。只有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三重逻辑,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才能更好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1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呈现出流通市场开放化协同、流通体系网络化重构、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流通形态融合化发展、流通环境系统化重塑等一系列新的趋势特征。目前,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支撑,但在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完善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打造循环畅通的枢纽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流通动脉、培育特色显著的流通主体、发展丰富活跃的流通业态、健全现代高效的治理体系,进而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外部遏制打压,着眼当今全球化逆动趋势,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掌握发展主动权所提出的战略思想。在此背景下,从理论入手、研究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思想的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万华颖 《理论建设》2020,36(2):77-8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其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一致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既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又是在鲜活实践中提炼出的重大理论观点,也是未来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辨析两者关系、阐述价值意蕴、探究现实路径,为我们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系提供了依据、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能够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认识、澄清理论纷争、开创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夏珊珊 《唯实》2021,(4):43-45
在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进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分别从不同视角回应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探讨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动态协调循环的内在特征,阐述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涵并付诸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迈向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