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大双 《探索》2001,(5):75-77
本文介绍了法律推理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与之匹配的逻辑学中的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和辩证推理的定义、方法、规则、关系,并探讨了(1)从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考察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和辩证推理;(2)关于提高法律推理结论可靠性问题的研究;(3)逻辑学对法律推理的重要意义(这里的逻辑学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前面我们介绍了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思维的基本形式,从这一讲开始我们来谈谈思维规律。思维活动和一切事物一样是有规律的。人的思想只有既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这是初级的思维规律)又遵守辩证逻辑即辩证法的规律(这是高级的思维规律)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即同一律、矛  相似文献   

3.
辩证法概念在西方拥有久远的历史谱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思想家。马克思在辩证法概念史上实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结合,形成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国古汉语中并没有辩证法一词,但中国拥有丰厚的辩证思维的历史资源,这是唯物辩证法概念被中国人接受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唯物辩证法概念的过程就是理解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辩证逻辑的本质涉及几个问题:1.辩证逻辑是逻辑还是哲学;2.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3.辩证逻辑的作用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自50年代以来一直进行争论,通过不同意见争论,认识不断提高,但并没有达到一致。当然,也不必要达到意见的一致,因为科学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发展的。一辩证逻辑是逻辑还是哲学?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是逻辑,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是哲学,还有人认为辩证逻辑具有逻辑和哲学的二重性。我个人是赞同第一种看法的,我认为这是由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的规律、形式和方法的科学(在这点上大家基本上是一致的),既然是研究思维形式、规律  相似文献   

5.
《求实》1982,(Z1)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按其固有的规律无限发展着的。思维的辩证法,只不过是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反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离开唯物辩证法,就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来谋划经济发展工作。"展现了总书记科学的战略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宽广的全局视野。陈敏尔书记从正确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把握好七个方面的辩证法作了深刻解读,指明要用辩证思维把握好贵州工作的方向。牢记嘱托、守住底线、走好新路,是贵州当前的首要任务。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是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当前,黔东南正抢抓省委、省政府把大健康作为大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思维方式及其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讲过,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木同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同志立足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辩证思维方式。邓小平的名言是:“要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对此曾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总之,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①辩证思维方式是一种扎根于现代社会实践、现代科学成果、现代社会生活之中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主要特征有: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同志《摆脱贪困》一书主要探讨闽东经济问题,但在书中流淌着浓浓的哲学味道,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思维。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极为深厚,对辩证思维的掌握极为娴熟。辩证思维是以矛盾、变化、发展的视角深刻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辨证思维模式要求人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要深入了解事物内部矛盾性,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之友》2007,(5):54-57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多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成果的概括与总结,收录了作者几十年丰富人生中所积淀的富有哲理和辩证意蕴的论断、短语1400多条。《辩证法随谈》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读来会让人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我们特从书中摘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人的思维运动或思维过程,是大脑的物质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过程都有两重性,毫无疑问,思维过程也有它的两重性。思维依其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两重性的各种不同表现: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则是思维两重性的另一种表现。还有其它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辩证思维是主观辩证法,它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积极成果而形成的一种当代最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对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什么是辩证思维?通常人们认为辩证思维就是辩证法,这种看法虽不能说是错的,但却不够严格和确切。恩格斯曾经措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辩证思维即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和某些性质上又是各异的。  相似文献   

12.
金宗谱 《求实》2002,(1):4-7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考 ,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唯物” ,集中在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出发 ,尊重实践 ,实事求是 ,而对“辩证”方面的思考则相对较少。本文拟探讨邓小平同志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探讨邓小平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不但更深刻地揭示了相互作用的发展模式 ,正反馈模式 ;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相互作用的稳定模式 ,负反馈模式 ;揭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使唯物辩证法不但是指导革命的科学 ,而且成了指导建设的科学 ,使人们看到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 ,是一位了不起的驾驭辩证法的大师。  相似文献   

13.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研究唯物辩证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和解决事物的各种矛盾,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以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3,(4)
恩格斯关于辩证法有两个基本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二个命题是:"辩证法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通常人们离开第二命题而单纯从第一命题出发,从而造成了对于恩格斯辩证法以及"自然辩证法"的常识化理解。然而,往往被人们忽视的第二命题集中体现了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理解。从第二命题出发,可以发现恩格斯认为辩证法是一种符合哲学本性的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应理解为一种适合自然科学领域中从事理论研究的辩证思维,同时这种理论思维可以终结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化实践中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形成了。充满辩证智慧自扩憧庆辩证法”。“重庆辩证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在重庆的具体演绎。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认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然后论述其各自特征,最后归之“这种斗争也贯串于哲学史的始终”。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论述的,字句也相差无几。按照现行教科书观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水火相克,势不两立的。理论界也有人谈及形而上学的历史必然性和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但这是以其绝对对立为条件。为前提的,似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毫无统一性可谈。但是,这样一种没有统一性的对立难道符合唯物辩证法吗? 不,不符合。  相似文献   

17.
毛择东逻辑思想,是指毛泽东研究、应用传统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思想。毛泽东虽然长期担负着党和国家艰巨而繁重的领导工作,主要精力用于从事革命斗争实践和社会主义实践,但他很重视传统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研究和应用。他的一些哲学著作和重要讲话,包含着丰富、深刻的逻辑思想。这些逻辑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表现出一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郑伟 《唯实》2008,(10):49-52
在不同的辩证法解读范式中,差异性因素有着不同的命运。古希腊哲学的辩证思维中就出现了对待差异性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深远。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为精神辩证法的建立准备了重要条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辩证法在精神性的扬弃运动中,最终泯灭了差异性因素。辩证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法实现了个体差异性与历史运动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唯物辩证法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去谈辩证法,不能体现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将传统唯物辩证法中的物质与实践、客体与主体、现实性与可能性等范畴进行了"去蔽求明",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地位得以"澄明"。从现象学视域看,马克思辩证法实质是实践辩证法、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能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实践证明,不论是谁,也不论什么时候,思维上遵循辩证法,认识问题就全面一点,深刻一点,实际一点;行动上照辩证法办事,处理和解决问题就准确一点,科学一点,圆满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