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科技为支撑的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资本主义不断呈现新变化,数字化网络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生产工具的变化使得劳动形式发生变化——出现了数字劳动。劳资关系不再具有单一的对抗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剥削方式也随之改变,但是资本的剥削本性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在数字劳动背后。一、数字劳动的内涵无论在工业革命时期还是在数字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关系都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数字劳动并没有脱离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成为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视阈下的全新命题,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异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变。对于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需要重新回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源头上发现并探究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异化的新特点。文章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在对数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异化的有效路径,探讨数字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如何提升以及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情感劳动只是作为一种服务劳动的具体形式。学者忽视了情感在数字时代参与劳动的新方式,更鲜见对其劳动价值的分析。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情感能够成为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世界中广泛传播和交换。这一过程中,数字媒介成为了情感劳动商品的载体和物化形式。这种情感的数字化过程使其成为区别于情感参与下的传统服务劳动的一种新兴劳动形式。作为非物质劳动的具体形式,情感劳动在互联网平台上创造价值,推动价值增殖,促进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升级,使得情感交往变得更为便捷。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情感劳动必然受到资本的控制,仍然存在资本固有的顽疾。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关系从一般意义来看 ,雇佣关系是一种劳动力与劳动条件相结合的社会形式。在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雇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很自然也很普遍的经济社会现象。对于企业主和职工来说 ,雇佣关系的出现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双方闲置的资本、劳动力和经营能力都得到利用 ,结果是在并不减少或损害任何相关成员利益的前提下 ,增进了双方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总体利益。而且 ,雇佣经济形式的发展 ,打破了封闭式的经济关系 ,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和个人财产的社会化。目前 ,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资本逻辑实质。数字资本主义的到来,使数字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并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类型等方面展现出了新特征。作为马克思劳动概念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外延和新的表现形式,数字劳动并没有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使劳动异化表现出更具有隐蔽性、同化性的新特点。因此,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数字劳动异化问题,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意大利自治论学者对马克思的质疑,探究剩余价值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用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分析数字生产中“劳动—劳动者—劳动产品”的现实状况,考察数字劳动背后的物质属性、剥削控制属性以及与活劳动的不可分割性,是破解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来看,数字劳动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主体被剥削的现状来看,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中受到绝对与相对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剥削,从事着有酬性与无酬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产品来看,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经济呈现出商品数字化和数字商品化的趋势,数字劳动作为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劳动,其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与衡量问题在剩余价值理论框架内仍然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段婉婷 《实事求是》2022,(6):98-105
数字劳动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诞生的一种新型劳动范式,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活力的同时,表现出更为隐匿的异化问题,因而并未脱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维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具体阐释数字劳动的劳动本质、二重属性与表现形式,进一步剖析当代数字劳动异化的出场逻辑及其多重表征,并深入探究重构数字劳动正义的条件,以期为扬弃数字劳动异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时代衍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范式,但其仍未摆脱异化劳动的困境,劳动的异化样态更加隐秘。数字经济时代的异化劳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导下的数字统治为前提,以阶级对立基础上的数字剥削为手段,被资本操控下的数字化生产生活所掩饰,呈现出“唯数字论”的异化特征,数字劳动主体也因此处于数字商品、数字生产、数字技术和数据垄断的联合制约中。对于数字劳动者的异化困境,必须通过解放数字生产力、推动技术赋能、弥合数字鸿沟和回归人本逻辑等手段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9.
