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领袖和革命导师。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政党合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欧洲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各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与阶段以及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具体的革命实践,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党合作思想,是探索我国多党合作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对待其他民主政党的策略原则。早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领导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时,一定要重视建立同其他革命阶级和派别的广泛政治联盟。以后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同其它政党的关系的原则和要求。这就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统一战线,同各民主政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些学者把恩格斯晚年哲学思想与马克思哲学思想进行比较,认为恩格斯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在自然观、本体论、哲学视野和真理观上有本质差异。恩格斯晚年对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的统一性、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理论进行了系统详尽地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善和系统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恩格斯晚年的哲学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态和科学性,正确理解恩格斯晚年哲学思想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黄龙 《理论导刊》2023,(12):122-126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揭示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存在的各种乱象,批判了资产阶级政党的宗派属性以及利益集团等弊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党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先进性以及使命性等特征。马克思政党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聚焦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马克思政党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核心理念,既为批判资产阶级政党话语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中国共产党增强政党自信及中国政党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不仅马克思被误读,恩格斯也被误读过,甚至出现由误读恩格斯又造成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甚而指责恩格斯遮蔽了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其实,恩格斯不仅独自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且率先开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更重要的是,恩格斯既在"照着讲"中忠实地阐释和捍卫了马克思思想的真理性,又在"接着讲"中完善、深化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还确立了后人发展、阐释、捍卫马克思主义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研究范式。从本质上看,恩格斯思想与马克思思想具有不容置疑的统一性,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和形象也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7.
《组织人事学研究》2008,(11):F0003-F000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8.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制度。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早奠定这个制度的基本思想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我党的实践表明,这个制度实行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考察一下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同中国共产党的实  相似文献   

9.
张荣臣 《理论视野》2012,(5):52-54,6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论述了党内民主的原则,强调党内必须坚持和实行民主,党内民主不仅仅是作风,而是包含一系列原则的制度化安排。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民主思想的论述表明,无产阶级政党从一开始就强调党内民主,这是我们今天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认真学习和思考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需要继承,但执政条件下党内民主更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理论建设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 ,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 ,是最重要、最基础、最先导的建设。高度重视理论建设 ,是我党成立 80年来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一、着重从思想理论上建设党政党都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而产生的 ,又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或理论指导下进行活动的。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并用以支配自己的全部活动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 ,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有个很大的优点 ,就是有科学的世…  相似文献   

11.
自一八四八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开创了一个时代以来,反倾向斗争就成了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路线的正确性而斗争的重要内容。所谓反倾向斗争,主要是指反对从“左”的方面或右的方面背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基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独自承担起指导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的重任。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情况下,恩格斯强调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党纲,发挥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同时维护党的权威,要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和创新方式,既坚持铁一般的纪律同时又要进行适时调整等方面为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解决“如何统一思想和行动”的政治方向指引。这些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它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及其策略思想的一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恩格斯于1865年2月5日在他写给马克思的信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普鲁士这样一个农业占优势的国家里,代表工业无产阶级说话时只攻击资产阶级,而一字不提大封建贵族对农村无产阶级的宗法式的凭棍棒维持的剥削,这是卑鄙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58页)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责当时那些用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来向封建贵族讨好的机会主义者的,但它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地主统治等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结成同盟的可能性和正确性,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策略思想的重要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列宁在其  相似文献   

14.
卢布尔亚那“共产主义者”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G.斯塔尼契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发展》一书。该书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全书共8章,702页。作者在序言里阐述了自己研究这个课题的方法论定义。该书前3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无产阶级的组织原则和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实际组织经验。第五章《第一国际诞生期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论述实现无产阶级政党革命作用的经济前提。最后3章探讨阶级、革命和民主以及国际主义等。作者把以消灭阶级社会为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是说,研究各种复杂现象之间的联系,研究政党和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对人的关怀和争取无产阶级解放的追寻中,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民生与政治的结合,就是围绕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展开的全部理论学说中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基础上的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民生政治的理论构架。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政治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雄辩地证明了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建党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第一个乖产阶级政党时,大体经过了这样一个历程:创立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教育宣传无产阶级,争取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保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而奋斗。贯串这一历程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实践已经初步表明,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以后列宁的建党实践使这一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实践中则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路线理论,大大完善和丰富了这一重要的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21,258(8)
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权威问题十分重视,为维护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权威同巴枯宁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他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更不可能取得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维护无产阶级政党权威必须严格党的纪律,坚持强制服从和自觉服从的统一,正确处理权威和自治的辩证关系。恩格斯的这些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社会实践出发,着眼于当时历史提出的任务来研究国家问题。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立、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十分突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1848年爆发了欧洲革命,1871年产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正是在这样的革命风暴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形成了把国家与革命联系在一起,重点考察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与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群众观的经典著作。在该论著中,马克思、恩格斯讨论了"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的主体性和先进性,阐述了革命思想的存在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等群众观的基本理论。我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同时,要尊重群众的主体性、重视人民群众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基础地位,避免用虚幻的群众"共同体"任意宰割群众的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等观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20.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的思想主要包括构建文化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使命,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主要目标,教育与自觉相结合是构建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的基本路径。研究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