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21,(8)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牢牢掌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为有效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然而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及网络媒体的挑战,因此从打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斗争、管控好网络媒体、加强外宣等方面掌控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学亮 《理论导刊》2020,(5):97-101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考验国家治理能力,极易引发舆论风暴,这是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意识形态风险的衍生逻辑。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与真相调查的"过程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性"与矛盾斗争的"潜在性"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破坏性"与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使主流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更加困难和复杂。为此,需要构建权威人物权威信息有效供给机制、领导干部危机处理能力提升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公众心理预警机制,以防范和化解主流意识形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单位体制"进行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在场"传播。随着"单位体制"的解体,主流意识形态"在场"传播也趋于失效。在此过程中,由于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对其的重视与运用,主流意识形态进入了"缺场"传播时代。"缺场"传播方式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既是一种机遇,又蕴含着巨大风险。为有效规避"缺场"传播的风险,主流意识形态应着力提升自己在"缺场"传播环境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巩固中,存在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泛化、淡化、儒化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和思潮。它们的存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对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要积极地应对这些挑战,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就必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威。  相似文献   

5.
关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概念,目前存在较多争议。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反恐怖主义法》等的规定,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由人为因素引发、社会影响严重、需要政府尤其是公安机关迅速处置的突发事件,一般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民族宗教突发事件以及其他社会影响严重的突发公共事件,但不宜涵盖经济安全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思想界涌现出了诸多面貌的社会思潮,深切反映了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调整和分化。这些社会思潮代表特定群体的要求与愿望,分别对主流意识形态施加着独特而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市场体制与政府体制、全球化与本土化、财富增长与人的发展等二元关系的处理上既保持着必要的张力,又趋向着微妙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反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和认同产生消解作用,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进而影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从当下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左派"三种最突出的社会思潮分析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为理解中国道路、走好中国道路奠定重要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根据主体时空背景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三个场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语境中想要凸显的"主流"应该是社会场域中的主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是我国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但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并不天然就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与"主流"之间潜藏着巨大的建设空间。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从场域定位来看,其本质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以使其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竞争中居于主导性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丧文化”阻碍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养成,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影响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应兼容运用“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理论。既要借鉴“亚文化”研究理论的经典方法——剖析“风格”,又要审视“后亚文化”视域下研究范式嬗变形势,创新“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等研究手段。“丧文化”易导致青年滋生价值虚无主义,引发青年集体焦虑,造成青年社会退缩,污染青年成长环境,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引导路径,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引领,既要解决青年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又要提供青年成长所需的人文关怀;既要激发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又要营造满足青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5)
美国自"二战"结束之后,专门成立了"国家安全局"作为"窥伺"他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安全机构。但是"国家安全局"有时并不能充分履行其职责,从而给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隐患。其中,"普韦布洛"号事件即是如此。作为前往"敌国"搜集情报的船舰,"国家安全局"没有安装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快速销毁资料的"安全"设备,遂造成大量机密资料被"敌国"缴获,普韦布洛"号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仍然未能充分认识到在此次事件中"国家安全局"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是一味地苛责海军部门。对于自身密码的过分自信,也造成了"国家安全局"未能及时意识到其中所隐藏的巨大安全漏洞,进一步增加了国家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内涵模糊和权威认同被弱化的问题。因此,应围绕"四个自信"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建设,并拓宽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对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的新定位、新概括、新阐述。在实践上把握"中心工作"与"极端重要的工作"的关系,一方面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不动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做好经济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现实需求,对于建立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归纳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研究、应急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后评估与重建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和展望;最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重大研究计划以便加强研究力度,并就如何提炼和组织其中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9·11"事件、非典暴发、禽流感流行以及印度洋地震海啸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势在必行。发达国家之一的英国,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时刻面临着诸多类型的突发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叙事体系,"共同价值"表明了其在历史必然中应然出场的叙事缘由、超越西方现代性并重构现代性的叙事实质以及坚持意识形态守正与创新的叙事特征。从"共同价值"产生的叙事缘由来看,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一体化进程中,"共同价值"的产生顺应了人类相互连接、共同交往的发展要求,并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伦理正当性的基础上,指引现代性世界协作共进,证明了其出场的必然性与应然性;从叙事实质上来看,"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体系的虚假性与有害性,重构了"合作共赢"的现代性意识、"平等协商"的现代性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方案;从叙事特征来看,"共同价值"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独特优势,即在守正科学意识形态基础上,实现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性创新,解决了意识形态差异与合作发展之间的历史性矛盾。  相似文献   

15.
国际非政府组织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发挥社会扶助作用的同时,也传播着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防范、削弱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相似文献   

16.
当前,媒介赋权在社会化新媒介领域成为常态化现象。新媒介赋权冲破了传统社会话语传播的不对等状态,将社会控制模式由"全景监狱"模式转化为"共景监狱"模式,有助于推动信息和话语的均衡化传播。与此同时,新媒介赋权所带来的传播权力去中心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方式交互化,不断解构着作为"普遍适应参照点"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整合力、管控力,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风险点。要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必须从坚持一元主导、遵循整体原则、推动媒体融合、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着手,筑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6)
自媒体的兴起引发了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传播场域话语权力关系随之变化,在用户与技术双重优势的加持下,自媒体平台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以信息推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自媒体场域内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的思想混乱,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基于此,必须坚持立破并举,在探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重构。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公民伦理精神的倡导和彰显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政府与社会二元主体的协调互补,实现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社会自我管理和政府适时干预的最优组合。其次,它有利于积聚和储存社会资本,减少或降低因突发公共事件而付出的高昂的社会成本。当前公民伦理精神的当务之急应当抓两个方面:建立社会信任;强化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例如,地震、水灾、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海难、空难、火灾、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大规模断电等重大事故,各种传染病和疫情流行等公共卫生突发公共事件,恐怖主义袭击、暴力冲突、社会骚乱乃至战争等社会危机事件等等。突发公共事件是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沉重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微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传播、价值生态正日渐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存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改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生态也发生了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认同危机、控制力下降、话语权消解等问题。首先,微媒体传播内容的任意性降低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社会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目标向度,其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