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对城市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构建主体和情境维度的分析框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42个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政策扩散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和政策情境的交互影响使试点城市政府呈现不一样的政策行为。其中,负责政策推行的职能部门发挥关键作用;纵向压力、横向竞争、前期政策制定经验和官员变更等因素形成组态效应。未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需关注城市的资源条件和制度环境,引导多元政策主体参与,形成多维度动力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政策试点是中国推进政策实施的重要方式,但政策试点的扩散结果存在差异。当前对政策试点扩散结果的影响因素探究中,相对忽视政策本身的特征,并且局限于单一案例分析而难以实现因果机制的推断。政策试点本身的特征是否是影响政策试点扩散结果的关键因素呢?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选择30个中央推动型的政策试点案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着重探索政策属性与中央政府两个维度下各条件变量对政策试点扩散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属性下的政策类型并不构成政策试点扩散的充分或必要条件;中央的行政指令是政策试点扩散的必要条件,政策试点的机构发起数量是政策试点扩散的充分条件;条件组合型路径共有三条,可以分为中央全面推动型和政策工具与政策类型适配型两个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3.
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是WTO透明度原则的强化 ,是WTO主要运行机制之一。把握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的主要特征 ,正确运用贸易政策评审机制 ,对我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义务 ,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策创新扩散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理上看,西方政策创新扩散研究自1969年开创以来,迄今已经历三个阶段。本文系统检视2000年以来西方政策创新扩散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总体评价和分析未来研究趋势的基础上,探索其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政府的政策行为中,有两种参考他人已有经验的行为模式:学习借鉴与跟风模仿。这两种行为模式虽然较为类似,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现有的理论无法对地方政府的学习借鉴与跟风模仿行为进行清晰地区分。本研究在政策扩散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政策过程论,提出了新的区分跟风模仿与学习借鉴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实现对他人经验的有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洛伊提出的政策类型理论以"政策特征决定政治过程"的假设为基础,从公共权力运用的两个维度构建出四分的政策分类框架。这一政策类型理论一经提出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同时也激发了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以及针对质疑和批判进行的辩护和发展。一些开拓性研究表明,该理论对于透视和分析中国背景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同样具有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循着"政策类型视角下政策过程"的思路,可以发展出关于中国公共政策规划与决策、执行与评估等不同阶段的经验性假设,以逐渐积累关于中国政策过程的知识和认知,并发展出本土化的政策过程理论。  相似文献   

7.
建构一个我国政策创新扩散基本分析框架,势在必行。该框架由层层深入的三部分构成: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机制和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的源动力。影响因素包括动机因素、资源/障碍因素、其他政策、外部因素和政策创新属性五类具体因素;机制包括强制、诱致、学习、竞争、模仿和社会化六种具体机制;源动力在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追求采纳新政策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其中,政策创新扩散机制是影响因素和政策采纳的中介步骤,并且,其也通过影响采纳决策的相关参数进而影响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期望效用,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分析框架。该框架有利于弥补我国政策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缺漏,也可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核心战略之一,而人才政策则是该战略落地的重要载体。从政策扩散视角出发,基于政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2002—202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人才强国战略”的2163件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政策参照网络,结合关键词时序分析方法对人才强国相关政策的扩散强度、广度、速度和方向四个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政策颁布机构参照网络呈现出明显的三级结构。规划类政策具有较高的政策扩散强度和广度,且其扩散强度增长可以跨越政策文件的全部有效期,与意见/决定类文件形成对比,后者扩散强度增长仅能持续4—7年。通过关键词时序图谱对人才强国政策扩散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级扩散、跟随扩散模式进行了重点分析。针对我国人才强国政策扩散过程进行研究,探索人才强国政策扩散与发展的特点,并为相关政策理论体系及后续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政策协同的作用机制是避免政策间的外部性、降低政策运行成本和有效利用有限的政策资源。政策协同可以存在于国家治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依据协同程度不同可分为政策合作、政策协调和政策整合,其基本结构包括相同领域内的横向协同、相同领域内的纵向协同和不同领域间的横向协同。政策协同的途径包括目标性共识、结构性规划和程序性操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规定符合生育条件的孕14周的妇女禁止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需经出生地和所在地计生部门的审批。这种政策与我国既有的计划生育政策、行政许可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社会现实等产生了冲突。可以尝试从价值引导和政策协商、利益协调、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逐步消解我国人流审批的政策冲突,切实维护妇女权益,体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研究生培养机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赋予研究生培养机制以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并给其教育与管理带来了双面影响。我们可以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环境的巨大优势,通过研究生和培养单位的双向努力,共同构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网络化、现代化、国际化和谐化。  相似文献   

12.
