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个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化解危险的过程、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我们党奋斗目标、从人民中汲取力量,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在批判性地汲取和创造性地转化"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打造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践行中国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未来,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要培养善于讲故事的行家里手,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要讲述有温度的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讲述有温度的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把中国渴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期盼讲好,主动面对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关切,消除基于西方中心论的话语对中国形象的歪曲。讲述有温度的中国故事,一定要真实,既自豪地讲成绩,又直面问题,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曾发生过无数个老百姓舍身掩护革命战士的动人故事。这里讲述的就是其中一例。通过这个真实、完整而又感人的故事,更让人感到人民群众的可爱与可敬。  相似文献   

4.
江畅 《学习月刊》2014,(13):7-9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伴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不仅致力于构建自己国家的价值观,而且努力扩大自己价值观的国际影响。中国无论在人口、经济、科技、政治、文化上都是一个大国,在价值观的激烈竞争中,不能没有自己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没有自己的旗帜和声音。这个旗帜和声音就是中国价值观。当代中国价值观一直处于构建之中,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这种建设更加自觉、更加强有力。  相似文献   

5.
冯金彦 《新湘评论》2014,(23):64-64
包公祠斜挂在蜿蜒的护城河上,几座斑驳的建筑仿佛是落在护城河枝头的几只鸟儿,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我总有一种感觉,一千年的包公祠只是包公一个人的荣耀,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名义的纪念碑,其实都是一枚针,用一个个逝去的名字作线,缝补一个历史的伤口,一个民族的伤口。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独特政治优势,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然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尚未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作为一种“软实力”,必须以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为基础,以这一制度的发展完善为依据,不断增强其说服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应着眼于解决“说什么”“由谁说”“对谁说”和“怎么说”的问题,从话语本体、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介体四个向度着手,全面推进诠释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构建。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信仰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国人的心灵深处构筑起强大而坚实的精神高地,这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生存和发展必须坚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如同忠诚、善良、博爱、敬业这些美好的情愫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内  相似文献   

8.
正华罗庚靠奋斗,成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王希季等23位科学家靠奋斗成了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界的脊梁……一个个中国故事既是国家历史与人民生活的积淀,又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理念的浓缩。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厚植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根脉。  相似文献   

9.
张国祚 《前线》2014,(12):39-40
<正>今年"五四"青年节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社会所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才是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这里讲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这个核心价值观是最深沉的。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绝不能偏离这个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把核心价值观看得如此之重呢?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到,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追求的方向,如果没有这种追求,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失去信仰,没有经纬感,迷失方向,缺乏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1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力量,有利于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与民族精神○谢军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和民族的昌盛来自一个强而有力的民族精神,和由这个民族精神所形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多次对中国梦进行深情阐发、深刻阐述。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梦是一种穿越历史时空、承载人民意愿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入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立足于新  相似文献   

14.
彭冲  王炳权 《探索》2022,(2):39-50
人民民主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而使用的一系列话语叙事。人民民主话语结构体现为目标与策略、价值与实践的统一,它的内在流变源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策略指向发挥人民民主的动员功能、动态调整革命依靠的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巩固新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策略指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继续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展开,策略指向坚持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探索中国式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策略指向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走好线上线下群众路线、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握人民民主话语结构的流变,有利于理解中国式民主的丰富内涵,以及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5.
彭冲  王炳权 《探索》2022,(2):39-50+2
人民民主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而使用的一系列话语叙事。人民民主话语结构体现为目标与策略、价值与实践的统一,它的内在流变源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策略指向发挥人民民主的动员功能、动态调整革命依靠的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巩固新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策略指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继续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展开,策略指向坚持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探索中国式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民主话语目标指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策略指向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走好线上线下群众路线、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握人民民主话语结构的流变,有利于理解中国式民主的丰富内涵,以及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人民为本",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话语表达是"为人民服务",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是集体主义。"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在不同层面上的表达,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价值观中合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辩证否定与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8.
董树彬  何建春 《求实》2022,(5):13-25+109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话语出场,为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提供了核心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具有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巩固良好政党形象的政治价值,增强人民民主认同、提升人民民主自信的文化价值,超越西方话语逻辑、讲好中国民主故事的比较价值,诠释中国民主理念、提升民主话语影响的国际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要立足中国民主实践挖掘民主文本,立足民主话语叙事阐释民主理论,立足民主话语概念总结历史演进,立足中国时代命题嵌入话语内容。只有不断铸就全过程人民民主多元话语主体,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内容体系,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表达体系,开拓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传播体系,才能深入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正在创造出一个个精彩而神奇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国际社会也迫切需要了解东方巨龙的沧桑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与中国故事相联系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联,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历史之维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历史文脉同源,历史演进同步;从价值关联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中国梦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明前景和现实基础;从实践维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之基、精神之柱、力量之源,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载体;从目标指向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同向性,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