"分享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变革,对劳资关系发展的走向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生产力层面来看,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技术变迁对服务业的分工与企业组织形式实现了重塑。从生产关系层面来看,"分享经济"并没有颠覆现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雇佣劳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与分化,并且制造出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认同,从本质上进一步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分享经济"代表了新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积累体系的折中,将使劳资关系的运行走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时下,数字文明正在革新世界样态,使世界日渐成为由数字公民、数字经济和数字空间组成的统一整体。就塑造人方面,数字文明赋予人以新的时代内涵,重新组装了人的存在方式、交往模式和劳动方式,使人成为数字公民;就拓展空间而言,数字文明旨在打造数字城市,搭建起立体化数字空间;就发展经济来说,数字文明主导经济发展走向,改变经济的存在形态、构成形式和运行方式。基于数字文明对人、经济和空间的重塑,世界将走向数字文明共同体,进入数字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要实现全社会效率跃迁的规则体系需要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要形成劳动者能力的平等,要优化资本与劳动的比率,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劳动与资本收益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要构建实现全社会效率跃迁的规则体系需要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要形成劳动者能力的平等、要优化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劳动与资本收益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摆脱了传统线下模式的部分规定,但是人们的劳动边界感也逐渐模糊,使得传统劳动与数字劳动的关系已呈现数集式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传统劳动与数字劳动的异化过程的全同关系、生产资料的全异关系、劳动主体的上属关系以及创造使用价值活动的下属关系。生成式AI技术从传统劳动到数字劳动的异化过程中,形成了包括个人数字身份认同的异化、个人生活属性的异化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异化等具体表现形式。应致力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生成式AI技术的赋能,健全生成式AI技术的保障,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加速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现生成式AI技术的优势互补,为促进生成式AI时代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4.
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将进入数字文明新时代。数字文明以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为特色,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数据交换、数字应用、数据管理为方式,将人类的思想、生活、交流纳入一个全新的体系,改变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模式和劳动模式,重塑了人的生活空间。数字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弥合数字鸿沟,提高数字公民的素养,摆脱数字异化是构建数字文明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主张政治问题经济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坚持劳动优先于资本。与之相应,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于推进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在21世纪,劳动与资本关系依然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劳动与资本哪一个具有优先性,在不同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的制度设计、价值取向与实践后果。对这一制度设计、价值取向和实践后果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中,资本明显具有优先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社会”,本质上乃是为了从整体上实现和维护资本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社会主义的劳资关系中,劳动必然具有优先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为了从整体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充分重视市场的力量、劳动者的力量和资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劳动从属于并受资本支配不同,知识劳动显现出了对资本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知识劳动者的稀缺性以及价值分配等方面。劳动雇佣资本的现象,是知识劳动相对优势的集中体现。知识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优势,使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机会,影响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及经营战略,强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国家干预,并在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为其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稳定和谐,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和效果。面对"强资本、弱劳动"的劳资关系基本格局,发展和完善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私营企业劳资政策体系任重而道远。为此,应坚持劳方与资方权益保障相结合,构建合作双赢的和谐劳资关系;坚持三方机制培育与运作相结合,构建民主协商的和谐劳资关系;坚持道德调节与法律规范相结合,构建合理合法的和谐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数字劳动和劳动本质由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劳动形态和经济形态及其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劳动新形态和经济新形态交织促进,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逐渐呈现生产资料数字化,劳动对象信息化,劳动过程平台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呈现数字化集聚特点,形成一系列新的经济活动,“经济数字化+数字经济化”也助推了劳动新形态。这些经济活动的总和称为数字经济,对于数字经济这一大概念中的逻辑关系有必要厘清。  相似文献   

19.
欧洲福利经济的发展总是相伴着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这使得欧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基本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福利稳步增加、社会就业不断扩大。欧洲社会保险制度的政治创新奠定了和谐的劳资关系;福利经济的劳动逻辑价值提高了公民的劳动参与度;“就业第一”的福利经济改革改善了劳动供给结构。借鉴欧洲的经验,中国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巩固和谐劳资关系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社会就业,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仓林忠 《世纪桥》2007,(10):24-25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表现为手工业作坊主对手工业工人的剥削,还表现为富农、商人对雇工的剥削。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出现大量雇佣劳动者,往前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存在雇佣制劳动和工商业资本家。依据马克思的论断,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可能存在雇佣制双方的对立。故资本主义萌芽几乎与阶级同时产生,只是由于专制制度的压迫,使它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未能得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