转型背景下政策创新的扩散与有限理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策创新扩散的已有文献都是基于美国的政策生态,且以理性选择为基本假定.由于在转型时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完全等问题,有限理性假设更为适用.面临预期不确定、决策周期缩短和政府间竞争压力加大等约束,创新扩散表现出与经济社会因素关联度不高、邻近效应明显以及政治周期效应不明显等特征.以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招商引资奖励两项政策作为实证案例,本文认为我国政策创新的扩散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先行先试"作为政策试验和政策推广的摸索过程,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研究发现,"先行先试"并不总是追求最优绩效,中央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与地方的工作重点不一致时,政策执行者往往倾向于通过"锦上添花""造点"等方式打造个案式的政策亮点,而不会投入大量政策资源以取得令中央满意的、可推广的政策绩效,其目的在于实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次优绩效。因此,要想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辐射作用,就要在承认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创新政策工具,提高公共决策科学化水平,减少地方政府追求次优绩效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14.
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环境政策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环保机构的长期缺失和农民自身环境意识的薄弱 ,使得一些环境政策法规在农村得不到很好的实行 ,造成了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农村环境发展需要的新环境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 ,使其在农村能得到很好的适用 ;建立部分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15.
虽然由点到面比较形象地概括了中国社会政策的扩散过程,但它不足以揭示社会政策扩散的本质。本文以1997—2008年间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在全国31个省份的扩散过程为例,分析了我国省级政府社会政策创新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对于我国社会政策创新的采纳,外部因素的解释力强于辖区内生因素;第二,人口规模是影响社会政策创新采纳的关键因素,扩散机制也受人口规模调节,人口规模较小的省份更倾向于向其他省份学习,且更容易受到相邻省份的竞争压力;第三,我国社会政策的扩散过程包含了学习、竞争、强制和社会建构四种机制,其中竞争机制的作用最为复杂;第四,扩散机制的时间滞后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同级政府政策间的学习和竞争,中央政府的制度压力是一个更短暂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政策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难度很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制定存在主体多元化、客体个性化、过程封闭化和方法经验化的问题,导致养老保险政策地区和部门不协调、缴费责任和待遇水平不对应、劳动者与企业集团需求表达不对等和政策需求与供给不相称等问题。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机制,应重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主体、科学确定政策制定客体、优化政策制定过程和创新政策制定方法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政策执行中,由于经济增长激励的优先性、治理结构的多层次和碎片化、环境政策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资源供给激励机制的缺陷以及公众环保行动动力不足等原因,致使环境政策在实践中执行效率不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理顺环境治理层级结构、促进多政策工具联动以及全方位提升公众环境素养,从而提升环境政策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政策执行是政策循环中的关键阶段,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而政策执行的核心就在于如何选择和设计有效的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政策工具和政策执行环节的政策宣传,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政策宣传不仅是一种信息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引导性工具和劝诫性政策工具,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工具、手段和方法,具有政策信息传播功能、政策行动引导功能和政策行为劝诫功能。同时,政策宣传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政策工具,其对于目标群体的影响力又有着现实限度。因此,新时期我国的政策宣传应随着其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包括:更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体制、优化宣传环境以及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各地方政府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探究该政策创新的扩散机理对于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结合2016—2022年间全国127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政策扩散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收支压力、医疗资源供给水平、中央强制压力以及横向邻里效应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政策的扩散具有显著影响,而新闻舆论压力、公众受教育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对其扩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环境政策分析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有待从基础性理论、应用性理论和实证性理论成果等三个层面不断充实和完善其理论体系。作为分别脱胎于传统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科尔巴奇的政策理论、环境政策工具理论,也具有跨学科性的理论解释力;相对而言,除兼具明显的跨学科性之外,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更具应用性;而奥斯特罗姆的理论则更具有典型的实证性。这些理论成果对于创新环境政策分析的理论体系和我国环境政策决策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